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練好英語口語?

先大致介紹一下本人的口語水準, 供大家參考。

拿過英語演講比賽浙江省亞軍

託福裸考口語 26, 準備過後再考達到 28, 當過託福口語老師。

目前美國紐約大學研究生在讀, 經常要做長達 10 分鐘以上的即興 presentation, 不會卡殼, 和 native speaker 交流無障礙。

再來說英語口語“好”的幾個標準。

其實口語和聽力很難分家, 因為口語輸出首先要建立在能夠完全聽懂、理解的基礎上, 所以口語好的第一層標準首先是你的聽力能夠達標。

其次, 無論是日常對話還是面試類型的問答, 在聽懂的基礎上, 能夠做出不偏題的回答, 是口語合格的第二層標準, 但僅僅是“不偏題”, 還停留在比較基本的層面上。

能夠精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用比較地道的語言闡述觀點, 聊的較為深入, 甚至可以用英語幽默一把、開開玩笑, 就是我們說的第三個層次, 口語稱得上是“好”的標準了。

至於中國人很看重的“語音語調”,

個人認為不是太重要, 我們都知道 11 歲以後再開始糾正發音的話, 無論多努力都會留下一定的痕跡, 所以如果已經錯過了這個黃金年齡, 大可不必太執著於這個問題, 在口語中, 內容永遠比發音重要。

在美國的課堂裡學習, 也經常碰到印度、黎巴嫩、墨西哥等等地方的同學, 大家都會有一些國家特色的口音, 這很正常, 帶點口音不影響其他人的理解都是 ok 的, 只要你的發音沒有嚴重的問題(比如重音完全是錯的)就可以了。 發音好, 只是錦上添花。

接下來就針對上面幾個標準, 和大家說一下我平時練口語的方法。

首先是如何提高你的聽力?

很多人都知道看原版電影、美劇是練習聽力、學習口語的一種方法, 也去嘗試著看了,

但效果卻不好。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是, 沒有選對片子;第二是, 看的方法不對。

一, 沒有選對片子。

具體來說, 沒有選對片子也就是“選擇了劇情效果太強、和日常生活偏離得比較遠的片子”。 諸如魔幻一類題材的劇, 或者是“選擇了比自己目前水準高太多個層級的片子”。

前者, 包含了大量“神話、寓言”元素的臺詞, 和我們的實際生活相去甚遠, 沒有強關聯性, 在看完劇情以後, 基本沒有辦法作為“複習”的過程去再次輸出, 也就是沒有辦法在日常情景中去再現練習。

且通常這類劇的角色為了劇情需要都有一種“迷之口音”, 就練習聽力的層面來講, 是高階階段, 不利於拿來日常練習。 而選擇比自己目前水準高太多的劇(比如大量專業術語且需要瞭解一定文化背景的律政劇),

則會讓你進入一種“聽天書”的狀態, 無法捕捉到相對完整的語言資訊, 等於是在浪費時間, 而且還打擊自信心。

而後者, 什麼叫看的方法不對?“只看一遍”、“盯著中文字幕看”都是不對的看法。

語言學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重複”, 把自己浸泡在那種語境下反復練習, “只看一遍”基本上就是把注意力都放在劇情上, 而忽略了語言本身, 而“盯著中文字幕”看, 看的時候很爽, 覺得自己都理解了, 實際上卻對語言學習沒有任何幫助, 因為你還是沉浸在母語的思維習慣中。

那麼什麼樣的片子真的適合練習聽力和口語呢?

首推就是情景喜劇。 因為情景喜劇接近日常生活, 好理解、易吸收,

而且劇集與劇集之間情節相對獨立, 隨便拎出一集來, 20-40 分鐘, 都可以作為單獨的學習材料。

比如經典的《老友記》, 就是個很好的學習素材。 該劇共有 10 季, 劇中主要人物發音都很清楚且語速正常, 一集大概 20 分鐘。

那麼, 如何看呢?

