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大學生村官申論備考好素材:人民日報評論文章的6個經典表述

申論備考可謂時間緊、任務重, 需要複習的內容很多。 導致很多考生此時內心非常煩躁焦慮, 尤其是在申論寫作方面一時沒有顯著提升。 歸根到底, 是寫作素材積累不夠豐富。 因此中公教育專家從近一年的《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當中摘錄一些經典表述, 助力廣告考生一舉成“公”。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談奮鬥

1.人間萬事出艱辛。 審視當前與過往, 最可貴的是奮鬥;勾連理想與現實,

最可靠的也是奮鬥。 “樵夫”廖俊波埋頭苦幹、只爭朝夕, 為百姓打拼到生命最後一刻;“拼命黃郎”黃大年自我加壓、兢兢業業, 書寫了科技報國的不朽詩篇;老支書黃大發鍥而不捨、日拱一卒, 繞著山嶺絕壁鑿出一條“大發渠”……

2.追求夢想, 不能有所懈怠;前進路上, 不能停下腳步。 我們要在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繼續開拓進取, 謀求更大發展。 同時, 堅持問題導向, 補“短板”、啃“硬骨頭”, 對築夢途中的“攔路虎”開刀, 向侵害人民利益的亂象“亮劍”。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二、談擔當

少數幹部不擔當、不作為, 觀望多、實幹少, 顧慮重、動力弱的情況也不容忽視。 “多幹多錯、少幹少錯、不幹不錯”等消極心態和不佳狀態, 導致一些改革措施遭遇“中梗阻”“落地難”。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中國夢”

從孔孟的“仁政”“王道”, 到墨翟的“兼愛”“非攻”;從《詩經》的“適彼樂土”, 到《禮記》的“小康”“大同”;從唐代杜甫的“致君堯舜上, 再使風俗淳”, 到北宋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再到近代以來, 一代代中國人為之奮鬥拼搏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夢想不僅提升個體的境界、塑造個人的成功, 更是時代進步、民族興盛的強大推力。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四、談青春

青春是美麗的, 像一首漂亮的詩、一支動人的歌。 青春又是多變的, 放蕩它, 遺憾終生;駕馭它, 乘風破浪。 心中有陽光, 才有青春蓬勃, 才能“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心中有陽光, 才有青春華茂, 才能“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五、談民生

十九大就要結束了,但民生藍圖的擘畫仍將繼續。“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人民的希望變成生活的現實”,要的是決心,看的是成效。善於汲取群眾智慧,充分調動人民參與民生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把責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幸福才有可能成為留駐千家萬戶的“常客”。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六、談改革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何謂“進行時”?既指馳而不息的狀態,也指坐言起行的精神。換言之,改革不是徒陳空文、等待觀望,而是要立說立行、說到做到。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五、談民生

十九大就要結束了,但民生藍圖的擘畫仍將繼續。“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我們的行動,把人民的希望變成生活的現實”,要的是決心,看的是成效。善於汲取群眾智慧,充分調動人民參與民生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把責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幸福才有可能成為留駐千家萬戶的“常客”。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六、談改革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何謂“進行時”?既指馳而不息的狀態,也指坐言起行的精神。換言之,改革不是徒陳空文、等待觀望,而是要立說立行、說到做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