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環境公益訴訟直指汽車尾氣污染

資料圖。

中國綠發會副秘書長馬勇在研討會上表示:我們想通過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呼籲全社會都能關注汽車尾氣的問題。

同時讓違法超標排汙企業承擔相應的法律代價, 讓其不敢違法、不能違法、不想違法

法治週末記者宋媛媛

在我國, 大氣污染物最主要的來源是什麼?機動車尾氣。

環保部發佈的《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2017)》顯示:我國已經連續八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 機動車尾氣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特別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 問題更為突出。 機動車大多行駛在人口密集區域, 尾氣排放直接威脅群眾健康。

然而, 在環境保護嚴峻的現狀下, 某些汽車生產廠家及汽車配件生產廠家為了追求利益, 弄虛作假掩蓋超標排放尾氣的實事, 不僅違背了情理道義, 更是觸犯了法律底線。

1月6日, 中國綠發會和北京市生態法治研究會針對長安汽車尾氣超標案件、浙江淘寶“火蓮花”案件、大眾汽車尾氣造假案件3起汽車尾氣公益訴訟案件,

在京組織召開了汽車尾氣公益訴訟案件研討會。

中國綠發會副秘書長馬勇在研討會上表示:“我們想通過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呼籲全社會都能關注汽車尾氣的問題。 同時讓違法超標排汙企業承擔相應的法律代價, 讓其不敢違法、不能違法、不想違法。 ”

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的專家指出:環保公益訴訟是宣導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使公眾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徑。 因此, 在公益訴訟案件中, 關注的焦點在於超標準排汙的原因, 意在找出解決之道, 倒逼企業升級技術設備、加強監督管理。

長安汽車尾氣超標案:期待更詳細的技術證據

“北京市環保局對長安汽車進行了處罰之後, 中國綠發會在第一時間提起了訴訟。 ”北京義派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恩澤在會上介紹長安汽車尾氣超標案。

2016年1月6日,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調查核實, 長安汽車公司於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11月26日銷售給北京地區4S店SC7186A5車型663輛和SC6469B5車型4013輛, 其中在北京市場已經售出SC7186A5車型274輛和SC6469B5車型1912輛。 兩款車型均超過《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五階段)》(GB18352.5-2013)規定的限值。

北京市環境保護局認定:上述行為違反了《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相關規定, 向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達京環保車罰字【2015】13號行政處罰決定書。

在此基礎上, 2016年3月, 中國綠發會向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

起訴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四中院於2016年6月23日受理。

李恩澤說:“有意思的是, 案件受理後, 中國綠發會發現, 2016年1月22日,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已經就同一事實提起訴訟, 且已經立案。 ”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民事訴訟案件若干問題解釋》, 有權提起訴訟的其他機關和社會組織在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參加訴訟, 經審查符合法定條件的, 人民法院應當將其列為共同原告;逾期申請的, 不予准許。 “中國綠發會提起訴訟已經超過30天了, 再次提起很可能會被駁回。 ”

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振宇在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時表示:北京市四中院經過討論,

請示最高人民法院, 最終將中國綠發會提起的公益訴訟接納進來, 這對鼓勵公益訴訟具有重要意義。

有與會專家認為:長安汽車公司對行政處罰的態度較為積極, 例如, 接到處罰後, 長安汽車公司立即召回了已經在北京市場銷售的不符合《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五階段)》的車型。 但對於案件本身來說, 長安汽車至今仍未能對案件中涉及的兩款車型為何出現排放超標, 給出明確的解釋。

長安汽車(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1月30日的公告中稱:抽檢車輛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原因是:1、該批次車輛電噴匹配標定方案的覆蓋性不足, 未能有效覆蓋到一些特殊、極端情況。 2、OBD是個複雜診斷系統, 被抽檢的六台車的OBD均正常工作,但其中三台的OBD若干指令之一的IUPR(OBD實際檢測頻率)出現了通訊設置故障,導致診斷儀不能讀取資訊。

對此,多位與會專家認為“覆蓋性不足”“通訊設置故障”等說法,其更像是敘述結果,並非解釋原因。

“排放不合格的原因是‘覆蓋性不足’。什麼是‘覆蓋性不足’呢?為什麼會出現‘覆蓋性不足’狀況?什麼原因造成的‘未能有效覆蓋到特殊、極端情況’?如果這些問題還是搞不清,又何談解決之道呢?”一位與會專家提出質疑。