前面說到要反復看, 第一遍可以帶著字幕看、看劇情, 在大致理解了這集在講什麼以後, 把字幕關掉, 讓自己完全沉浸在聽力中, 再看。

這一遍, 你一下就能發現很多剛才其實“一知半解”的地方, 只是因為有了字幕加持而被忽略了。 把這些地方記下來。

再看, 就聽那些聽不懂的點, 試試看在反復重播的基礎上(此時你對劇情已經很瞭解了), 能不能靠語境關聯“猜測”出那個聽不請的詞、句是什麼。

直到反復聽也實在聽不出是什麼以後, 再把字幕放出來,去對照、查字典,加深記憶。

這種反復看的做法往往會使你印象很深刻,而且這個語言片段是作為一段整體進入到你的記憶庫的,這比純粹地背單詞有用得多,當實際生活中(也可能是看其他劇、書時)出現類似的情景時,你的記憶會被最大程度調動,從而徹底牢記。

我以前會把《老友記》的視頻用軟體導成 mp3 在走路或者坐車的時候聽,就跟聽有聲書一樣,回顧劇情順便練習聽力,效果很不錯,說到底就是“多遍重複直到完全記住”。而劇中人的標準發音也很適合我們跟讀,主角說一句,你跟一句,模仿語音語調。

這比跟讀任何教材都要有用,因為教材裡的對話大多是國人自己編的,很多是為了用上某個具體的詞而生凹出來的劇情,非常沒有借鑒意義,英語國家的人根本就不會這樣說話。

另外再推薦一部《絕望的主婦》,家庭倫理劇情片,每集 40 分鐘,角色發音清楚語速適中且接近生活場景。在你反反復複把諸如《老友記》這樣的經典片子全季“磨”個三四遍以後,你的聽力和語言儲備肯定會有質的飛躍。

另外,看脫口秀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比如《Jimmy Kimmel live》,裡面有很多最新的美國時政話題,而且以搞笑幽默的方式演繹出來,用來學習文化層面的表達是很好的選擇。

上面說的都是“輸入”層面的學習,而口語本質上是“輸出”,所以如何在大量輸入之後能夠做到有效地輸出,才是口語練習最重要的部分。

在國內學習語言,沒有辦法做到完全將自己沉浸在英語的環境中,但我們也要儘量自己去創造這樣的環境。

比如可以參加 Toastmaster,這是一個國際英語演講俱樂部,很多城市甚至高校都有它的分組織。它們會定期組織會員進行不同主題的英語演講 pk,演講水準高的老會員會被請來當你的 evaluator,對你的演講進行點評,當然如果你暫時不想加入會員,也可以走訪各個分俱樂部當個 guest,guest 也是可以參加即興演講的環節的,同樣,會有人點評。

如果是在校學生,去參加各種類型的英語演講或者辯論比賽,也是一種很好的練習機會。拿到什麼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準備的過程中,你會大量地查閱資料(往往還要翻牆去國外的網站)、看相關視頻,最後輸出你的演講稿並且把它演繹出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非常高密度的。

上臺演講的過程本身更是一種語言交流,尤其是演講比賽都會有的“即興演講”環節,可以說是逼著你去大量輸出。上臺練習的次數多了,先不說能不能把氣場練出來,至少你心裡對於“開口說話”不會再那麼發怵,時間久了,你還會找到自己的說話節奏和最自信的表達狀態。

英語辯論就更加好了,整個過程都是雙向互動,高強度的訓練會讓你習慣用英文的邏輯思維去思考,看英文論據、用英文限時表達觀點的過程,都能強化你的語言邏輯。

當然啦,無論是演講還是辯論,事後總結都很重要,比起關注比賽名次,更重要是總結自己的表達方法和觀點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有什麼更簡潔、有力的表達方法是臨場沒有想到的,下一次可以改進的。這樣反復練習的次數多了,你的口語駕馭能力是會上一個甚至多個臺階的。

