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講融合:短視頻可不是新聞拆條

------本期內容導讀------

只是長度的變短, 並不是短視頻可以在互聯網上傳播與興盛的根本。 其內在道理就在於, 如果僅僅只是節目播出之後的剪輯加工,

那麼視頻內容的精華與靈魂依然還在於原先的長度、節奏規劃下的電視欄目之中

------以下正文詳情------

在2018, 我們已經無法否認整個移動互聯網對於電視媒體的巨大衝擊與破壞。 只是, 仔細思考並分析一下這種衝擊的起始、演變、擴大與覆蓋的過程中, 破壞力最強、影響程度最大的, 並不是同樣大手筆的網路綜藝、也不是另僻蹊徑的自製網劇, 而是幾乎會被忽視了的短視頻;

寬泛意義上的短視頻, 曾經有過兩次發展時期。 一次是在互聯網視頻剛興起的時候, 也就是土豆網、優酷網剛誕生之時。 在那時, 網路頻寬是最大的痛點。 線民喜歡上網來尋找視頻觀看, 可是線上視頻的網速實在是不理想。 除了降低清晰度之外,

也就只能縮短視頻長度;再者, 網路生產能力也是大問題, 真正具備視頻創作能力的人多在傳統電影電視行業內不屑於玩網路, 網上多半都是自學成才之人, 拍不了太多太長的作品, 也就是做做短片可以;

所以, 無論是做自已生活導演的土豆、還是世界都在看的優酷, 這些視頻網站在發展之初所能依賴的也只是一些可以創作短視頻的草根作者。 這時候的“短”應該只是網路勢力能力的不足, 也從另一面襯托出了電視行業的驕傲與不屑;

所以, 接下來就有了第二次的“短”視頻的發展。 那就是開始有些“有識之士”琢磨著如何將廣電優質的內容變短了後放到網路上。 大約2003年的夏天, 剛剛就曾到杭州觀摩過當年叫做“杭州新天”的一家公司,

自我研發的快速視頻錄製、拆分、分類、歸類的系統軟體, 更是組建了相當大的團隊, 對全國範圍內的電視節目資源進行加工製作。 這支團隊與技術據說都被後來成立的華數集團所收購;

然後到了2009年之後, 北京的天脈聚源以及央視網路先後來到江蘇無錫新區, 或獨資、或合資, 成立了專門的地方公司, 所進行的, 還是升級版的新聞拆條與電視內容加工的工作, 以至於隨後這些基礎工作都成為了任何一家想要專注於視頻內容運營的網站及公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然而, 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短視頻”, 或者說, 只是長度的變短, 並不是短視頻可以在互聯網上傳播與興盛的根本。

其內在道理就在於, 如果僅僅只是節目播出之後的剪輯加工, 那麼視頻內容的精華與靈魂依然還在於原先的長度、節奏規劃下的電視欄目之中。 互聯網也只能成為一種簡單的複製與新管道的擴展性傳播而已;

我們來看一個顯著的特點。 絕大多數的電視新聞都是由主持人導語播報與新聞現場畫面兩部分組成。 實際而言, 主持人坐在演播室播報的象徵性意義大於資訊傳播的真實效果, 它是在電視傳媒特性基礎上, 不斷強化電視臺以及欄目的特徵標識感。 而仔細聽一下, 就會發現導語內容與新聞正文內容多有重複。 而如果統一拆在一起, 就會發現在互聯網上過於浪費時間;但若拋棄導語口播, 卻又總覺得資訊表達並不完整;

而到了現在, 仔細一搜索查找, 你就會發現:不論是如今的澎湃新聞、還是新銳的梨視頻, 它們如今也非常依賴於並整合轉發一些源自電視臺的新聞內容。 但是, 與幾年前完全是從電視新聞中截取相關的一整段來直接應用不同, 它們往往都會被如今的網路編輯進行了全新的剪輯, 從而更加接近於真正的網路化短視頻的創作風格;

僅從表像上來看, 如今的短視頻新聞, 更加注重於同期聲的運用, 幾乎不採用配音解說, 而是突出最具現場感的聲音, 並輔以可以渲染表達情感的恰當音樂。 最後發現再不足以表現的地方, 就使用字幕來補充說明。

在電視黃金期中, 電視新聞的需求不斷擴大, 新聞節目的經營創收能力也非常之大。 於是,電視新聞從那時起,有了一些違背其傳播規律的現象發生,最主要的就是單條新聞的時間越來越長。都說是時間不夠採訪湊,往往記者已經在稿子裡總結說明過的內容,會在緊跟其後的現場採訪時讓被採訪對象再來重複一遍。純粹就是為了拉長新聞,湊足不斷擴版的電視頻道規劃;

在這種環境下,一條新聞會擴成好幾條的系列來進行報導。而就算是單條新聞也往往動不動就往3分鐘、5分鐘去跑,新聞系列化、板塊化、專題化的傾向性越來越強,從而成為當年電視臺爭奪收視率的重要手法。可是,一旦放在完全開放型競爭的互聯網市場上之後,其弊端與缺陷則變得越來越離譜;

所以,電視媒體想要想明白這些事情,可能真的需要先來想通如今的短視頻到底是怎麼來玩內容、做內容的了!

於是,電視新聞從那時起,有了一些違背其傳播規律的現象發生,最主要的就是單條新聞的時間越來越長。都說是時間不夠採訪湊,往往記者已經在稿子裡總結說明過的內容,會在緊跟其後的現場採訪時讓被採訪對象再來重複一遍。純粹就是為了拉長新聞,湊足不斷擴版的電視頻道規劃;

在這種環境下,一條新聞會擴成好幾條的系列來進行報導。而就算是單條新聞也往往動不動就往3分鐘、5分鐘去跑,新聞系列化、板塊化、專題化的傾向性越來越強,從而成為當年電視臺爭奪收視率的重要手法。可是,一旦放在完全開放型競爭的互聯網市場上之後,其弊端與缺陷則變得越來越離譜;

所以,電視媒體想要想明白這些事情,可能真的需要先來想通如今的短視頻到底是怎麼來玩內容、做內容的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