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CES 2018:解讀聯想新晉的“大擴軍”計畫

2018年的CES之行結束了, 在短短的觀展過程中, 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思考應該怎樣去總結本年的CES, 因為實話實說, 從整體上來看, 今年的CES大展,

真心有些亮點缺乏, 可是這麼大的一個全球性展會, 就給它下個這麼一個總結, 貌似又覺得有點損CEA的面子之嫌。 但是在登上離開拉斯維加斯的飛機時, 和隔著走道的一位元老外記者聊天, 沒想到這位元報導CES次數和我有得一比的老兄, 居然也是這麼一個結論:Boring。 好吧, 那就斗膽來個“負面”標題吧。

這貌似不是一家PC廠商的發佈會

在本次聯想CES 2018的發佈會上, 聯想推出了四條產品線的新品, 但要是加上並沒有在發佈會螢幕上直接亮相的ThinkPad X1 Family 2018的新品, 這次聯想的新品還是頗為豐富的。 但這恰恰體現出了聯想的一點小心思:希望自己在本次CES上呈現出來的形象, 不那麼“聯想”。

首先推出的是兩款新的Moto Mods附件, 一款QWERTY全鍵盤——早在去年5月的時候, 這款附件就已經在Inedigogo上發起過眾籌了, 一款用於檢測五項健康指標的模組, 支援測量心率、呼吸、脈搏、體溫、血壓;

然後, 伴隨著高通副總裁Don McGuire的上臺, 接下來的產品, 無一例外都圍繞著高通的平臺展開:聯想Miix 630二合一變形本, 甚至高通驍龍835平臺, 是目前推出的第三款WoS的產品, 這也意味著聯想與華碩、HP一起, 站在了WoS陣營的第一梯隊。 薄至7.3mm, 重量僅為770g, 支援LTE, 續航時間長達20小時;

然後, 是基於驍龍平臺和Google Assistant語音助手的SmartDisplay, 有8、10英寸兩個型號, 其實就可以理解為是智慧語音助手音箱的有屏版就好了;

然後, 是基於驍龍平臺和Google Daydream VR技術的Mirage Solo離線式VR頭戴式設備與Mirage Camera VR攝像頭, 前者為驍龍820, 後者為驍龍626, 配備1300萬圖元魚眼雙攝像頭, 可拍攝4K級別品質的2D圖像、立體圖像及3D全景視頻, 同時,這也是第一款亮相的採用Google Daydream技術的VR一體機。至此,也宣告聯想在XR領域的產品佈局完成,它們分別為:與迪士尼合作的Star Wars:Jedi Challenges AR套裝、與微軟合作的Lenovo Explorer MR頭戴式XR設備以及剛剛推出的這款與Google合作的Mirage Solo離線式VR頭戴式設備。其中,Mirage Camera VR攝像頭非常好的解決了VR設備的內容問題,可以讓使用者自行生產VR內容,這是一個非常周到的考慮。

在展示這上述新品之後,發佈會環節就結束了,而在展臺上,則還有ThinkPad X1 Family 2018系列新產品組合,它們由X1 Carbon 2018、X1 Tablet 13和X1 Yoga 2018三款筆記型電腦及ThinkVision X1 2018顯示器組成。

小小的總結一下,這次CES 2018,聯想推出的新品並不少,傳統PC領域,越來越上道兒的ThinkPad新品依舊魄力十足,但聯想卻是有意壓下了它的光環,轉而讓更多非傳統領域的新品亮相,要知道,一直以為,聯想頗為在意自己在全球PC市場的表現和排名,這回卻是反其道而行之,聯想到底打的什麼算盤?