浙江淘寶“火蓮花”案:等待對“年檢神器”的鑒定

近年來,為了順利通過尾氣檢測,一種被稱作“火蓮花”、號稱是“年檢神器”的汽車尾氣過濾產品在網路上大量銷售。

相關資料顯示,“火蓮花”就像是刷鍋用的鋼絲球,上有化學附著物,使用時安裝于汽車排氣管三元催化器內,該產品號稱能夠説明尾氣不合格車輛規避汽車尾氣年檢。在商家的銷售頁面上宣稱:“更換三元催化器成本高,金屬軟載體輔助或替代三元催化器治理尾氣,可重複使用3次左右,單次過檢成本低至15元,超高性價比。”

“也許一些車主並沒有認識到使用‘火蓮花’規避汽車尾氣年度檢測行為的違法性。”

浙江淘寶“火蓮花”案件代理律師、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京慰指出,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不僅“火蓮花”的生產方涉嫌違法違規,修理廠提供相關服務以及車主安裝使用“火蓮花”同樣是違法行為。且該類“年檢神器”一旦被大面積使用,將對全國大氣污染防控工作造成惡劣影響。

中國綠發會官網顯示,2016年11月10日,中國綠發會收到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案件受理通知書。正式立案受理中國綠發會訴深圳市速美環保有限公司、浙江淘寶網路有限公司(淘寶網)環境公益訴訟一案。

趙京慰告訴法治週末記者,目前中國綠發會已向法院提交了鑒定申請,由法院指定有相關資質的鑒定機構,對“火蓮花”等“年檢神器”進行評估鑒定。從專業的角度識別該類產品究竟是真正的尾氣淨化設施,還是弄虛作假的違禁品。

為了證明“年檢神器”靠譜,案件的被告之一、深圳市速美環保有限公司,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供了名為“關於汽車排汙三種來源與三元催化器工作原理的教科書常識”的材料。證明內容提到,中國綠發會(原告)也認可三元催化器是最重要的淨化裝置,而“火蓮花”如三元催化器一樣,因此也是一種將汽車尾氣等減少有害汽車尾氣的排放的催化劑。

對“火蓮花”等“年檢神器”是否合法?也有媒體作過相關報導。

2015年1月1日,據《法制日報》報導,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曾向檢方移交一起使用“火蓮花”讓尾氣不合格車輛通過檢測的案件。

烏市機動車排汙監督管理辦公室指出“‘火蓮花’自稱三元催化金屬軟載體,替代三元催化器損壞等。而環保部車輛環保型式核准認定中對三元催化器廠牌型號都是有嚴格規定,以保證三元催化尾氣淨化效果,沒有認可其他形式的三元催化”。

在該報導中,辦案檢察官表示,“從烏市及其他城市瞭解和使用的情況看,安裝‘火蓮花’全部是臨時行為,只在機動車尾氣檢測不通過時安裝在車輛尾氣排放管中,檢測完成就拆卸,完全沒有起到尾氣治理效果。”“火蓮花”雖然在短時間內能讓其中一部分車輛通過尾氣檢測,但因其易使發動機溫度升高,造成排氣不暢,極易對汽車發動機造成損害。

大眾汽車案:需要資訊公開

在美國環保署揭開大眾柴油車尾氣排放造假案之後。中國綠發會經過與國外監管機構聯繫以及多次專家論證會後。12月10日,就大眾公司“排放門”事件在天津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

在中國綠發會的起訴書中指出,大眾汽車為了追求低成本高利潤,故意製造不合格汽車,惡意規避中國法律法規的監管,加重了大氣污染,損害了民眾的健康,侵犯了社會公共利益。

中國綠發會向被告提出:“要求大眾汽車公開賠禮道歉”“承擔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和懲罰性賠償”“採取措施或替代修復措施,修復被污染損害的環境”的四項訴訟請求。

研討會上,天津大眾汽車案的代理律師、北京兆實律師事務所律師高建紅表示,該案是中國綠發會首次針對機動車污染問題提起環境公益訴訟,但同時也是進展較為緩慢的一例案件。此案幾經周折,目前還未能進入到實體程式。

他指出,一方面缺乏相應的技術支援,沒有更多的資金做更為細緻高端的支持檔;另一方面,資訊不公開也是一道屏障。

據瞭解,中國綠發會曾向質檢總局、海關申請公開“進口德國大眾柴油車輛的尾氣排放監測報告”以及2015年所有進口中國搭載柴油發動機的德國大眾汽車的數量、型號以及發動機型號資訊,但被分別告知,資訊不存在、申請公開的資訊不屬於公開範疇。

在研討會上,有專家提出,大眾汽車對待美國和中國的訴訟請求態度差距之大以及大眾汽車尾氣造假案件進展不暢,或與我國相關環保標準相對較為寬鬆有關係。

資料顯示,2015年9月18,美國環保局指控德國大眾汽車集團2008年以來,在美國銷售的約48.2萬輛柴油車內安裝非法軟體。該軟體能識別出汽車是否在接受美國政府的尾氣排放檢測,如果發現汽車在接受檢測,就會啟動汽車的全部排放控制系統,使汽車尾氣排放達標。但該系統在日常使用時不會啟動,從而導致汽車日常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最高可至法定標準的40倍,違反了美國《清潔空氣法》。