我是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這方面的表達的,參加過大量的英語演講比賽,也主持過雙語晚會,練到後來就會發現,掌握語言節奏,也是口語“好”的一個重要標準。比如說,表面流利但是語速過快、斷句有問題,抓不住聽眾注意力的口語表達,其實也是不夠好的,這說明你的輸出沒有達到其應有的目的——讓人聽懂、有興趣聽。

很多城市、學校裡都有“英語角”,很多 native speaker 也會被邀請進來。但是我觀察過很多參與者在裡面的狀態,就是單純做一個 listener,聽別人講並且點頭附和,最多加一句“yes”表示自己有在聽。

但是這樣的練習是不夠強度的,如果去參加英語角,起碼要聽一半、說一半,不要只是接對方拋出的觀點,自己也要表達,這個時候完全不用有“說的不夠地道”的顧慮,因為你來這裡的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練習。

哪怕有一些觀點不知道如何表達,你可以說個大概,大大方方讓 native speaker 做點評,請教他們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如何的。甚至是說一些不是你真實觀點的話也沒什麼關係,畢竟英語角的目的就是要你說出來,而不是看你說了啥,這裡沒有什麼“政治正確”,開口即正義,多說就是賺到。

最後補充一點,英語口語的練習是一場持久戰,不要急功近利,覺得“我這個月努力了就要快點看到成效”(託福、雅思應試另當別論),多表達多總結多反思,只要真的用心了,在某個需要用到口語的場合,你的努力自然而然就會呈現結果的,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量變到質變了。

但是口語的練習也是無止境的,就像我現在雖然在美國念書,沉浸在百分百的英語環境中,也還有很多需要持續學習的地方,課堂上總有人的表達讓你默默讚歎“哇,原來還可以這麼說”,甚至個別紐約街頭流浪漢在乞討的時候發表的演說都能驚豔到我,確實很有感染力,那就默默記下來,爭取化輸入為輸出,應用到日後的表達中去。口語練習之道,路漫漫而其修遠兮,與大家共勉。

—— END ——

你有更多關於 “ 怎樣練好英語口語?” 的想法?

歡迎在文章下給我們留言,你的評論可能會被我們選中,採用在知乎回答中,我們會支付相應稿費哦~

對留學還有疑惑?

添加我們的小助手微信“ palmdrivezhihu ”,備註“一百問”免費諮詢。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知乎機構帳號“棕櫚大道”,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知乎上私信我們或者邀請我們回答問題~

再把字幕放出來,去對照、查字典,加深記憶。

這種反復看的做法往往會使你印象很深刻,而且這個語言片段是作為一段整體進入到你的記憶庫的,這比純粹地背單詞有用得多,當實際生活中(也可能是看其他劇、書時)出現類似的情景時,你的記憶會被最大程度調動,從而徹底牢記。

我以前會把《老友記》的視頻用軟體導成 mp3 在走路或者坐車的時候聽,就跟聽有聲書一樣,回顧劇情順便練習聽力,效果很不錯,說到底就是“多遍重複直到完全記住”。而劇中人的標準發音也很適合我們跟讀,主角說一句,你跟一句,模仿語音語調。

這比跟讀任何教材都要有用,因為教材裡的對話大多是國人自己編的,很多是為了用上某個具體的詞而生凹出來的劇情,非常沒有借鑒意義,英語國家的人根本就不會這樣說話。

另外再推薦一部《絕望的主婦》,家庭倫理劇情片,每集 40 分鐘,角色發音清楚語速適中且接近生活場景。在你反反復複把諸如《老友記》這樣的經典片子全季“磨”個三四遍以後,你的聽力和語言儲備肯定會有質的飛躍。

另外,看脫口秀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比如《Jimmy Kimmel live》,裡面有很多最新的美國時政話題,而且以搞笑幽默的方式演繹出來,用來學習文化層面的表達是很好的選擇。