PC不會死,但它會化整為零

也許是個巧合,本來計畫是在發佈會後採訪聯想集團總裁兼CEO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先生,但發佈會當天忙不迭地調整到了發佈會前,而在採訪中,蘭奇的一些計畫與觀點,全都在隨後召開的發佈會上得到了驗證。

蘭奇透露出來的第一點,是整個2017年PC市場的發展趨勢,整個市場的還算穩定,出貨量是負增長但銷售額卻是正增長,這說明PC市場的客單價在2017年有了不小的提升,即客戶願意在PC上花更多的錢獲得更好的性能,更好的外觀和更多的功能。在2018年,他認為這個趨勢還可能會長期存在,也就是說可能在銷量上面還會有一些下降,甚至在某些方面持平。但是從銷售營業額和我們平均單價的角度還會持續增長。這也可能會成為PC市場一個比較長期的現象。

蘭奇的總結,其實已經在市場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不管是前兩年爆發性增長的遊戲筆記本,還是2016~2017年,特別是2017年快速增長的輕薄型筆記本,它們都呈現出比過往普通筆記本產品更高的配置、更好的設計與更高的售價這樣的特點,當然,這還包括“生產力工具”代言人的ThinkPad產品線。作為整個聯想業務的主要構成部分,順應這樣的市場變化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所以,蘭奇也表示未來會在生產力工具、遊戲和輕薄三個領域繼續發力。

同時,他也說未來會有兩個趨勢會直接影響到PC的發展,第一個就是可變形可折疊的螢幕,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定義和使用體驗的變化,第二就是5G,隨時連接會變得非常重要。到這裡,我們自然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採用驍龍平臺的Miix 630會在CES上高調發佈,雖然從性能上,它還不能與傳統Intel和AMD平臺的晶片叫板,但在連接與續航這兩個方面,驍龍平臺卻是有著天生的優勢,而且還會對於產品造型帶來更多的新元素,這也會成為相當多顏值優先的消費者下手的主要推力。

談到PC之外的熱點,蘭奇很自然地提到了現在聯想的相關新品。他說,PC與智慧設備之間是互聯互通在一起,一起工作的。除了這次發佈採用Google Daydream技術的新品(Lenovo Mirage Solo)之外,蘭奇認為AR領域除了消費的機會以外,在商用會有更多的機會,特別是在一些建築、零售、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應用。聯想在AR領域不管是消費還是商用都是同時投資,而且可能在AR下一步就是人工智慧,聯想也會投資和佈局很多。

從蘭奇的採訪可以看出,應該是所以的PC廠商都已經認可這個市場整體銷量下滑是一個無法避免的趨勢——畢竟有太多的使用場景已經被智慧手機佔據,但是PC用戶整體卻在進行著進階與升級:以PC作為生產力工具的用戶,不管是個人使用者還是行業客戶,對於PC的連線性、體驗、外觀等提出了比過往更高的要求;以PC作為娛樂工具的用戶,絕大多數的需求都是來自於遊戲,對於性能、穩定性的要求更高;除了這些用戶之外,還有很多的使用場景,會被XR類的設備所取代;而其他一些輕量化但對交互要求更高的使用場景,則會由智慧音箱+智慧螢幕+人工智慧語音助手來承擔,甚至未來PC的部分使用,也會由語音助手來完成啟動。

因此,PC也需求即時線上……更是用戶應用需求和應用場景的多樣化,使得傳統的PC廠商,必須甚至不得不圍繞著這些新的需求,來定義更多類型的產品。這也大致也就明確解釋了聯想近些時候提得非常多的三波戰略中的第三波:設備+雲。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標杆級別的廠商:蘋果。2001年10月23日,蘋果推出了第一代iPod,當時的它就是以Mac電腦的附件身份發佈的,為用戶提供了全新的使用場景,等到2003年4月28日iTunes線上商店的開通,結合iPod的不斷更新,徹底打開了蘋果這一波上升通道的大門。

等到2007年第一代iPhone發佈,蘋果風潮更是變得無法阻擋,到現在,iPhone+Mac+iPad+Apple Watch+Apple TV等所有產品構成的蘋果使用者使用場景閉環,是每個廠商都希望能達到的高度。而在PC領域,從2017年開始,再到2018年,也開始加速打造這樣的使用者使用場景鏈條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就讓CES變得“無聊”起來了,因為過往的傳統大廠,只需要更新一下主機,就能打造出受萬人矚目的焦點來,但現在用戶的使用場景變得越來越碎片化,要營造出這樣的效應就變得越來越難。到了2018年,我有理由相信就算是如日中天的智慧手機,也會受到這樣的影響,被分化掉不少的注意力。

