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基因工程領航者汪建:我要活到120歲

癌症基因檢測, 近年來因美國影視明星安吉麗娜‧朱莉等名人而舉世聞名 。 當年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 ‧ 約伯斯患癌症時, 也曾花費10萬美元對腫瘤及自己的全基因組進行測序。

僅用了十多年時間, 中國就從基因科技的後來人躍居為領航者。 作為全球基因檢測的領頭羊, 汪建領導下的華大基因, 最近攜手富士康, 想讓基因檢測像智慧手機一樣普及。

而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 無疑是這一領域的領航者。

本期嘉賓

華大基因創始人、董事長 汪建

這位 63歲的科學家和創業者, 興趣廣泛, 喜歡登山, 曾征服過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 如今, 他又帶領他的團隊, 攀上了基因科技領域的制高點。

他有個宏大的願景, 就是應用基因科技, 推動一場健康和醫學的革命, 消滅一些疾病, 改進人類的健康, 延長人類的壽命。

"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的積蓄, 你幹嘛呢?你早早的防治怎麼會呢?"

20世紀的醫學, 尋證醫學, 尋找證據是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來尋找證據, 用化學和物理方法來治療, 它是違背生命科學的根本的, 你看有幾個遺傳病它能治好了, 它治不好, 它根本就不認知, 所以說20世紀的醫學是被物理、化學、迷信、無知和利益格局所綁架的醫學, 它一定會被精准醫學, 和精准預防為主的新的醫學科學所取代的。

汪建提出, “中國製造”説明我們走向“人人測序”的時代, 而基因檢測就像是一本生命產品說明書, 可以説明人們瞭解自己身體的最根本狀況。

如今大眾對健康的理解還停留在對疾病的治療, 往往是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去介入, 但基因科技可以幫助預測和及早診斷治療疾病。

就像一個社會混亂, 當你社會有混亂的時候, 小偷小摸就抓起來了, 到形成小小的黑社會的時候, 我早就給你剷除了, 當你有了大的黑社會, 還有自由武裝的時候, 你就不好弄了, 腫瘤也是一樣, 你早早地可以切掉, 早早就可以放療化療精准的, 到後期了你就得大動干戈了。

四步曲

預測預防, 監測干預,

早診早治, 精准康復。

“我要活到120歲”

汪建早年患有冠心病和三高。 他做過基因檢測, 結果發現自己帶有雜合突變基因, 出現高血脂病, 血液呈現乳白色, 像牛奶一樣。 這樣的基因攜帶者, 如果不注意, 一般活不到50歲。

但汪建通過運動和飲食, 擺脫了吃了十幾年的西藥。 他中午一般不吃飯, 只喝華大配製的營養飲料。

哈密瓜牛油果膳飲

300 卡 /450 毫升

食材:

牛油果 3/4個、哈密瓜一大塊、黃瓜1/8根、優酪乳1杯、開心果仁半勺、複合蛋白營養粉半包

做法:

1、牛油果剖半, 去核, 去皮, 切塊;

2、哈密瓜去皮, 去籽, 切塊;

3、黃瓜洗淨, 切塊;

4、加入所有食材, 攪拌0.5-1分鐘即可

“我客人老多了, 我要是陪客人的話, 晚上我就走回家, 或者我騎車回去, 我就把運動量加大, 不要太刻板, 你說人來了, 你不喝酒也不陪了人吃飯, 說我要保護健康, 那還叫社會人嗎, 我自己滴酒不沾, 他們要喝酒的話, 那就是中國人傳統文化, 大家高興起來, 我們叫意思嘛, 不喝不夠意思, 喝多了沒意思, 喝一些意思意思。 ”

汪建不僅要自己健康,也要身邊的人健康。他把健康管理的理念,帶入了公司文化。華大基因的理念首先是身體好,然後談學習好,第三是工作好。

過去100年,由於醫學的進步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平均壽命增加了將近一倍。汪建給自己立了一塊著名的“墓碑",上面刻著:汪建,1954-2074。他說,他要活到 120 歲。

“與其讓白人把我們搞死,還不如讓你們搞吧”

基因檢測技術看似幫助人類實現健康長壽的福音,但它的發展也伴隨著強烈的倫理爭議,到底人類應該對生命干預到什麼程度?基因技術是否也應該有邊界?汪建對這些質疑,有著他堅定的回答。

人的生老病死就聽天由命。現在能不能生老病死不聽天由命,我憑什麼就要聽天由命呢,我做這個,我惹誰了,我為什麼就錯了,我為什麼就不能被倫理所接受呢?

1999年,汪建為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而創建華大基因。這一計畫,與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阿波羅登月計畫並稱人類三大科學計畫。

十多年的時間,汪建帶領著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年輕人,玩出了一個世界級的生命科學帝國。他們在國際四大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細胞》和《新英格蘭醫學》上,共發表了200多篇論文,科研產出名列中國產業機構首位。2007年10月,華大基因研究院宣佈繪製完成全球首張完整的中國人基因組圖譜。這是第一個亞洲人的全基因序列圖譜。

借用陳元當年做國家開發銀行行長的時候說的一段話,他說你們做的事情太可怕,但是與其讓白人把我們搞死,還不如讓你們搞吧,因為我們不做有人在做。

當然,在發展基因科技也會引發一些倫理爭議,比如仿如掌握了上帝之後,可能進行基因改造、打造完美人類;比如昂貴的基因檢測、治療、改造可能使有錢人越來越健康長壽,甚至有錢人的孩子也越來越完美,令人類社會產生更大的分化;又比如以健康為由,會讓人們更願意給出自身最隱秘的資料資料,隱私如何保護,資料如何使用等等。

伴隨著沉重的倫理爭論,生命科學的發展,卻大步前行。但是身為中國生命科技的龍頭,還是遇到了諸多阻礙,這令汪建相當無奈。

我們已經在引領的位置上,但是你不能讓引領者孤獨地前進啊,不能讓先驅變成先烈啊。我今天做出來了,我落不了地呀,我所有遇到的都是認知滯後,法規滯後,利益格局的阻擋,這是我們突破得了得嗎?這是我能去教育百姓嗎。我現在是堂吉訶德,取得一個長矛。我遇到的是銅牆鐵壁,我突得破嗎?

