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講內容:你能成為直播答題的百萬富翁麼

------本期內容導讀------

當下的這輪“直播答題”熱潮, 又不是簡單的《百萬富翁》節目的網路化改造。 據稱這種運營模式應該是複製于美國的創新直播應用HQ,

正是HQ開創了將直播與答題的結合形式, 又保留了巨額獎金的刺激

------以下正文詳情------

互聯網上的應用熱點也是各種的趕時髦, 就一陣風之間, 今日頭條推出了《百萬英雄》, 映客打造了《芝士超人》, 王思聰代言推廣的《沖頂大會》, 還有周鴻禕力推的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 它們玩的都是同一種被稱為“直播答題”的遊戲模式, 流程都是近乎一樣的連續12道題進行淘汰晉級, 然後最終的勝出者贏取平臺提供的高達百萬的答題獎金;

初看之下, 大家會覺得, 這不就是過去電視臺的《開心辭典》的網路版嗎?當然, 《開心辭典》誕生於2000年, 這一模式真正的鼻祖應該是1998年創立於英國的《百萬富翁》:參賽者只要能連續正確回答15條選擇題,

就可以獲得100萬英磅的巨額獎金。 在過程中當然還會有電話求助、現場救助等等少量輔助手段以增加變化性。 整檔節目實際上融入了各種遊戲模式、音效光效、戲劇衝突、主持魅力等等豐富的元素, 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複製與風行;

但是當下的這輪“直播答題”熱潮, 又不是簡單的《百萬富翁》節目的網路化改造。 據稱這種運營模式應該是複製于美國的創新直播應用HQ, 正是HQ開創了將直播與答題的結合形式, 又保留了巨額獎金的刺激。 HQ在美國的紅火程度, 可以從它的常駐主播斯科特一躍而成2017年全美最知名明星之一看得出;

HQ的模式我們暫且無須去細究, 只要從眼下國內複製模仿的這些答題APP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

這類產品的各個特點, 恰恰解決了之前電視版答題遊戲節目所存在的種種弊端與缺陷:

1, 移動APP確保了真正的全民參與:

剛剛在網上看到了一種很奇怪的聲音, 說是只能通過手機APP參與遊戲, 導致了大量的老年人難以參加, 不如電視欄目那樣老少鹹宜。 簡單是胡說八道!電視的收看得確很簡單與普及, 但是電視答題欄目再紅火, 能夠真正參與進去的, 永遠是那種普通人都無法明白怎麼才能進入決賽的電視機裡的那極少數、極少數人。 而移植到APP之上以後, 只要是能擁有手機、會上網、會點擊按鈕的人, 都可以非常輕鬆簡單地加入到這場遊戲中;

英國的《百萬富翁》欄目, 每場不過10名參賽者;央視的《開心辭典》每期節目的人數也僅只有那麼幾位。

這些節目雖然擁有空前的收視率, 無數觀眾在觀看的時候, 想必總有過“某道會難住選手的題目對於自己卻非常簡單”的時候, 在這時, 總有一種衝動與感慨“為何臺上的人不會是自己”。 但是, 稀缺的參賽資格與不透明、不普及的參賽方法, 從而讓絕大多數人只能充當觀眾。 從而根本無法體現欄目本身所宣導的“全民益智”的宗旨;

APP是什麼?就是全民參與的工具與載體啊!所有的答題APP都在安裝與註冊上體現了極簡化的風格, 非常容易就可以進入, 而且基本是無門檻式地參加。 只要在規定時間趕到, 就可以進入了答題大軍中。 眼下幾個主流平臺的單場比賽的參加者, 隨時都可以超過百萬人數, 這才真正地是“全民參與”啊!

2, 直播技術與頻寬環境確保了真正的互動:

當然早在《開心辭典》類節目走紅之時, 也有策劃與研究人員思考並鑽研過讓更多觀眾能夠同步有參加感與參與方式。 但無論是那時的電視技術條件、還是互聯網基礎建設條件, 都遠遠不成熟。 而經歷了過去一年多的移動直播大發展, 大流量、高併發的移動直播, 都已不存在什麼關鍵的技術難點。 而隨處都有的4G以及更普及的Wifi, 讓上百萬人的同步互動成為可能;

電視發展了那麼多年, 總是走不過可以讓觀眾與視頻現場進行關聯的那一道坎。 而移動APP本身追求的就是手機螢幕前使用者與直播現場的即時交流。 移動直播在一開始就解決了低延時的關鍵問題, 而國內越來越多的網路環境,讓大家在手機上觀看清晰、穩定的視頻內容不再成為難題;

3,互聯網的投資環境促成並壯大高額獎金的吸引力:

電視版的答題節目中,百萬獎金一直成為最具誘惑力的宣傳點,可是實際往往只能被電視機裡的那幾名選手來瓜分,除了基本的新聞點之外,對更多的觀眾來說基本無感。同時,這樣的電視欄目,受電視製作成本以及招商能力,最多做到一週一期,一季一筆巨額獎金;

