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2018海口馬拉松故事(1)那完賽包

我們家“李姐”本打算去年洛杉磯馬拉松之後, 全程馬拉松就“掛靴”了。 但架不住儋州馬拉松獎金的誘惑, 儋馬又報了全程, 竟真給她拿到了兩份獎金, 那個心滿意足啊!一臉的得意, 笑盈盈地說:“全馬, 姐和你拜拜了!”這回是真的拜拜了, 儋馬之後的海口馬拉松“李姐”報了半程。

昨天, 我跑全程, “李姐”跑半程, 中午過後, 我們在家裡碰面了。 我對她說:“幸虧你海馬報半程了, 要是報全程, 5小時成績之後的選手在終點拿不到完賽包, 你也將拿不到完賽包。 ”“李姐”的成績在5小時45分前後。 她瞪大了眼睛, 收起了掛在臉上的笑容,

說:“那怎麼可能, 那些可憐的選手已經累壞了, 他們要吃東西, 要喝水呀!”“李姐”是那個成績線的選手, 她最能理解5小時後到達終點選手的需求, 生理需求(餓和渴)和精神需求(鼓勵)。 我非常慶倖“李姐”沒有報全程, 領不到完賽包的不快不會發生在她身上。 但她想的不是她自己, 還想著那些“可憐的選手”。 這不可能發生的事發生了。 這是這屆海馬最不該發生的低級失誤。

海馬起點和終點的一個大亮點是, 隨處可見高舉“諮詢”二字的服務生。 這是我參加那麼多比賽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 在外地比賽常常是, 遇到一個問題問誰誰不知, 員警不知, 志願者不知, 不知道還能問誰。 有問題找員警, 在海馬這兒則是, 有問題, 找“諮詢”。 但可惜的是,

這麼好的服務也為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所困, 再好的“諮詢”服務也變不出完賽包來。

跑友反映說, 當被告知完賽包領完了時, 特別沮喪。 問還有沒有了時, 答40分鐘後可能有。 但可能有不等於一定有。 跑友們信不過, 失望地走了。

我真擔心那些外地跑友, 他們的親身體驗直接影響他們對海馬的認知, 以及他們對海馬認知的再傳播。

惜乎哉!我的海口馬拉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