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新密和滎陽交接處有個古山寨,名曰皇姑寨傳說和皇后有關係

新密和滎陽交接處有個古山寨, 名曰皇姑寨傳說和皇后有關係

滎陽向南20公里與新密交界處, 有一個古寨名為皇姑寨, 皇古寨又名皇姑寨, 位於新密與滎陽交界之地, 東北與大周山遙遙相望, 二山之間的峽谷, 則是滎陽通往新密的交通要道。 這個山寨海拔雖不算很高, 但卻地勢險要, 因其曾與明朝皇帝有著一段故事, 當地人把它的故事傳誦至今。 我們決定去親身探訪。 從滎陽塔山路一直向南, 過崔廟鎮就是塔山了, 過塔山進入新密境內, 而皇姑寨就在滎陽與新密分界處。 在此可隱隱看到山頂的寨牆。

皇古寨的倡修者為孫欽昂(1826年-1896年), 孫欽昂為滎陽須水人, 1856年進士, 欽點翰林院庶起士。 1860年回家孝母期間, 正值撚軍(時稱皖匪)西犯, 撚軍在河南進行劫掠, 中原人惶恐不安, 他即與貢生范培欽以及滎陽密縣的士紳聚在一起, 商議如何避寇, 最後決定據險築寨, 經考察, 看中了皇古崖這個地方。 周圍村民紛紛出工出力, 壘石成牆, 修建雉堞, 很短時間便修建起了皇古寨。

皇古崖下削上廣, 山頂有大約200畝的平地, 西邊有石樓山, 東邊與大周山相望, 群峰環繞, 易守難攻。 明末之時, 即有村民上山躲避匪患, 但卻沒有修寨。 之後, 他們又置備防禦器械, 儲備糧谷, 訓練丁壯, 並倡辦鄉團, 維持家鄉治安, 共同保衛家園。 他也以此功加五品銜, 賞戴藍翎。 孫欽昂曾為皇古寨、須水寨寫記, 並著有《映雪齋集》四卷。 後來, 孫欽昂欽加二品銜, 簡放福建興泉永道, 署理福建督糧道,

駐在廈門, 參加了中法戰爭。

皇古寨依八卦之勢而建, 在坤(西南)艮(東北)方位修建寨門, 坎方(北)隆起之地, 修建神祠, 並作為全寨的中樞之地, 議事中心。 神祠的東北方, 則修建了旗台, 全寨都能看到。 東崗修建敵臺, 台下有泉水, 此台正好保護泉水。 東北寨門外突起一峰,

猶如屏風, 上面設置配備火器, 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寨內還建有關帝廟、寨主樓和土窯洞10余孔。

今天, 皇古寨還基本保持原來的樣子, 西南寨門基本完整, 東北寨門上部坍塌, 整個寨牆雖然多有坍塌, 但總體保存還算完好。 寨內神廟、寨主樓早已經了無蹤影, 以前駐軍時修建的十幾孔窯洞,大部分都已坍塌。寨內的土地也無人耕種,整個寨子成了一片荒蕪之地。隨著山村人口的日益減少,青壯年多到城市打工,老人也很少再爬山至此。

皇姑寨原名皇古寨,後因寨主妹子嫁為明朝皇帝貴妃,才有皇姑寨之稱。

據說當時皇姑寨主人只有一個妹子,長了一頭癩疤瘡,兩道鼻涕流的很長。兄長不喜歡這個妹子,天天讓妹子到南山陽坡去放豬。這妹子經常對兄長說,我要踩著你的肩頭上花轎,其兄長無語。據民間傳說,明朝丞相嚴嵩當政,戲弄小皇帝說,西南方向,千里之外有一絕色美女,堪稱國色天香,可招為皇貴妃。小皇帝感覺嚴嵩所言不實,但畏其權重位高,不敢執拗,便派內侍西南暗訪;同時嚴嵩又給這些內侍下令,必須把那個醜女接回,內侍權衡利弊,便按嚴嵩意思執行。