比如2017年IFA上聯想推出的Mirage星戰AR套裝,到現在出貨量已經超過了40萬台,而同期,全球AR產品的總出貨量,也不過區區45萬台,近9成的份額被聯想一款產品吃下,這對於聯想的新戰略來說,絕對是一款有著里程碑意義的產品。到這裡,我們自然也能理解為什麼今年CES聯想對於新品發佈會有如此強烈的傾向性了。

寫在最後

其實看看現在的消費電子行業,也頗有一些互聯網發展歷程的縮影:早期大量的流量被網站把持——這可以視作主機時代;App出現之後,各家網站的入口被它們嚴重瓜分——這可以視作智慧手機的出現;而現在,App單純對於流量的帶動已經有限,但是對於很多線下行業,用互聯網為之賦能,就帶來各種各樣全新的應用場景,即“互聯網+”——這就可以視為現在與未來很長時間,消費電子硬體設備的發展路徑。

而聯想在本屆CES 2018上的表現,已經非常明顯的顯示出這樣的特徵:當各種各樣的設備,都具備自己強大的運算能力,且能夠依賴雲服務與連接,實現或是滿足用戶更多的使用場景,那麼,多類型終端戰略將勢在必行——記住,這不是很多人口中的不務正業,這就是未來!

同時,這也是第一款亮相的採用Google Daydream技術的VR一體機。至此,也宣告聯想在XR領域的產品佈局完成,它們分別為:與迪士尼合作的Star Wars:Jedi Challenges AR套裝、與微軟合作的Lenovo Explorer MR頭戴式XR設備以及剛剛推出的這款與Google合作的Mirage Solo離線式VR頭戴式設備。其中,Mirage Camera VR攝像頭非常好的解決了VR設備的內容問題,可以讓使用者自行生產VR內容,這是一個非常周到的考慮。

在展示這上述新品之後,發佈會環節就結束了,而在展臺上,則還有ThinkPad X1 Family 2018系列新產品組合,它們由X1 Carbon 2018、X1 Tablet 13和X1 Yoga 2018三款筆記型電腦及ThinkVision X1 2018顯示器組成。

小小的總結一下,這次CES 2018,聯想推出的新品並不少,傳統PC領域,越來越上道兒的ThinkPad新品依舊魄力十足,但聯想卻是有意壓下了它的光環,轉而讓更多非傳統領域的新品亮相,要知道,一直以為,聯想頗為在意自己在全球PC市場的表現和排名,這回卻是反其道而行之,聯想到底打的什麼算盤?

PC不會死,但它會化整為零

也許是個巧合,本來計畫是在發佈會後採訪聯想集團總裁兼CEO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先生,但發佈會當天忙不迭地調整到了發佈會前,而在採訪中,蘭奇的一些計畫與觀點,全都在隨後召開的發佈會上得到了驗證。

蘭奇透露出來的第一點,是整個2017年PC市場的發展趨勢,整個市場的還算穩定,出貨量是負增長但銷售額卻是正增長,這說明PC市場的客單價在2017年有了不小的提升,即客戶願意在PC上花更多的錢獲得更好的性能,更好的外觀和更多的功能。在2018年,他認為這個趨勢還可能會長期存在,也就是說可能在銷量上面還會有一些下降,甚至在某些方面持平。但是從銷售營業額和我們平均單價的角度還會持續增長。這也可能會成為PC市場一個比較長期的現象。

蘭奇的總結,其實已經在市場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不管是前兩年爆發性增長的遊戲筆記本,還是2016~2017年,特別是2017年快速增長的輕薄型筆記本,它們都呈現出比過往普通筆記本產品更高的配置、更好的設計與更高的售價這樣的特點,當然,這還包括“生產力工具”代言人的ThinkPad產品線。作為整個聯想業務的主要構成部分,順應這樣的市場變化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所以,蘭奇也表示未來會在生產力工具、遊戲和輕薄三個領域繼續發力。

同時,他也說未來會有兩個趨勢會直接影響到PC的發展,第一個就是可變形可折疊的螢幕,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定義和使用體驗的變化,第二就是5G,隨時連接會變得非常重要。到這裡,我們自然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採用驍龍平臺的Miix 630會在CES上高調發佈,雖然從性能上,它還不能與傳統Intel和AMD平臺的晶片叫板,但在連接與續航這兩個方面,驍龍平臺卻是有著天生的優勢,而且還會對於產品造型帶來更多的新元素,這也會成為相當多顏值優先的消費者下手的主要推力。