“一群傻呼呼的人就知道為了工作幹嘛呢”

汪建常常提到,他是一個堅決的簡約主義者。

前幾年,華大年輕人時興每個已婚的都戴一個鑽戒,然後我一看,我就戴了一個一塊錢的鑰匙環,戴在手指上,四個月才給大家發現不是戒指,換句話說,你要那個表述,你就戴個鑰匙環,戴個好點的鑰匙環。

或許,他已看出了這個世界和生命的本質。

我是不守那個資本主義和工業的規矩,其實我說白了我最不喜歡它,一群傻呼呼的人就知道為工作幹嘛呢,我們這多好玩。如果說過去的工業革命,帶來的是物質生產,那未來生命就是最重要的,我認為在未來,儘快的應該加上,人民的健康幸福和長壽的需求,這是人類的終極追求,以人為本,唯物主義應該到人本主義,或者再土一點應該叫唯命主義,從唯物到唯命。

不經意間,人類手上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未來會如何,只在一念間。不過,人類歷經多次科技變革,都經受住了考驗,相信人類也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這次的大變革。而在這個生命經濟時代,中國已站在了最前沿。

撰稿:施純志 謝豪

編輯:黃雪迪 倪塑

汪建不僅要自己健康,也要身邊的人健康。他把健康管理的理念,帶入了公司文化。華大基因的理念首先是身體好,然後談學習好,第三是工作好。

過去100年,由於醫學的進步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平均壽命增加了將近一倍。汪建給自己立了一塊著名的“墓碑",上面刻著:汪建,1954-2074。他說,他要活到 120 歲。

“與其讓白人把我們搞死,還不如讓你們搞吧”

基因檢測技術看似幫助人類實現健康長壽的福音,但它的發展也伴隨著強烈的倫理爭議,到底人類應該對生命干預到什麼程度?基因技術是否也應該有邊界?汪建對這些質疑,有著他堅定的回答。

人的生老病死就聽天由命。現在能不能生老病死不聽天由命,我憑什麼就要聽天由命呢,我做這個,我惹誰了,我為什麼就錯了,我為什麼就不能被倫理所接受呢?

1999年,汪建為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而創建華大基因。這一計畫,與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阿波羅登月計畫並稱人類三大科學計畫。

十多年的時間,汪建帶領著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年輕人,玩出了一個世界級的生命科學帝國。他們在國際四大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細胞》和《新英格蘭醫學》上,共發表了200多篇論文,科研產出名列中國產業機構首位。2007年10月,華大基因研究院宣佈繪製完成全球首張完整的中國人基因組圖譜。這是第一個亞洲人的全基因序列圖譜。

借用陳元當年做國家開發銀行行長的時候說的一段話,他說你們做的事情太可怕,但是與其讓白人把我們搞死,還不如讓你們搞吧,因為我們不做有人在做。

當然,在發展基因科技也會引發一些倫理爭議,比如仿如掌握了上帝之後,可能進行基因改造、打造完美人類;比如昂貴的基因檢測、治療、改造可能使有錢人越來越健康長壽,甚至有錢人的孩子也越來越完美,令人類社會產生更大的分化;又比如以健康為由,會讓人們更願意給出自身最隱秘的資料資料,隱私如何保護,資料如何使用等等。

伴隨著沉重的倫理爭論,生命科學的發展,卻大步前行。但是身為中國生命科技的龍頭,還是遇到了諸多阻礙,這令汪建相當無奈。

我們已經在引領的位置上,但是你不能讓引領者孤獨地前進啊,不能讓先驅變成先烈啊。我今天做出來了,我落不了地呀,我所有遇到的都是認知滯後,法規滯後,利益格局的阻擋,這是我們突破得了得嗎?這是我能去教育百姓嗎。我現在是堂吉訶德,取得一個長矛。我遇到的是銅牆鐵壁,我突得破嗎?

“一群傻呼呼的人就知道為了工作幹嘛呢”

汪建常常提到,他是一個堅決的簡約主義者。

前幾年,華大年輕人時興每個已婚的都戴一個鑽戒,然後我一看,我就戴了一個一塊錢的鑰匙環,戴在手指上,四個月才給大家發現不是戒指,換句話說,你要那個表述,你就戴個鑰匙環,戴個好點的鑰匙環。

或許,他已看出了這個世界和生命的本質。

我是不守那個資本主義和工業的規矩,其實我說白了我最不喜歡它,一群傻呼呼的人就知道為工作幹嘛呢,我們這多好玩。如果說過去的工業革命,帶來的是物質生產,那未來生命就是最重要的,我認為在未來,儘快的應該加上,人民的健康幸福和長壽的需求,這是人類的終極追求,以人為本,唯物主義應該到人本主義,或者再土一點應該叫唯命主義,從唯物到唯命。

不經意間,人類手上掌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未來會如何,只在一念間。不過,人類歷經多次科技變革,都經受住了考驗,相信人類也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這次的大變革。而在這個生命經濟時代,中國已站在了最前沿。

撰稿:施純志 謝豪

編輯:黃雪迪 倪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