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區塊鏈等於一夜暴富?

最近暴富的機會好多, 有點害怕

“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了。 ”

這話來自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先生, “這是一場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

對傳統的顛覆, 將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來得更加迅猛、徹底。 ”他說。

在結束這段發言後, 他叮囑不要外傳。 當然, 話還是外傳了, 隨即而來的是關於區塊鏈的持續討論。

冷靜的人也有, 投資人薛蠻子就表示, 徐小平可能過於“亢奮”了, 但在2017年, 他本人投資了20個區塊鏈項目。

從市場來看, 1月10日, 長期停滯的柯達公司, 對, 就是那個生產膠捲的柯達, 宣佈將建立區塊鏈照片版權平臺和發行柯達幣, 消息宣佈後, 柯達公司股票KODK即時暴漲122%。

去年眼見著比特幣飆升1700%, 目前價格已超過1萬美元後, 多數人都害怕錯過又一次就在眼前的暴富機會:但是, 區塊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比特幣是區塊鏈,

但區塊鏈不是比特幣。 ”

一句話來說, 區塊鏈就是去中心化的資料庫。 而在解釋去中心化之前, 我們可能還得來瞭解一下, 什麼叫中心化?

打個比喻, A和B打了個賭, 輸家要給贏家10塊, 但怎麼保證贏家一定能收到這10塊?可能就需要動用到C, C在賽前一人收A和B兩人分別10塊, 在打賭結束後, C將贏過來的10塊和原本放在他這裡保存的10塊,

統統給到贏家。

也就是說, 儘管這個打賭從頭到尾都是A和B進行參與, 但C卻是這個交易的核心, C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心。 在通常情況下, C當然可以起到監管作用, 確保交易不會失效, 但會不會有壞的情況發生呢?

當然會有。 首先, C如果將A和B兩人的20塊卷起來跑了呢?其次, A和B在與C進行交易時, 都或多或少需要提供一些個人資訊給C, 而這其實原本是不必要的。

A和B總算想出了方法, 他們決定用智慧合約的方式來解決:他們各自出10塊錢打到一個智慧“合約”的帳戶裡, 這個合約不被任何人控制, 只被程式的代碼控制。 現在智慧合約的帳戶上有了20塊錢, 一旦實現設定實現設定條件完成, 程式即被觸發, 20元就會自動出現在滿足條件的A或B的帳戶上。

這筆交易就是去中心化的交易;而包含諸如AB這樣交易資料的集合, 就是區塊;我們所說的礦工, 就是以演算法確認交易無誤的人, 他們確認成功後得到的報酬, 就是數字貨幣;而全球範圍內, 以時間戳記順序將區塊連在一起後, 就是所謂的區塊鏈。

我們不再去信任C, 也不單獨信任A或B, 我們只去信任程式與系統, 通過區塊鏈技術, 再也不需要中間人與中間機構, 直接實現點對點的價值交換。

而現在所熱炒的所謂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首次區塊鏈項目發行代幣), 援引證券界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開發行), 指的是一個區塊鏈專案開發者對外公開出售這個專案之後會流通的代幣, 項目團隊通過ICO獲取技術開發和市場拓展資金;項目愛好者通過ICO支持項目, 在對應代幣進入交易市場後, 甚至因為項目運行良好, 價格飆升後, 選擇交易退出。

世澤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孫銘律師就談到, “就本質上而言, ICO就是一種‘公開發行’, 只是把所發行的標的物由證券變成了數字加密貨幣。 ”

“區塊鏈代表了新的時代”

區塊鏈到底有什麼用?

