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我們成了“焦做人”,一群焦急地教別人做人的人

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 焦做人 」

柯潔輸給李世石了。

他倆在濟州島來了一場特殊的對決賽。 最終, 李世石執黑以1.5目贏了柯潔。 底下有評論說, “小李終於贏了一場有用的棋”, “恭喜柯潔為我們完美演繹業精於勤荒於嬉的古訓”。

柯潔與李世石, 人類世界裡真正體會過失敗的兩個人。 當我們談起他們的時候, 除了那段與狗PK的故事, 還有他們曾經的口舌之爭。

一句“傳奇是時候落幕了”的挑釁, 和一句“怎麼也得等到二十幾歲再稱王吧”的回擊, 讓柯潔與李世石成了大家飯後爭論的熱點。

有人說柯潔沒有下棋的修養, 整天只想搞個大新聞。 也有人翻出往事, 說年輕的李世石才是目中無人。 我們搬出各種楷模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就像我們在職場上、情感上、公共場合上, 冠冕堂皇的教育別人那樣。

我們成了“焦做人”, 一群焦急地教別人做人的人。

只是, 他們的狂妄是在自己行為準則內, 而我們教做人的動機, 只是為了自己能有個情緒出口。

1

柯潔與李世石引發的爭議不止一次。

這次比賽前, 柯潔還懟李世石兩次。 2015年的夢百合杯, 柯潔點評李世石決賽奪冠的幾率只占一百成中的五成, 於是有了那句“傳奇是時候落幕了”。

以這樣的方式出場, 即便柯潔在當時是圍棋世界第一, 也讓自己在網上的評價毀譽參半。 圍棋吧出了一個帖子, 問的是“為什麼柯潔這麼招人罵?”底下提到了一些關鍵字:年少輕狂, 口無遮攔, 有點膨脹等等。 概括來說, 就是缺乏謙虛的價值觀。

他也談了自己對運動員參加真人秀的看法,

“真人秀可以展現運動員的另一面, 但也會損壞運動員的另一面, 這是真的。 如果不是太好的節目, 我一般不考慮, 不想損壞我們棋手的形象。 ”

什麼場合說什麼話, 什麼身份做什麼事, 論分寸感, 柯潔比我們懂。 換句話說, 你可以說自己想說的話, 但這些說過的話, 是要負責任的。

2

你不知道, 年少的李世石也說過很多倡狂的話。

他生於1983年, 老家在韓國飛禽島的一個小漁村裡。 他的父親是個超級棋迷, 日常只有兩句口頭禪:一定要看到李世石拿個世界冠軍;李世石肯定會比李昌鎬還要成功。

李世石下棋有個特點, 眼神淩厲, 是個很有氣場的人。 2001年, 第五屆LG杯決賽, 李世石2-3敗給了李昌鎬, 但在採訪中, 他卻說, “在所有高手中, 昌鎬的力量是最差的。 ”這話不是誰都敢說, 因為那正是李昌鎬的圍棋時代, 李昌鎬手握13個世界冠軍。

李世石在當時遭遇的議論與柯潔是等同的,一個不尊敬長輩的自大狂。

但到了下屆LG杯決賽,李世石就以3-1贏下李昌鎬,攻克了最後一個壁壘。2年後,李世石與李昌鎬在棋壇分別是“小李”與“大李”的稱謂。

這只是李世石狂妄的開始,據說他這樣的言論可以編成一本《李世石語錄》。他懟過中國隊:

“我選擇的範圍裡沒有包括馬曉春。”

“常昊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棋手了。”

“中國除了古力,其他人都很弱。”

“就謝赫一個人需要注意,剩下的不足為懼。”

而他最狂妄的事,就是改變了韓國圍棋的升段方式。李世石用三段的水準打敗了不少九段的老棋手。並且,他拒絕參加段位元賽,“難道我需要通過參加你們搞的一個什麼莫名其妙的段位賽,來獲得你們的承認?”