而來看如今的這些APP,由於正處於資本與熱錢關注的焦點,每天都能推出多期節目,每期節目都能發出百萬以上的獎金。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參與人群廣泛,根據不同比賽的情況,每場比賽最終分到巨額獎金的人有多有少,但總體獲獎層面要廣泛得多,普惠程度更是明顯,的確起到了推廣知識有力量、知識能賺錢的節目宗旨。而眼下,這股熱情與市場熱度明顯不減;

再者,我們也可以從這類直播答題APP中看到了一些非常明顯並富有成效的互聯網市場化行銷手段:

最成功的一點莫過於推廣APP獲得復活卡的手法。在傳統電視版節目中,復活卡就是非常生硬的附加福利。而在答題APP中,你只有也只需要向朋友推薦推廣APP,就能獲得相應復活卡,從而提升自己最後能拿到獎金的機率,這也正是眼下各家APP可以獲得高速用戶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家就在推廣過程中做到了一傳十十傳北的效果!

剛剛還注意到有一期直播比賽中,主持人就直接宣佈,下一期的第七題的答案就在某某APP的開機畫面之中,想提前知道答案的人趕緊去各大應用市場去下載這個APP。天啊,這不就是赤裸裸的植入式推廣嗎?當然,這種在明面上的推廣提示,仍然保持了大家同樣的起步水準,生硬不生硬不管,效果自然是杠杠的。相信隨著遊戲節目的走紅,會有更多企業、更多品牌進入,讓更多商業化資訊進到了題目與答案之中;

最後需要考慮的就是,在最新移動互聯網直播技術下的這類應用,必須要考慮並防止科技的另一面所帶來的“作弊”化的挑戰。比如,10秒答一題的限制,的確難以借力傳統搜尋引擎,可是已經有人嘗試利用語音AI功能輔助自己快速獲得答案。這倒問題不大,但是如果一旦有全自動的答題AI程式誕生後將會如何反制,這倒必須是要提前考慮的事情;

至於比較普遍的“網友組隊”答題的參與模式,這倒不必擔心。以前就曾有大家組隊參加智力競賽,各人發揮各自的知識儲備優勢,合作衝擊勝利。而互聯網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可以相互合作,這樣的合作範圍更廣、形式更開放,理應是比賽所希望發展的方向。

而國內越來越多的網路環境,讓大家在手機上觀看清晰、穩定的視頻內容不再成為難題;

3,互聯網的投資環境促成並壯大高額獎金的吸引力:

電視版的答題節目中,百萬獎金一直成為最具誘惑力的宣傳點,可是實際往往只能被電視機裡的那幾名選手來瓜分,除了基本的新聞點之外,對更多的觀眾來說基本無感。同時,這樣的電視欄目,受電視製作成本以及招商能力,最多做到一週一期,一季一筆巨額獎金;

而來看如今的這些APP,由於正處於資本與熱錢關注的焦點,每天都能推出多期節目,每期節目都能發出百萬以上的獎金。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參與人群廣泛,根據不同比賽的情況,每場比賽最終分到巨額獎金的人有多有少,但總體獲獎層面要廣泛得多,普惠程度更是明顯,的確起到了推廣知識有力量、知識能賺錢的節目宗旨。而眼下,這股熱情與市場熱度明顯不減;

再者,我們也可以從這類直播答題APP中看到了一些非常明顯並富有成效的互聯網市場化行銷手段:

最成功的一點莫過於推廣APP獲得復活卡的手法。在傳統電視版節目中,復活卡就是非常生硬的附加福利。而在答題APP中,你只有也只需要向朋友推薦推廣APP,就能獲得相應復活卡,從而提升自己最後能拿到獎金的機率,這也正是眼下各家APP可以獲得高速用戶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家就在推廣過程中做到了一傳十十傳北的效果!

剛剛還注意到有一期直播比賽中,主持人就直接宣佈,下一期的第七題的答案就在某某APP的開機畫面之中,想提前知道答案的人趕緊去各大應用市場去下載這個APP。天啊,這不就是赤裸裸的植入式推廣嗎?當然,這種在明面上的推廣提示,仍然保持了大家同樣的起步水準,生硬不生硬不管,效果自然是杠杠的。相信隨著遊戲節目的走紅,會有更多企業、更多品牌進入,讓更多商業化資訊進到了題目與答案之中;

最後需要考慮的就是,在最新移動互聯網直播技術下的這類應用,必須要考慮並防止科技的另一面所帶來的“作弊”化的挑戰。比如,10秒答一題的限制,的確難以借力傳統搜尋引擎,可是已經有人嘗試利用語音AI功能輔助自己快速獲得答案。這倒問題不大,但是如果一旦有全自動的答題AI程式誕生後將會如何反制,這倒必須是要提前考慮的事情;

至於比較普遍的“網友組隊”答題的參與模式,這倒不必擔心。以前就曾有大家組隊參加智力競賽,各人發揮各自的知識儲備優勢,合作衝擊勝利。而互聯網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可以相互合作,這樣的合作範圍更廣、形式更開放,理應是比賽所希望發展的方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