TED公開演講的一篇課程曾經被大量轉載,被譽為“數字經濟之父”的The Tapscott Group Inc.首席執行官Don Tapscott在視頻中說到:“對未來幾十年影響最大的科技已經到來,不是社交媒體,不是大資料,不是機器人,甚至不是AI——而是區塊鏈,它才代表了下一代互聯網。”

“區塊鏈真正的亮點在於,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分佈在全球各地的用戶可以彼此相信,直接進行個人對個人的交易。這種信任並不來自某個大型機構的規定,而是通過合作、密碼學和編碼。因為信任,本就是科技的原生物。”

誰都不知道他的看法是不是對的,互聯網發展得如此迅速,人們甚至都不知道下一個十年是怎麼樣的,但區塊鏈的價值,確實不可被否認。INC專欄作家Melissa Thompson此前曾預估,全球加密貨幣市場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她也同時認為,在可以預知的範圍內,區塊鏈技術和邏輯,可以預見地,將對大量行業進行顛覆:

- 全球物流和海運 -

物流業正處於一個醞釀著重大變革的成熟階段,而整體運輸程式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縮減,提高效率:區塊鏈可以讓公眾驗證產品,並對過程進行全程監控。監管機構將能直接參與,得到更完善的資訊,而使用智慧合同可以更好地驗證已成功交付專案的完成情況。

- 線上廣告 -

這個行業實際上是由極少數的玩家主導的,臉書和穀歌是當然的引領者。這兩家廣告巨頭佔據了5500億美元廣告業的大部分,而區塊鏈技術能讓小企業能夠承受。

一些公司如Bitclave已經開始通過直接把消費者與企業聯繫起來顛覆了這個系統。由bitclave創建的基地(bitclave主動搜索生態系統)使用區塊鏈技術,確保用戶可以選擇誰將可以看到他們的資料,而每次使用使用者資料,使用者都能獲得相應費用。

- 醫療健康 -

在共用和存儲資料方面,醫療保健行業本就應該獲得最高安全級別保障。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安全平臺不僅能夠提供安全支援,同時為客人提供更高級別的個人化服務。

比如應用區塊鏈技術,診療單位可以直接與病人目前的電子病歷配對,以提供新的資料完整性和準確性水準。Lamber Good的聯合創始人James Goodnow表示:“患者的資料可以點對點地在不同單位之間共用,而不會破壞資訊的安全性。”

- 房地產 -

缺乏透明度、公共記錄中的錯誤和欺詐等問題始終困擾著房地產業。房地產的核查過程也充滿挑戰。即使在滿足所有條件的情況下,將資金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時也總是有延誤。

分散流程和使用智慧合同將能夠除去昂貴的律師費,最終降低結算成本。一些平臺例如Ubiquity和Tierion已經在做相關嘗試。

-預測產業 -

應用區塊鏈技術,每一個人的投票將“絕不可能被我們——即程式師,學校管理員或學生修改、刪除”,也就是說,從研究到諮詢和分析,區塊鏈技術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潛力改變預測產業,其中包括股票檢測,體育比賽,當然也包括選舉。

- 投資與眾籌 -

眾籌是新的初創企業籌集資金,提高人們對他們的產品或專案的認識的一個流行、有效的方法,但主要困難在於融資平臺會收取高昂的費用。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這些平臺實質上是中間人。

區塊鏈解決了這個問題,新項目可以通過向用戶提供代表專案中的價值的代幣來籌集資金,然後用代幣交換現金或產品。我們已經看到,通過代幣銷售,許多區塊鏈的初創公司在ICO(首次代幣發售)期間就募集了數百萬美元。

而大多數人認為區塊鏈是自己下一個暴富機會的印象,可能正是由ICO而來。

“寫上區塊鏈三個字,

就等著撿錢?”