以至於韓國棋協更改了升段規則,宣佈參加世界大賽也能升段。李世石以正常參加世界大賽的方式,升段成功。

可見,李世石的狂妄,也是有分寸感的。我們可以理解為有幾分能力說幾分話,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能力有著清晰正確的認知。只不過這樣的認知,有時候在別人眼裡成了狂妄。

3

李世石與柯潔,有個相同的特點,目標明確,甚至有些固執。

李世石喜歡過電視上的全智賢,因為她長得美,但真正挑選起老婆,又是無關外在。他曾交往過一個女友,兩人相處的時間不長,覺得對方不適合結婚就分開了。

後來靠相親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是個老師。李世石憑感覺認定她誠實又善良,很快就結婚了。那會李世石23歲。

他在自傳裡寫過:

“妻子一定要是大美人麼?就性格來說,我非常固執,如果我認為是對的就會絕不退讓。妻子的性格跟我不同,即使她認為是對的,在困難的情況下,她也會讓步。妻子的的確確比我賢明。

從與妻子第一次見面開始,我就產生了與她結婚的念頭。從現在的流行趨勢來看,結婚對於年紀不打的我來說為時尚早。但是,如果遇到一個非常不錯的人,我還是想儘快結婚。因此,我與妻子相識的第二年就結了婚。”

李世石結婚的時間是2006年3月12日,這也是他在中國參加世界大賽的時間。但他沒有更改。結婚前一天,他直接拎著行李箱進入賽場,回到家是淩晨2點。天一亮,結婚儀式正常開始。在儀式結束後,他又獨自一人乘飛機來到中國,繼續參加比賽。

升段方式,結婚物件,甚至是結婚時間,李世石都有自己固執的堅持。

4

柯潔呢?

2015年,剛滿18歲的柯潔拿了三個世界冠軍,成為世界圍棋界最年輕的“三冠王”。那會,他就說“我覺得我已經是領軍人物了”。

有人評論說,“柯潔的裝逼,和當年的李世石,實際上是兩回事,境界差的很遠。”

那既然領軍人物,當然得有些對位的表現。在第2屆世界圍棋團體賽中,韓國隊險勝中國隊奪冠。賽後接受公開採訪時,柯潔把失利的責任攬到了自己的身上:“畢竟主要是我主打,大部分棋都是我下的,最終輸了半目挺遺憾的。”

2016年年底,這位“圍棋第一人”公開發言,替自己和隊友討薪,“希望中國圍棋甲級聯賽能越來越好,永不存欠薪事件。”

去年,他代表人類,成為李世石之後,第二個向人工智慧發起挑戰的棋手。

柯潔與李世石,他們都有一張清晰的面孔。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還能頑固的堅持著。這樣堅定又無畏的兩個人,還需要我們去教他們如何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嗎?

5

說自己想說的話,但得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有幾分能力說幾分話,但得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的,但得堅持。這就是柯潔與李世石的特點,也是他們狂傲的資本。

而生活中那些每天在教做人的人,他們大多只能做到這三點的前半部分。他們不能對自己說過的話,也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他們的這些話,只是空泛的理論,不用負責任,也沒有參考系。

當“焦做人”成了社會流行的心理,那剩下的,只有“缺乏教養”這類冠冕堂皇,毫無新意的詞語。這是多麼的無趣。

【END】

歡迎關注有馬體育微信公眾號 ID:youmatiyu

李世石在當時遭遇的議論與柯潔是等同的,一個不尊敬長輩的自大狂。

但到了下屆LG杯決賽,李世石就以3-1贏下李昌鎬,攻克了最後一個壁壘。2年後,李世石與李昌鎬在棋壇分別是“小李”與“大李”的稱謂。

這只是李世石狂妄的開始,據說他這樣的言論可以編成一本《李世石語錄》。他懟過中國隊:

“我選擇的範圍裡沒有包括馬曉春。”

“常昊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棋手了。”

“中國除了古力,其他人都很弱。”

“就謝赫一個人需要注意,剩下的不足為懼。”

而他最狂妄的事,就是改變了韓國圍棋的升段方式。李世石用三段的水準打敗了不少九段的老棋手。並且,他拒絕參加段位元賽,“難道我需要通過參加你們搞的一個什麼莫名其妙的段位賽,來獲得你們的承認?”

