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社會公益》“支教母子兵”兒子遇見了媽媽的18歲

2017年最後一天, 朋友圈被18歲刷屏。 對很多人而言, 18歲代表著曾經的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彌足珍貴。

今天故事的主角, 是一對"母子兵"。 30年前, 18歲的媽媽當上了小學老師;30年後, 18歲的兒子結緣支教。

2017年, 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去偏遠地區支教。 支教地點一北一南, 母子二人每天都重逢於三尺講臺。

18歲結緣支教的大男孩

田浩然18歲時, 離開父母遠赴江西, 成為一名編導系大一學生。

那年學院組織三下鄉助教活動, 他和同學們一起到了江西井岡山的一個小村莊, 看到殘破不堪的教室與極其有限的教學設施。 生長在城市的他,

用親身體驗意識到:不是每個小孩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基礎教育。

那次探訪成了18歲少年心中的一顆種子。

大三那年, 一次公益活動, 他結識了即將去往雲南臨滄南美中學支教的老師。 大四拍攝畢業作品, 他首先想到支教主題。 聯繫征得同意後,

26個小時火車、幾十斤的拍攝設備、20天的拍攝, 在南美中學的日子一晃而過又記憶深刻。

2016年畢業那年, 浩然因為一場疾病錯過美麗中國支教專案。 2017年5月, 他辭職報名, 成為了2017-2019屆支教老師。

18歲參加工作的媽媽, 也選擇去支教

浩然把這個消息第一時間告訴了媽媽, 媽媽說:選好路, 就要踏實堅定地走下去。

浩然媽媽18歲那年剛參加工作, 是一名小學教師, 至今已有超過30年的教齡。 在浩然選擇去支教後, 媽媽也申請了去家鄉大山裡的學校支教一年, 希望能幫助偏遠區的孩子們健康成長。

兒子在雲南臨滄, 媽媽在河南洛陽。 田媽媽說, "我們在不同的地方, 用同樣的行為支援彼此。 "三尺講臺上, 浩然恍如和18歲的媽媽相逢。

初中又有女孩結婚輟學了

重回南美中學, 浩然見到了很多熟悉面孔。 這一次, 身份從"大哥哥"變成了"田老師"。

開學成為地理老師後, 浩然發現, 地理課對於大部分沒去過市里的孩子們來說實在太遙遠。 他們沒見過大山之外廣袤的平原, 沒坐過火車, 甚至缺乏"中國首都在北京"這樣的常識。

"你們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麼"

"想, 聽說外面可以買到很多好東西"

"不想, 好像外面的環境不好"

在孩子們眼裡, "外面"是一個模糊的概念, 想或不想, 都只是根據"聽說"來的資訊猜測。

這種境況下, 地理要怎麼教?幾個月來, 浩然帶孩子們學習通過百度、京東等找尋自己需要的東西;用衛星地圖、街景地圖看中國的不同角落;在山區星空璀璨的晚上,

帶著孩子們用STARWALK認識星座和星星。

是的, 支教老師在這裡的每一天, 都在拉近孩子們與更大世界的距離, 讓"外面"的景象更加清晰具體。

但是, 迎面而來更多的是挑戰和問題。 南美主要是以拉祜族為主, 建國後, 拉祜族直接從原始社會進入到現代社會, 班級裡的孩子是接觸教育的第二代或第三代人。

"這裡普通話還沒完全普及, 上英語課真是很艱難"

"這裡留守兒童倒是很少, 但父母在家也不會關心孩子的學習啊"

"初中又有女孩結婚輟學了, 估計到初三, 班上的學生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學生說他家親戚開石廠, 以後他要去石廠開挖機,比當老師掙得多!"

與同校老師溝通,浩然常常聽到這樣的無奈和歎息。也發現,這裡的很多孩子都在承受著比同齡人更多的壓力。

與此同時,一個學期以來,浩然仍然沒看到學生在成績上的提高,他常常陷入困惑,"我的支教能帶來改變嗎?"

能!浩然不知道的是,其實改變正在悄然發生。比他大幾屆的同地區支教老師,通過一整年的努力,讓全班平均成績達到70分以上,遠高於其他班級的40多分。

2016年7月高考放榜,那屆支教老師的學生中,有學生分別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在雲南大寨中學工作了近20年的校長感慨道,"我們太喜歡美麗中國的支教老師了,希望能再給我們多派幾個。"

在他看來,2016年高考的那批學生是建校以來最好的一批,這和支教老師們的努力密不可分。2016年的那批學生,18歲高考後,通過讀大學,走出雲南大山;

浩然在18歲見到不一樣的世界,開始思考人生路;

30年前,18歲的浩然媽媽走上工作崗位。

每代人的18歲都像是嫩芽出土,開始從蒙昧中睜開雙眼看世界。

(如有侵權問題,請私信作者刪除)

以後他要去石廠開挖機,比當老師掙得多!"

與同校老師溝通,浩然常常聽到這樣的無奈和歎息。也發現,這裡的很多孩子都在承受著比同齡人更多的壓力。

與此同時,一個學期以來,浩然仍然沒看到學生在成績上的提高,他常常陷入困惑,"我的支教能帶來改變嗎?"

能!浩然不知道的是,其實改變正在悄然發生。比他大幾屆的同地區支教老師,通過一整年的努力,讓全班平均成績達到70分以上,遠高於其他班級的40多分。

2016年7月高考放榜,那屆支教老師的學生中,有學生分別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在雲南大寨中學工作了近20年的校長感慨道,"我們太喜歡美麗中國的支教老師了,希望能再給我們多派幾個。"

在他看來,2016年高考的那批學生是建校以來最好的一批,這和支教老師們的努力密不可分。2016年的那批學生,18歲高考後,通過讀大學,走出雲南大山;

浩然在18歲見到不一樣的世界,開始思考人生路;

30年前,18歲的浩然媽媽走上工作崗位。

每代人的18歲都像是嫩芽出土,開始從蒙昧中睜開雙眼看世界。

(如有侵權問題,請私信作者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