在國外,ICO的確不乏成功例子:2013年12月:NXT(未來幣)是第一個完全POS區塊鏈,曾籌資21BTC(相當於當時6000美元),後來它的市值最高達到1億美元,對投資者來說無疑是最成功的ICO項目之一。

2014年7月:Ethereum(乙太坊ETH)國內外人氣達到極致,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ICO之一,籌措資金超過1800萬美元,同時也是除比特幣以外市值最高的加密數字貨幣,現價一枚乙太幣已超過1400美元。

但可能更多沒被看到的是,2013年至2014年間曾出現過許多瘋狂的區塊鏈項目,他們成功的啟動了ICO,它們的代幣價格都出現過瘋漲,而這些ICO項目最後也都死在了過程中。

比如2016年5月發起的The DAO:這是是ICO史上最大的眾籌專案,融資額高達1.6億美元。DAO全稱是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即“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可理解為完全由電腦代碼控制運作的類似公司的實體,在人類歷史上還是首次。但是作為萬眾矚目的ICO專案,最終因受到駭客攻擊,再到爭論中軟硬分叉,以解散退回乙太幣而告終。

國內從去年開始也似乎在比特幣的持續高漲中,也掀起了似曾相識的ICO熱潮,僅僅在2017年前半年,就完成了ICO項目65個,總融資超過26億人民幣。儘管國家9月明文出臺規定禁止ICO,熱潮也並未停止:直接參與國外ICO項目的人屢屢出現,而國內ICO的變相如IMO發行也出現在各大平臺,“賭性”和“未來”成為了ICO玩家們最愛掛在嘴邊的詞。截至目前,七成比特幣為中國製造,中國的算力已經占到了全世界的75%以上,正在進行的大量區塊鏈討論,恐怕會讓這個數字繼續外延。

當然了,作為成年人,你完全可以決定你手中金錢的流向:生活、娛樂、旅行或者是寄希望於ICO帶來的下一輪暴富。只是看到基於“互聯網時代的平等”理念出現的區塊鏈技術,最終變成另一個寄託人類一夜暴富理想的工具,還是覺得有那麼一點諷刺。

撰文/編輯:羊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區塊鏈代表了新的時代”

區塊鏈到底有什麼用?

TED公開演講的一篇課程曾經被大量轉載,被譽為“數字經濟之父”的The Tapscott Group Inc.首席執行官Don Tapscott在視頻中說到:“對未來幾十年影響最大的科技已經到來,不是社交媒體,不是大資料,不是機器人,甚至不是AI——而是區塊鏈,它才代表了下一代互聯網。”

“區塊鏈真正的亮點在於,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分佈在全球各地的用戶可以彼此相信,直接進行個人對個人的交易。這種信任並不來自某個大型機構的規定,而是通過合作、密碼學和編碼。因為信任,本就是科技的原生物。”

誰都不知道他的看法是不是對的,互聯網發展得如此迅速,人們甚至都不知道下一個十年是怎麼樣的,但區塊鏈的價值,確實不可被否認。INC專欄作家Melissa Thompson此前曾預估,全球加密貨幣市場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她也同時認為,在可以預知的範圍內,區塊鏈技術和邏輯,可以預見地,將對大量行業進行顛覆:

- 全球物流和海運 -

物流業正處於一個醞釀著重大變革的成熟階段,而整體運輸程式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縮減,提高效率:區塊鏈可以讓公眾驗證產品,並對過程進行全程監控。監管機構將能直接參與,得到更完善的資訊,而使用智慧合同可以更好地驗證已成功交付專案的完成情況。

- 線上廣告 -

這個行業實際上是由極少數的玩家主導的,臉書和穀歌是當然的引領者。這兩家廣告巨頭佔據了5500億美元廣告業的大部分,而區塊鏈技術能讓小企業能夠承受。

一些公司如Bitclave已經開始通過直接把消費者與企業聯繫起來顛覆了這個系統。由bitclave創建的基地(bitclave主動搜索生態系統)使用區塊鏈技術,確保用戶可以選擇誰將可以看到他們的資料,而每次使用使用者資料,使用者都能獲得相應費用。

- 醫療健康 -

在共用和存儲資料方面,醫療保健行業本就應該獲得最高安全級別保障。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安全平臺不僅能夠提供安全支援,同時為客人提供更高級別的個人化服務。