以至於韓國棋協更改了升段規則,宣佈參加世界大賽也能升段。李世石以正常參加世界大賽的方式,升段成功。

可見,李世石的狂妄,也是有分寸感的。我們可以理解為有幾分能力說幾分話,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能力有著清晰正確的認知。只不過這樣的認知,有時候在別人眼裡成了狂妄。

3

李世石與柯潔,有個相同的特點,目標明確,甚至有些固執。

李世石喜歡過電視上的全智賢,因為她長得美,但真正挑選起老婆,又是無關外在。他曾交往過一個女友,兩人相處的時間不長,覺得對方不適合結婚就分開了。

後來靠相親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是個老師。李世石憑感覺認定她誠實又善良,很快就結婚了。那會李世石23歲。

他在自傳裡寫過:

“妻子一定要是大美人麼?就性格來說,我非常固執,如果我認為是對的就會絕不退讓。妻子的性格跟我不同,即使她認為是對的,在困難的情況下,她也會讓步。妻子的的確確比我賢明。

從與妻子第一次見面開始,我就產生了與她結婚的念頭。從現在的流行趨勢來看,結婚對於年紀不打的我來說為時尚早。但是,如果遇到一個非常不錯的人,我還是想儘快結婚。因此,我與妻子相識的第二年就結了婚。”

李世石結婚的時間是2006年3月12日,這也是他在中國參加世界大賽的時間。但他沒有更改。結婚前一天,他直接拎著行李箱進入賽場,回到家是淩晨2點。天一亮,結婚儀式正常開始。在儀式結束後,他又獨自一人乘飛機來到中國,繼續參加比賽。

升段方式,結婚物件,甚至是結婚時間,李世石都有自己固執的堅持。

4

柯潔呢?

2015年,剛滿18歲的柯潔拿了三個世界冠軍,成為世界圍棋界最年輕的“三冠王”。那會,他就說“我覺得我已經是領軍人物了”。

有人評論說,“柯潔的裝逼,和當年的李世石,實際上是兩回事,境界差的很遠。”

那既然領軍人物,當然得有些對位的表現。在第2屆世界圍棋團體賽中,韓國隊險勝中國隊奪冠。賽後接受公開採訪時,柯潔把失利的責任攬到了自己的身上:“畢竟主要是我主打,大部分棋都是我下的,最終輸了半目挺遺憾的。”

2016年年底,這位“圍棋第一人”公開發言,替自己和隊友討薪,“希望中國圍棋甲級聯賽能越來越好,永不存欠薪事件。”

去年,他代表人類,成為李世石之後,第二個向人工智慧發起挑戰的棋手。

柯潔與李世石,他們都有一張清晰的面孔。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還能頑固的堅持著。這樣堅定又無畏的兩個人,還需要我們去教他們如何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嗎?

5

說自己想說的話,但得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有幾分能力說幾分話,但得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的,但得堅持。這就是柯潔與李世石的特點,也是他們狂傲的資本。

而生活中那些每天在教做人的人,他們大多只能做到這三點的前半部分。他們不能對自己說過的話,也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他們的這些話,只是空泛的理論,不用負責任,也沒有參考系。

當“焦做人”成了社會流行的心理,那剩下的,只有“缺乏教養”這類冠冕堂皇,毫無新意的詞語。這是多麼的無趣。

【END】

歡迎關注有馬體育微信公眾號 ID:youmatiyu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