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有微信,為啥“知心姐姐”還要堅持寫信?鴻雁傳書,補上親情的拼圖

昨天, 她們又寄出了一封給幫教對象的信, 3張A4紙, 寫滿了對幫教物件的勉勵。

這是一個盜竊案件。

小麗這個年紀本來應該坐在高中的教室為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而努力, 但她並沒有上學, 而是初中畢業之後, 就外出打工。 可是, 她根本沒有正式的工作, 只是偶爾幫朋友在網上賣一些東西, 經常有上頓沒下頓的。

檢察官通過社會調查, 發現了很多小麗成長環境中存在的問題。

小麗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 父母在她不到3歲時離異。 小麗起初跟父親生活, 但由於父親沒有能力撫養, 小麗便又跟著母親生活。

母親再婚後, 她就跟著母親和繼父生活。 後來, 小麗因為覺得委屈, 轉而和外婆一起生活。

家庭的不幸福, 對小麗幼小的心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看到同學都有幸福的家庭, 想到自己被推來推去, 沒人心疼、沒人照顧, 我覺得自己是多餘的人, 沒有人喜歡……”小麗的這種心理, 造成了她敏感、多疑、自卑、不合群的性格, 她總覺得, 別人以異樣的目光看她。

在這種壓抑的心境下, 小小年紀的她竟想過自殺, 並真的服過農藥。

渾渾噩噩中, 小麗讀完了初中, 之後就不再上學。 2015年, 小麗一個人到杭州打工, 過早地走進了社會。 沒有固定的工作, 生活就成了問題, 在各種環境刺激下, 她漸漸地會“玩”了。 結果, 面對困境中出現的“機會”, 她偷了別人的手機,

成了犯罪嫌疑人。

對於盜竊行為, 小麗是有深刻反省的, 她知道是家庭的原因, 使自己的性格和人生發展軌跡都變了, 但根本原因還是沒有自我堅守住底線。 在和檢察官交流時, 她寫下了6頁的“悔過書”。

檢察官與小麗的監護人溝通過, 監護人願意對小麗加強監管和教育。 考慮到小麗是未成年人, 系初犯, 又能認罪悔罪, 且有監管和幫教條件, 檢察院對其作出了不起訴的決定。

兩位未檢科的女檢察官還決定, 一定要幫助她彌補上情感缺失, 願意當她的知心姐姐。

“希望這些書信能夠匯成她心中的一本書, 指引她未來生活的方向, 溫暖她的人生。 ”西湖檢察院的檢察官表示, 將敦促監護人多照顧小麗, 讓她體會到家的溫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