此後,2015年10月8日,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美國分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霍恩在美國眾議院聽證會上,就該公司汽車尾氣排放造假事件表示道歉,並表示大眾汽車集團將對此非法行為“負全部責任”。

根據《證券日報》2017年3月13日的報導,2017年3月10日,大眾集團在美國就排放門事件正式向美國司法部門認罪。大眾汽車自從被曝出尾氣排放造假醜聞以來,已經被美國罰款近200億美元,如今再次傳出消息,大眾還需再賠付超過43億美元罰款。

公開資料顯示,大眾汽車承認,在全球範圍內涉事柴油車達1100萬輛,售至中國市場的有1950輛。

一位接近大眾汽車方的專家指出,雖然同是涉事車輛,但目前大眾汽車對中國綠發會提起的訴訟態度並不是很積極。究其原因,一方面與涉及尾氣排放造假車輛售至中國市場的涉案車輛數量較少(僅為1950輛)有關。另一方面,由於中美兩國的法律制度水準、環保門檻高低不一致。大眾涉事車輛尾氣排放可能違反美國的環保標準,但未必違反我們的標準,甚至有可能在中國還是相對清潔的。

目前大眾汽車對於出售到中國的同型號車輛,公佈召回計畫,表示正在開發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但對於中國綠發會提出的公開賠禮道歉、承擔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和懲罰性賠償等要求還未能進一步作出回應。

上述專家表示,這並不意味著大眾汽車尾氣造假就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按照我國相關法律,對於造假、欺詐行為仍然會有嚴格的處罰。

責任編輯:高恒濤

被抽檢的六台車的OBD均正常工作,但其中三台的OBD若干指令之一的IUPR(OBD實際檢測頻率)出現了通訊設置故障,導致診斷儀不能讀取資訊。

對此,多位與會專家認為“覆蓋性不足”“通訊設置故障”等說法,其更像是敘述結果,並非解釋原因。

“排放不合格的原因是‘覆蓋性不足’。什麼是‘覆蓋性不足’呢?為什麼會出現‘覆蓋性不足’狀況?什麼原因造成的‘未能有效覆蓋到特殊、極端情況’?如果這些問題還是搞不清,又何談解決之道呢?”一位與會專家提出質疑。

浙江淘寶“火蓮花”案:等待對“年檢神器”的鑒定

近年來,為了順利通過尾氣檢測,一種被稱作“火蓮花”、號稱是“年檢神器”的汽車尾氣過濾產品在網路上大量銷售。

相關資料顯示,“火蓮花”就像是刷鍋用的鋼絲球,上有化學附著物,使用時安裝于汽車排氣管三元催化器內,該產品號稱能夠説明尾氣不合格車輛規避汽車尾氣年檢。在商家的銷售頁面上宣稱:“更換三元催化器成本高,金屬軟載體輔助或替代三元催化器治理尾氣,可重複使用3次左右,單次過檢成本低至15元,超高性價比。”

“也許一些車主並沒有認識到使用‘火蓮花’規避汽車尾氣年度檢測行為的違法性。”

浙江淘寶“火蓮花”案件代理律師、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京慰指出,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不僅“火蓮花”的生產方涉嫌違法違規,修理廠提供相關服務以及車主安裝使用“火蓮花”同樣是違法行為。且該類“年檢神器”一旦被大面積使用,將對全國大氣污染防控工作造成惡劣影響。

中國綠發會官網顯示,2016年11月10日,中國綠發會收到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案件受理通知書。正式立案受理中國綠發會訴深圳市速美環保有限公司、浙江淘寶網路有限公司(淘寶網)環境公益訴訟一案。

趙京慰告訴法治週末記者,目前中國綠發會已向法院提交了鑒定申請,由法院指定有相關資質的鑒定機構,對“火蓮花”等“年檢神器”進行評估鑒定。從專業的角度識別該類產品究竟是真正的尾氣淨化設施,還是弄虛作假的違禁品。

為了證明“年檢神器”靠譜,案件的被告之一、深圳市速美環保有限公司,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供了名為“關於汽車排汙三種來源與三元催化器工作原理的教科書常識”的材料。證明內容提到,中國綠發會(原告)也認可三元催化器是最重要的淨化裝置,而“火蓮花”如三元催化器一樣,因此也是一種將汽車尾氣等減少有害汽車尾氣的排放的催化劑。

