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1信用卡孫海濤:金融和技術融合容易精神分裂

2017年, 對企業家們來說, 既是挑戰, 又是機會。 和每年一樣, 我們在2017年年底採訪了70位各行各業的商業精英, 用他們的視角解讀這一年。

採訪名單中有互聯網巨頭的CEO, 也有風頭正勁的創業公司的創始人;有網紅企業家, 也有略顯神秘的商界大佬;有在中國打拼的跨國公司高管, 也有在外企的中國老大。

我們試圖通過他們的答案, 來窺視並記錄中國最重要領域的重要變化。 以下是51信用卡CEO孫海濤的自述。

財經天下(ID:cjtxzk)

採訪整理|楊舒芳

編輯|趙豔秋

2017年是我在杭州創業的第13個年頭。 第一個公司幹了3年, 第二個公司幹了4年, 51信用卡第5年了。

創業是一件很耗心力的事情, 它充滿了變數。 單從我這十幾年的經歷來看, 無論是上線新項目還是發展一家新公司, 每一個新鮮的idea, 都是基於現實的再加工。 成功往往並非來自於憑空而至的想法, 更多的是人與人、技術與理念等融合後的再創造。

以51信用卡為例, 回顧過去的一年, 不論是在業務佈局還是品牌提升上, 公司都有了質的變化。 最典型的是兩個事情:設立了第三期產業投資基金, 聘請吳秀波成為首席產品體驗官。 前者意味著公司開始從創業者轉向投資方, 後者則為51拓展市場聲量打響了前戰。 這對於向來低調發展的51信用卡而言, 是兩次較大的改變。

大家都知道, 51信用卡是從一款信用卡帳單管理的小工具開始起步的, 在5年的歷程中逐步成長為金融科技獨角獸。

2014年, 通過“51信用卡管家”App上用戶分期行為, 發現用戶的信貸需求開始, 我們從移動互聯網踏入了當時最新興的領域——互聯網金融。 基於對金融風險的原始敬畏, 初期我們採取與外部金融機構合作的方式,

逐漸積累經驗, 並建設培養屬於自己的專業金融團隊。 2015年起, 在完成對互聯網金融市場和用戶的認知、內部團隊的建設、風險控制體系的構建後, 51信用卡推出了自有的金融服務專案。 再到2016年, 在已有金融業務的體系上, 進一步擴張用戶人群範圍, 推出面向差異化人群的個人信貸撮合產品矩陣, 並逐步開放生態資源。

在做了個人信貸撮合業務後, 我發現中國大部分人對信用都很重視, 我們最大的敵人其實是那些不重視信用的人, 表現在具體業務過程中就是欺詐團夥。 因此, 要做互聯網金融,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用技術的力量, 把這幫敵人打敗。

在多數互聯網金融企業內部, 都會面臨金融與技術的排他反應。

因為這兩股力量是相斥的, 一般的融合很容易精神分裂。 一個追求穩健安全, 一個追求快速簡單;一個管理風險, 一個管理體驗。 這兩者似乎天生存在矛盾的基因。 對於51信用卡而言, 要形成長期的競爭力就要把這兩股力量和這兩個基因融合好。

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 必須明白, 金融不能單純把技術當資源, 技術不能單純把金融當業務, 兩者的融合是必須的, 一個也不能少。

2017年對於51信用卡而言, 應該說是奠定基礎後“展翅翱翔”的一年。 我們一方面在持續進行負債管理、金融服務、科技服務等業務的深入與擴張, 另一方面也在挖掘更深的護城河:做51信用卡產業投資基金, 培育51兄弟連, 幫助更多有資產、流量、資料的產業上下游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隨著企業發展步入快速發展通道, 我個人所面臨的最大轉變和挑戰是角色的轉換:從產品經理到企業管理者的角色轉變, 及從創業者到投資人的身份變化。

在這方面, 我開始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 將更多時間花在企業戰略思考和投資佈局方面, 而具體的業務策略和執行則通過管理層跟進。 當前最大的挑戰就是合理安排時間, 如何將有限的時間花在更為重要的事情上。

行業趨勢發展一直是我關注的重點, 特別是國內互金逐漸從過去兩年的理財端驅動轉變為2017年的資產端驅動模式, 金融科技所支撐的個人信用和金融服務已經成為一個確信無疑的風口。 行業已經走過了無序的“井噴式”發展階段, 開始進入合規和監管的關鍵時期,整體環境也在肅清和淨化。

前些年,以網貸、支付、理財、征信、眾籌等各個細分方向的互金探索一直處在一個比較溫和和有序的溝通環境之下。2017年開始,監管執行力度開始加大,從網貸行業管理“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的全面下發,到監管備案、銀行存管、資訊透明的執行,行業漏洞逐步被填補,套利空間基本不存在,這對於符合監管並且穩健運營的平臺而言是一個好消息。

我認為明後年行業一個大的趨勢就是監管合規,只有嚴格達到准入條件才能進行金融服務,並且更強調對使用者的精准服務和效率提升,將金融服務和實體經濟結合起來,滿足用戶切實的投融資服務需求。

對於未來,融合式的創新仍將持續,無論是金融與技術,還是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我們還會繼續朝著“讓有信用的人過得更好”這一目標努力。

【本文首刊於2017年12月18日出版的第148期《財經天下》週刊】

開始進入合規和監管的關鍵時期,整體環境也在肅清和淨化。

前些年,以網貸、支付、理財、征信、眾籌等各個細分方向的互金探索一直處在一個比較溫和和有序的溝通環境之下。2017年開始,監管執行力度開始加大,從網貸行業管理“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的全面下發,到監管備案、銀行存管、資訊透明的執行,行業漏洞逐步被填補,套利空間基本不存在,這對於符合監管並且穩健運營的平臺而言是一個好消息。

我認為明後年行業一個大的趨勢就是監管合規,只有嚴格達到准入條件才能進行金融服務,並且更強調對使用者的精准服務和效率提升,將金融服務和實體經濟結合起來,滿足用戶切實的投融資服務需求。

對於未來,融合式的創新仍將持續,無論是金融與技術,還是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我們還會繼續朝著“讓有信用的人過得更好”這一目標努力。

【本文首刊於2017年12月18日出版的第148期《財經天下》週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