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比強悍的量子計算要來了!英特爾交付首個49量子位元量子計算測試晶片

美國當地時間1月8日晚間, 英特爾CEO Brian Krzanich在演講中透露, 英特爾已向研究合作夥伴QuTech交付了首個49量子位元量子計算測試晶片。

此前的2017年10月, 英特爾宣佈開發出新的17個量子位元的超導晶片, 並將晶片移交給了合作夥伴荷蘭量子計算和量子互聯網研究中心QuTech。 這是量子計算從實驗室向實際生產邁出的重要一步。

所謂量子計算, 是指充分利用部分基礎物理、疊加與糾纏原理的計算技術。 與基於電晶體並需要把資料編碼成二進位數字字(位元)的數位電腦不一樣的是, 量子電腦利用量子位元進行計算。 這些量子位元能夠同時以多種狀態存在,

把並行進行大量計算變為可能, 從而加快解析時間。 從本質上說, 量子計算採用極端並行的方式解決計算問題, 是平行計算的終極目標。

Brian Krzanich介紹稱, 自2015年開始, 英特爾與學術界合作夥伴QuTech合作, 加快量子計算發展。 在去年10月, 雙方攜手成功測試了17量子位元超導計算晶片。 據瞭解, 該晶片安裝在實驗室天花板懸掛的深冷圓柱形電腦內部, 便於疊加和糾纏, 因此超導電路的各種狀態可以更快地執行指令, 速度比經典電腦中使用的電晶體要快得多。

而隨著更多量子位元在量子電腦系統內糾纏, 狀態數量也呈指數增長。 例如, 50個糾纏的量子位可以同時代表250種狀態, 也就是千萬億種狀態。

英特爾量子硬體總監Clarke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個數字太大了, 地球上沒有哪台超級電腦能夠和它匹敵。 如果你有300個量子位, 那麼它所代表的狀態比宇宙中的原子數量還要多。 ”

Brian Krzanich表示, 量子計算有望解決當今幾乎無法攻克的難題。 例如, 量子電腦可以類比自然, 從而推進化學、材料科學和分子建模的研究, 如參與創造一個新的催化劑來隔離二氧化碳、開發房間溫度超導體, 或者發現新的藥物。 量子計算有著能增強未來高性能電腦功能的巨大潛力。

中美是世界上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兩個主要國家。 2016年8月, 中國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 創造性地開發出了超晶格系統, 以及解析度僅為1微米的超冷原子顯微鏡,

並通過它們首次製備並測控了約600對呈現糾纏狀態的超冷原子比特, 邁出了量子計算技術的重要一步。 該研究成果隨後發表在期刊《自然·物理學》上。 2017年5月3日, 中科院量子資訊和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宣佈,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經典電腦的光量子電腦在中國誕生。 國際上研究進展最快的主要有3類量子電腦:光量子電腦、超冷原子量子電腦、超導量子電腦。 我國科學家5月3日發佈的量子電腦成果包括兩個, 分別屬於光量子電腦和超導量子電腦範疇。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