對“火蓮花”等“年檢神器”是否合法?也有媒體作過相關報導。

2015年1月1日,據《法制日報》報導,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曾向檢方移交一起使用“火蓮花”讓尾氣不合格車輛通過檢測的案件。

烏市機動車排汙監督管理辦公室指出“‘火蓮花’自稱三元催化金屬軟載體,替代三元催化器損壞等。而環保部車輛環保型式核准認定中對三元催化器廠牌型號都是有嚴格規定,以保證三元催化尾氣淨化效果,沒有認可其他形式的三元催化”。

在該報導中,辦案檢察官表示,“從烏市及其他城市瞭解和使用的情況看,安裝‘火蓮花’全部是臨時行為,只在機動車尾氣檢測不通過時安裝在車輛尾氣排放管中,檢測完成就拆卸,完全沒有起到尾氣治理效果。”“火蓮花”雖然在短時間內能讓其中一部分車輛通過尾氣檢測,但因其易使發動機溫度升高,造成排氣不暢,極易對汽車發動機造成損害。

大眾汽車案:需要資訊公開

在美國環保署揭開大眾柴油車尾氣排放造假案之後。中國綠發會經過與國外監管機構聯繫以及多次專家論證會後。12月10日,就大眾公司“排放門”事件在天津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

在中國綠發會的起訴書中指出,大眾汽車為了追求低成本高利潤,故意製造不合格汽車,惡意規避中國法律法規的監管,加重了大氣污染,損害了民眾的健康,侵犯了社會公共利益。

中國綠發會向被告提出:“要求大眾汽車公開賠禮道歉”“承擔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和懲罰性賠償”“採取措施或替代修復措施,修復被污染損害的環境”的四項訴訟請求。

研討會上,天津大眾汽車案的代理律師、北京兆實律師事務所律師高建紅表示,該案是中國綠發會首次針對機動車污染問題提起環境公益訴訟,但同時也是進展較為緩慢的一例案件。此案幾經周折,目前還未能進入到實體程式。

他指出,一方面缺乏相應的技術支援,沒有更多的資金做更為細緻高端的支持檔;另一方面,資訊不公開也是一道屏障。

據瞭解,中國綠發會曾向質檢總局、海關申請公開“進口德國大眾柴油車輛的尾氣排放監測報告”以及2015年所有進口中國搭載柴油發動機的德國大眾汽車的數量、型號以及發動機型號資訊,但被分別告知,資訊不存在、申請公開的資訊不屬於公開範疇。

在研討會上,有專家提出,大眾汽車對待美國和中國的訴訟請求態度差距之大以及大眾汽車尾氣造假案件進展不暢,或與我國相關環保標準相對較為寬鬆有關係。

資料顯示,2015年9月18,美國環保局指控德國大眾汽車集團2008年以來,在美國銷售的約48.2萬輛柴油車內安裝非法軟體。該軟體能識別出汽車是否在接受美國政府的尾氣排放檢測,如果發現汽車在接受檢測,就會啟動汽車的全部排放控制系統,使汽車尾氣排放達標。但該系統在日常使用時不會啟動,從而導致汽車日常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最高可至法定標準的40倍,違反了美國《清潔空氣法》。

此後,2015年10月8日,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美國分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霍恩在美國眾議院聽證會上,就該公司汽車尾氣排放造假事件表示道歉,並表示大眾汽車集團將對此非法行為“負全部責任”。

根據《證券日報》2017年3月13日的報導,2017年3月10日,大眾集團在美國就排放門事件正式向美國司法部門認罪。大眾汽車自從被曝出尾氣排放造假醜聞以來,已經被美國罰款近200億美元,如今再次傳出消息,大眾還需再賠付超過43億美元罰款。

公開資料顯示,大眾汽車承認,在全球範圍內涉事柴油車達1100萬輛,售至中國市場的有1950輛。

一位接近大眾汽車方的專家指出,雖然同是涉事車輛,但目前大眾汽車對中國綠發會提起的訴訟態度並不是很積極。究其原因,一方面與涉及尾氣排放造假車輛售至中國市場的涉案車輛數量較少(僅為1950輛)有關。另一方面,由於中美兩國的法律制度水準、環保門檻高低不一致。大眾涉事車輛尾氣排放可能違反美國的環保標準,但未必違反我們的標準,甚至有可能在中國還是相對清潔的。

目前大眾汽車對於出售到中國的同型號車輛,公佈召回計畫,表示正在開發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但對於中國綠發會提出的公開賠禮道歉、承擔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和懲罰性賠償等要求還未能進一步作出回應。

上述專家表示,這並不意味著大眾汽車尾氣造假就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按照我國相關法律,對於造假、欺詐行為仍然會有嚴格的處罰。

責任編輯:高恒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