比如應用區塊鏈技術,診療單位可以直接與病人目前的電子病歷配對,以提供新的資料完整性和準確性水準。Lamber Good的聯合創始人James Goodnow表示:“患者的資料可以點對點地在不同單位之間共用,而不會破壞資訊的安全性。”

- 房地產 -

缺乏透明度、公共記錄中的錯誤和欺詐等問題始終困擾著房地產業。房地產的核查過程也充滿挑戰。即使在滿足所有條件的情況下,將資金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時也總是有延誤。

分散流程和使用智慧合同將能夠除去昂貴的律師費,最終降低結算成本。一些平臺例如Ubiquity和Tierion已經在做相關嘗試。

-預測產業 -

應用區塊鏈技術,每一個人的投票將“絕不可能被我們——即程式師,學校管理員或學生修改、刪除”,也就是說,從研究到諮詢和分析,區塊鏈技術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潛力改變預測產業,其中包括股票檢測,體育比賽,當然也包括選舉。

- 投資與眾籌 -

眾籌是新的初創企業籌集資金,提高人們對他們的產品或專案的認識的一個流行、有效的方法,但主要困難在於融資平臺會收取高昂的費用。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這些平臺實質上是中間人。

區塊鏈解決了這個問題,新項目可以通過向用戶提供代表專案中的價值的代幣來籌集資金,然後用代幣交換現金或產品。我們已經看到,通過代幣銷售,許多區塊鏈的初創公司在ICO(首次代幣發售)期間就募集了數百萬美元。

而大多數人認為區塊鏈是自己下一個暴富機會的印象,可能正是由ICO而來。

“寫上區塊鏈三個字,

就等著撿錢?”

在國外,ICO的確不乏成功例子:2013年12月:NXT(未來幣)是第一個完全POS區塊鏈,曾籌資21BTC(相當於當時6000美元),後來它的市值最高達到1億美元,對投資者來說無疑是最成功的ICO項目之一。

2014年7月:Ethereum(乙太坊ETH)國內外人氣達到極致,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ICO之一,籌措資金超過1800萬美元,同時也是除比特幣以外市值最高的加密數字貨幣,現價一枚乙太幣已超過1400美元。

但可能更多沒被看到的是,2013年至2014年間曾出現過許多瘋狂的區塊鏈項目,他們成功的啟動了ICO,它們的代幣價格都出現過瘋漲,而這些ICO項目最後也都死在了過程中。

比如2016年5月發起的The DAO:這是是ICO史上最大的眾籌專案,融資額高達1.6億美元。DAO全稱是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即“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可理解為完全由電腦代碼控制運作的類似公司的實體,在人類歷史上還是首次。但是作為萬眾矚目的ICO專案,最終因受到駭客攻擊,再到爭論中軟硬分叉,以解散退回乙太幣而告終。

國內從去年開始也似乎在比特幣的持續高漲中,也掀起了似曾相識的ICO熱潮,僅僅在2017年前半年,就完成了ICO項目65個,總融資超過26億人民幣。儘管國家9月明文出臺規定禁止ICO,熱潮也並未停止:直接參與國外ICO項目的人屢屢出現,而國內ICO的變相如IMO發行也出現在各大平臺,“賭性”和“未來”成為了ICO玩家們最愛掛在嘴邊的詞。截至目前,七成比特幣為中國製造,中國的算力已經占到了全世界的75%以上,正在進行的大量區塊鏈討論,恐怕會讓這個數字繼續外延。

當然了,作為成年人,你完全可以決定你手中金錢的流向:生活、娛樂、旅行或者是寄希望於ICO帶來的下一輪暴富。只是看到基於“互聯網時代的平等”理念出現的區塊鏈技術,最終變成另一個寄託人類一夜暴富理想的工具,還是覺得有那麼一點諷刺。

撰文/編輯:羊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