後在皇姑寨尋得此女,果奇醜無比,恐回朝無法交差。把醜女交給皇帝,必被滅門九族;不合嚴嵩的意思,也不得好死。後內侍就畫了兩幅畫像,一醜一美,分別交于嚴嵩和黃帝,二人皆歡喜。誰知醜女上轎之時,用手一摸頭,掉一金碗,一擤鼻,掉出一雙金筷,竟出落成一美女,其兄長驚歎之余,俯身拾起碗筷,讓其妹子踏肩而上花轎。進宮之後被皇帝封為皇貴妃,後嚴嵩被貶,賜予其金碗筷,即源於此。

皇帝娶親這次已是12月底,冬季登山體力消耗少,我們將穿越皇姑寨,從南側下山,探游南側景致。從滎陽驅車20公里,到塔山,繼續向南,進入新密境內後,有一路口右拐,就看到皇姑寨了。當天的天空湛藍,陽光較好,從此處望去,此山雖不高但卻十分險峻。我們將車停在路邊,從這裡上山,路邊石壁層疊。向當地老鄉幾番尋路,最終我們找到了上山的路。

老鄉:“別拍,老醜。” 質樸的鄉親們熱心又害羞,遠遠地留下這張影像,表示感謝。沿山路迂回向上可發現路邊植物繁盛。蜿蜒的山路旁,不時會見到幾座老房子。田邊也有這樣的臨時石屋,以供臨時避雨所用。站在此處,向東北方,可與塔山遙遙相望。繼續向上,道路崎嶇,灌木叢生。我們在山脊之上踏石前行。寨門就在前方。

終於登上山頂,發現這裡似有人修路,地面開闊,被機械平整過。從此進入山寨,還可看到殘留的寨門痕跡。站在這裡,可以看到曲折的寨牆依山勢而建。我們選擇沿路下山,此路較為輕鬆。下到山腰,大路消失,順山腰這條小路繼續迂回。山路漸寬,路邊各種果實都已淅熟。半路遇到老鄉,向老鄉問路,尋得一條新路,不走尋常路,每次都會有新的發現。

這條路似是剛修,未完工,路邊發現大皂角,據說,這個可以作為洗頭的原料。半山腰一座土坯草房孤零零地矗立一旁。門窗均已破損,只留牆上這個獎狀,看時間落款,已有二十多年。行至半山,小路似乎越來越隱蔽,只得在灌木叢中穿行。爬上最後一段山坡,終於登頂,從這裡再看塔山,聖壽寺與千尺塔清晰可見。再次來到北門,與7月景象無二。

皇姑寨與其它山寨區別之處在於,此山頂是一大片平地,寨牆保存較完好,且山寨面積很大。沿東寨牆一路向南,接近南門。南門拱券很細緻整齊,這在我們所見的寨門中尚屬少見。出南門沿大路繼續向南行約一裡,路左邊遇有小路,我們決定從此下山。山腰不時有樹蔭可供休息,這棵老杏樹已被蟲蛀,它們的防衛武器就是這些樹膠,想必那只蛀蟲已被裹在裡面了,或許數萬年後又會出現一塊琥珀吧。

下山接近穀底,有一戶人家,主人姓周,已有七十多歲高齡,獨自住在山上,見到我們十分熱情,老人身體硬朗,還經常上山,與老人攀談近半小時。臨行時,老鄉一直送我們出大門,看著我們上大路,多麼親切樸實的老鄉啊。穀底有一大片草墊,又厚又軟,躺在草墊上曬會太陽真是享受。這次遊山,又發現一條上山的觀景小路,且還有一大片的杏林,只待三、四月份再次遊訪,那時杏花遍山,想想都有點小期待。