談到PC之外的熱點,蘭奇很自然地提到了現在聯想的相關新品。他說,PC與智慧設備之間是互聯互通在一起,一起工作的。除了這次發佈採用Google Daydream技術的新品(Lenovo Mirage Solo)之外,蘭奇認為AR領域除了消費的機會以外,在商用會有更多的機會,特別是在一些建築、零售、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應用。聯想在AR領域不管是消費還是商用都是同時投資,而且可能在AR下一步就是人工智慧,聯想也會投資和佈局很多。

從蘭奇的採訪可以看出,應該是所以的PC廠商都已經認可這個市場整體銷量下滑是一個無法避免的趨勢——畢竟有太多的使用場景已經被智慧手機佔據,但是PC用戶整體卻在進行著進階與升級:以PC作為生產力工具的用戶,不管是個人使用者還是行業客戶,對於PC的連線性、體驗、外觀等提出了比過往更高的要求;以PC作為娛樂工具的用戶,絕大多數的需求都是來自於遊戲,對於性能、穩定性的要求更高;除了這些用戶之外,還有很多的使用場景,會被XR類的設備所取代;而其他一些輕量化但對交互要求更高的使用場景,則會由智慧音箱+智慧螢幕+人工智慧語音助手來承擔,甚至未來PC的部分使用,也會由語音助手來完成啟動。

因此,PC也需求即時線上……更是用戶應用需求和應用場景的多樣化,使得傳統的PC廠商,必須甚至不得不圍繞著這些新的需求,來定義更多類型的產品。這也大致也就明確解釋了聯想近些時候提得非常多的三波戰略中的第三波:設備+雲。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標杆級別的廠商:蘋果。2001年10月23日,蘋果推出了第一代iPod,當時的它就是以Mac電腦的附件身份發佈的,為用戶提供了全新的使用場景,等到2003年4月28日iTunes線上商店的開通,結合iPod的不斷更新,徹底打開了蘋果這一波上升通道的大門。

等到2007年第一代iPhone發佈,蘋果風潮更是變得無法阻擋,到現在,iPhone+Mac+iPad+Apple Watch+Apple TV等所有產品構成的蘋果使用者使用場景閉環,是每個廠商都希望能達到的高度。而在PC領域,從2017年開始,再到2018年,也開始加速打造這樣的使用者使用場景鏈條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就讓CES變得“無聊”起來了,因為過往的傳統大廠,只需要更新一下主機,就能打造出受萬人矚目的焦點來,但現在用戶的使用場景變得越來越碎片化,要營造出這樣的效應就變得越來越難。到了2018年,我有理由相信就算是如日中天的智慧手機,也會受到這樣的影響,被分化掉不少的注意力。

比如2017年IFA上聯想推出的Mirage星戰AR套裝,到現在出貨量已經超過了40萬台,而同期,全球AR產品的總出貨量,也不過區區45萬台,近9成的份額被聯想一款產品吃下,這對於聯想的新戰略來說,絕對是一款有著里程碑意義的產品。到這裡,我們自然也能理解為什麼今年CES聯想對於新品發佈會有如此強烈的傾向性了。

寫在最後

其實看看現在的消費電子行業,也頗有一些互聯網發展歷程的縮影:早期大量的流量被網站把持——這可以視作主機時代;App出現之後,各家網站的入口被它們嚴重瓜分——這可以視作智慧手機的出現;而現在,App單純對於流量的帶動已經有限,但是對於很多線下行業,用互聯網為之賦能,就帶來各種各樣全新的應用場景,即“互聯網+”——這就可以視為現在與未來很長時間,消費電子硬體設備的發展路徑。

而聯想在本屆CES 2018上的表現,已經非常明顯的顯示出這樣的特徵:當各種各樣的設備,都具備自己強大的運算能力,且能夠依賴雲服務與連接,實現或是滿足用戶更多的使用場景,那麼,多類型終端戰略將勢在必行——記住,這不是很多人口中的不務正業,這就是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