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慶地稅:“互聯網+稅務”讓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視頻載入中...

(央視財經《經濟資訊聯播》)自2015年12月24日《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印發以來, 我國新一輪的稅收征管體制改革正式啟動。 如今, 兩年時間過去了, 各地的稅收征管體制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效率的提升, 為納稅企業和個人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重慶地稅:資訊多跑路 納稅人少跑腿

王瑤是重慶力帆集團財務部的稅務專員。 以前, 她和同事每月都得花上三分之一的時間奔波於單位和各個稅務機關之間, 辦理各項涉稅業務。 而如今, 她經常來的這個辦稅大廳, 已經實現了國地稅業務的視窗通辦。

王瑤 力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稅務專員:以前, 你一次性可能要取好幾個號 , 現在的話 , 你拿一個號, 就可以把你今天要辦的業務都辦完。

稅務部門內部的辦事流程在優化, 而像二手房交易這樣涉及多部門的複雜業務, 流程也簡化了不少。

如今, 納稅人可以在網上直接預約辦稅時間, 納稅金額也會提前發短信到手機上。 大廳裡的辦理過程只需要20分鐘左右。

羅宵 重慶市地稅局兩江新區金山稅務所科員:納稅人到我們地稅視窗來辦理交稅的時候, 我們直接對他的房屋保有情況進行查詢, 不用他們跑到國土檔案查詢部門再去查一次。

黃玉林 重慶市地方稅務局局長:我們加強國地稅的合作, 加強和部門的合作 充分利用大資料, 把我們手裡的資料集成 減少對納稅人的干擾 提高了我們治稅能力。

稅收征管效率的提升給納稅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世界銀行發佈的《2018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便利度排名比上年上升1位,

納稅時間指標更是大幅度上升32位。

落實“放管服” “大蓋帽”變身“服務員

除了利用資訊化手段來方便納稅人, 征管體制改革帶來的也是稅務部門自身角色定位和工作職能的調整, 以前的“大蓋帽”變成了如今的企業的“服務員”。

下午三點, 重慶地稅第三稽查局的四位稽查員來到管轄的一戶企業進行稅務稽查。 與此前不同的是:他們隨身攜帶了執法記錄儀, 將全程記錄下稽查人員和企業人員的行為與稽查過程。

重慶新正大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財務總監 採用了這些可以留底的影像資料 如果說我們對這件事情有什麼不同的看法的話 我們還可以還原到當時的現場情況去 對我們企業來說是更公平更公正了

針對當前企業走出去的大趨勢,

稅務部門也在不斷增強對企業的政策輔導力度, 特別是幫助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規避國際稅收風險。 中冶賽迪是國內一家工程諮詢企業, 承接了越南河靜省的一個鋼鐵廠項目, 在實施過程中, 遭遇了河靜省稅務機關的“歧視性稅收政策”, 預估面臨的損失超過1000萬美元。

楊青 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副部長:我們首先是聯繫了我們的主管稅務機關, 然後向國家稅務總局請求幫助。 通過這種有禮有節的交涉, 跟越南當地的稅務局進行了交涉, 稅務局最後也沒有堅持對我們進行處罰 和按照不公平稅率對我們進行徵收。

截至目前,我國已與5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簽署雙邊稅收協定,發佈59份國別投資稅收指南,對企業涉及的83個國際稅收事項進行詳細解讀,降低涉外稅收風險,幫助企業更好地走出去。

截至目前,我國已與5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簽署雙邊稅收協定,發佈59份國別投資稅收指南,對企業涉及的83個國際稅收事項進行詳細解讀,降低涉外稅收風險,幫助企業更好地走出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