皇姑寨除了與皇帝的故事,還有一段真實的革面歷史。

抗日戰爭時期的1944年,偽軍嶽德功與投靠日本人的滎陽縣長張金印勾結,盤踞在皇姑寨一帶,魚肉百姓,禍害鄉里,影響抗日大局。1945年2月,豫西先遣支隊皮定鈞部趁盤踞在皇古寨的嶽德功部正準備過春節之即,向皇古寨發動總攻,經過兩天戰鬥,攻破皇古寨。除岳德功帶領幾個衛兵從地道逃竄外。岳的小老婆被當場活捉,心腹幹將岳全忠被擊斃。被俘的國民黨滎陽縣縣長張金印、警察局長李致祥被押至石坡村鎮壓。徹底消滅了這股日偽軍頑匪,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整個戰鬥殲滅岳部200餘人,繳獲槍支200余支,迫擊炮1門,另有騾馬10餘匹,豬幾十頭,小麥3萬多公斤,粉條數千公斤,蔬菜5 000多公斤和大量的煙酒等物。

戰時的硝煙已經遠去,留下的是一曲優美的讚歌。關於皇姑的傳說也是無從考證的,綠樹隱映的山頭已經聽不到當年的號聲,但是崎嶇的山路告訴我們那場戰鬥的激烈和艱難。據說,當時的老百姓曾用門板作過擔架,為八路軍抬傷患。從北坡下山,直接可到大路,我們沿大路又回到了起點。起初,我以為皇姑寨與塔山曹皇后的故事同出一轍,然而,後來卻發現,皇姑寨的故事出於明朝,而塔山曹皇后的故事出自宋朝,這兩段故事是否同一出處還有待考究。

以前駐軍時修建的十幾孔窯洞,大部分都已坍塌。寨內的土地也無人耕種,整個寨子成了一片荒蕪之地。隨著山村人口的日益減少,青壯年多到城市打工,老人也很少再爬山至此。

皇姑寨原名皇古寨,後因寨主妹子嫁為明朝皇帝貴妃,才有皇姑寨之稱。

據說當時皇姑寨主人只有一個妹子,長了一頭癩疤瘡,兩道鼻涕流的很長。兄長不喜歡這個妹子,天天讓妹子到南山陽坡去放豬。這妹子經常對兄長說,我要踩著你的肩頭上花轎,其兄長無語。據民間傳說,明朝丞相嚴嵩當政,戲弄小皇帝說,西南方向,千里之外有一絕色美女,堪稱國色天香,可招為皇貴妃。小皇帝感覺嚴嵩所言不實,但畏其權重位高,不敢執拗,便派內侍西南暗訪;同時嚴嵩又給這些內侍下令,必須把那個醜女接回,內侍權衡利弊,便按嚴嵩意思執行。

後在皇姑寨尋得此女,果奇醜無比,恐回朝無法交差。把醜女交給皇帝,必被滅門九族;不合嚴嵩的意思,也不得好死。後內侍就畫了兩幅畫像,一醜一美,分別交于嚴嵩和黃帝,二人皆歡喜。誰知醜女上轎之時,用手一摸頭,掉一金碗,一擤鼻,掉出一雙金筷,竟出落成一美女,其兄長驚歎之余,俯身拾起碗筷,讓其妹子踏肩而上花轎。進宮之後被皇帝封為皇貴妃,後嚴嵩被貶,賜予其金碗筷,即源於此。

皇帝娶親這次已是12月底,冬季登山體力消耗少,我們將穿越皇姑寨,從南側下山,探游南側景致。從滎陽驅車20公里,到塔山,繼續向南,進入新密境內後,有一路口右拐,就看到皇姑寨了。當天的天空湛藍,陽光較好,從此處望去,此山雖不高但卻十分險峻。我們將車停在路邊,從這裡上山,路邊石壁層疊。向當地老鄉幾番尋路,最終我們找到了上山的路。

老鄉:“別拍,老醜。” 質樸的鄉親們熱心又害羞,遠遠地留下這張影像,表示感謝。沿山路迂回向上可發現路邊植物繁盛。蜿蜒的山路旁,不時會見到幾座老房子。田邊也有這樣的臨時石屋,以供臨時避雨所用。站在此處,向東北方,可與塔山遙遙相望。繼續向上,道路崎嶇,灌木叢生。我們在山脊之上踏石前行。寨門就在前方。