上面說的都是“輸入”層面的學習,而口語本質上是“輸出”,所以如何在大量輸入之後能夠做到有效地輸出,才是口語練習最重要的部分。

在國內學習語言,沒有辦法做到完全將自己沉浸在英語的環境中,但我們也要儘量自己去創造這樣的環境。

比如可以參加 Toastmaster,這是一個國際英語演講俱樂部,很多城市甚至高校都有它的分組織。它們會定期組織會員進行不同主題的英語演講 pk,演講水準高的老會員會被請來當你的 evaluator,對你的演講進行點評,當然如果你暫時不想加入會員,也可以走訪各個分俱樂部當個 guest,guest 也是可以參加即興演講的環節的,同樣,會有人點評。

如果是在校學生,去參加各種類型的英語演講或者辯論比賽,也是一種很好的練習機會。拿到什麼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準備的過程中,你會大量地查閱資料(往往還要翻牆去國外的網站)、看相關視頻,最後輸出你的演講稿並且把它演繹出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非常高密度的。

上臺演講的過程本身更是一種語言交流,尤其是演講比賽都會有的“即興演講”環節,可以說是逼著你去大量輸出。上臺練習的次數多了,先不說能不能把氣場練出來,至少你心裡對於“開口說話”不會再那麼發怵,時間久了,你還會找到自己的說話節奏和最自信的表達狀態。

英語辯論就更加好了,整個過程都是雙向互動,高強度的訓練會讓你習慣用英文的邏輯思維去思考,看英文論據、用英文限時表達觀點的過程,都能強化你的語言邏輯。

當然啦,無論是演講還是辯論,事後總結都很重要,比起關注比賽名次,更重要是總結自己的表達方法和觀點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有什麼更簡潔、有力的表達方法是臨場沒有想到的,下一次可以改進的。這樣反復練習的次數多了,你的口語駕馭能力是會上一個甚至多個臺階的。

我是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這方面的表達的,參加過大量的英語演講比賽,也主持過雙語晚會,練到後來就會發現,掌握語言節奏,也是口語“好”的一個重要標準。比如說,表面流利但是語速過快、斷句有問題,抓不住聽眾注意力的口語表達,其實也是不夠好的,這說明你的輸出沒有達到其應有的目的——讓人聽懂、有興趣聽。

很多城市、學校裡都有“英語角”,很多 native speaker 也會被邀請進來。但是我觀察過很多參與者在裡面的狀態,就是單純做一個 listener,聽別人講並且點頭附和,最多加一句“yes”表示自己有在聽。

但是這樣的練習是不夠強度的,如果去參加英語角,起碼要聽一半、說一半,不要只是接對方拋出的觀點,自己也要表達,這個時候完全不用有“說的不夠地道”的顧慮,因為你來這裡的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練習。

哪怕有一些觀點不知道如何表達,你可以說個大概,大大方方讓 native speaker 做點評,請教他們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如何的。甚至是說一些不是你真實觀點的話也沒什麼關係,畢竟英語角的目的就是要你說出來,而不是看你說了啥,這裡沒有什麼“政治正確”,開口即正義,多說就是賺到。

最後補充一點,英語口語的練習是一場持久戰,不要急功近利,覺得“我這個月努力了就要快點看到成效”(託福、雅思應試另當別論),多表達多總結多反思,只要真的用心了,在某個需要用到口語的場合,你的努力自然而然就會呈現結果的,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量變到質變了。

但是口語的練習也是無止境的,就像我現在雖然在美國念書,沉浸在百分百的英語環境中,也還有很多需要持續學習的地方,課堂上總有人的表達讓你默默讚歎“哇,原來還可以這麼說”,甚至個別紐約街頭流浪漢在乞討的時候發表的演說都能驚豔到我,確實很有感染力,那就默默記下來,爭取化輸入為輸出,應用到日後的表達中去。口語練習之道,路漫漫而其修遠兮,與大家共勉。

—— END ——

你有更多關於 “ 怎樣練好英語口語?” 的想法?

歡迎在文章下給我們留言,你的評論可能會被我們選中,採用在知乎回答中,我們會支付相應稿費哦~

對留學還有疑惑?

添加我們的小助手微信“ palmdrivezhihu ”,備註“一百問”免費諮詢。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知乎機構帳號“棕櫚大道”,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知乎上私信我們或者邀請我們回答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