終於登上山頂,發現這裡似有人修路,地面開闊,被機械平整過。從此進入山寨,還可看到殘留的寨門痕跡。站在這裡,可以看到曲折的寨牆依山勢而建。我們選擇沿路下山,此路較為輕鬆。下到山腰,大路消失,順山腰這條小路繼續迂回。山路漸寬,路邊各種果實都已淅熟。半路遇到老鄉,向老鄉問路,尋得一條新路,不走尋常路,每次都會有新的發現。

這條路似是剛修,未完工,路邊發現大皂角,據說,這個可以作為洗頭的原料。半山腰一座土坯草房孤零零地矗立一旁。門窗均已破損,只留牆上這個獎狀,看時間落款,已有二十多年。行至半山,小路似乎越來越隱蔽,只得在灌木叢中穿行。爬上最後一段山坡,終於登頂,從這裡再看塔山,聖壽寺與千尺塔清晰可見。再次來到北門,與7月景象無二。

皇姑寨與其它山寨區別之處在於,此山頂是一大片平地,寨牆保存較完好,且山寨面積很大。沿東寨牆一路向南,接近南門。南門拱券很細緻整齊,這在我們所見的寨門中尚屬少見。出南門沿大路繼續向南行約一裡,路左邊遇有小路,我們決定從此下山。山腰不時有樹蔭可供休息,這棵老杏樹已被蟲蛀,它們的防衛武器就是這些樹膠,想必那只蛀蟲已被裹在裡面了,或許數萬年後又會出現一塊琥珀吧。

下山接近穀底,有一戶人家,主人姓周,已有七十多歲高齡,獨自住在山上,見到我們十分熱情,老人身體硬朗,還經常上山,與老人攀談近半小時。臨行時,老鄉一直送我們出大門,看著我們上大路,多麼親切樸實的老鄉啊。穀底有一大片草墊,又厚又軟,躺在草墊上曬會太陽真是享受。這次遊山,又發現一條上山的觀景小路,且還有一大片的杏林,只待三、四月份再次遊訪,那時杏花遍山,想想都有點小期待。

皇姑寨除了與皇帝的故事,還有一段真實的革面歷史。

抗日戰爭時期的1944年,偽軍嶽德功與投靠日本人的滎陽縣長張金印勾結,盤踞在皇姑寨一帶,魚肉百姓,禍害鄉里,影響抗日大局。1945年2月,豫西先遣支隊皮定鈞部趁盤踞在皇古寨的嶽德功部正準備過春節之即,向皇古寨發動總攻,經過兩天戰鬥,攻破皇古寨。除岳德功帶領幾個衛兵從地道逃竄外。岳的小老婆被當場活捉,心腹幹將岳全忠被擊斃。被俘的國民黨滎陽縣縣長張金印、警察局長李致祥被押至石坡村鎮壓。徹底消滅了這股日偽軍頑匪,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整個戰鬥殲滅岳部200餘人,繳獲槍支200余支,迫擊炮1門,另有騾馬10餘匹,豬幾十頭,小麥3萬多公斤,粉條數千公斤,蔬菜5 000多公斤和大量的煙酒等物。

戰時的硝煙已經遠去,留下的是一曲優美的讚歌。關於皇姑的傳說也是無從考證的,綠樹隱映的山頭已經聽不到當年的號聲,但是崎嶇的山路告訴我們那場戰鬥的激烈和艱難。據說,當時的老百姓曾用門板作過擔架,為八路軍抬傷患。從北坡下山,直接可到大路,我們沿大路又回到了起點。起初,我以為皇姑寨與塔山曹皇后的故事同出一轍,然而,後來卻發現,皇姑寨的故事出於明朝,而塔山曹皇后的故事出自宋朝,這兩段故事是否同一出處還有待考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