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腳氣病的現代臨床意義探析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瞭解更多”, 體驗【神黃名醫館】, 體驗線上問診、智慧自診、中醫百科、線上購藥

摘要:中醫腳氣病在經歷了對西醫疾病體系的比附之後,

一直以來均以“維生素B1缺乏”作為病因認識及治療依據, 從而使得中醫疾病體系中的一類重要疾病——腳氣得不到應有的地位和認識, 直接影響到了對古代中醫實踐的繼承和發展, 也同時影響到了對現代疾病的中醫治療的思路拓展。 文章從腳氣的發病、病因、證治特色出發, 突破前人的認識藩籬, 從現代疾病體系中尋找和中醫腳氣病相符合的疾病可能, 為繼承腳氣病的中醫治療, 發展中醫在感染、急腹症、風濕性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代謝及營養疾病等一系列疾病中的治療思路, 提供啟示。

自近現代以來, 中國學者對傳統中醫疾病中“腳氣”一病的病因, 多依西方醫家的經驗及邏輯解讀為“食用精製大米缺乏維生素B1”所致,

進而全然不顧傳統文獻中對該病豐富的症候觀察和診治方法記錄, 而把“腳氣”歸到了營養性疾病中, 以符合“國際的常識”。 但是, 經過廖育群從親身經歷、社會認知度、一般流行病學統計、社會學資料及歷史發展等方面的考證可以得知, 此病僅僅在南朝晉宋時期至唐代處於高發狀態, 大米種植及食用更加發達的宋代及以後反不多見, 解放後的重體力勞動者中也少出現, 近代以來僅在二戰前後及難民中較高發。 這就從事實反證了以上病因說的牽強。 我們說要對中醫進行繼承和發展, 但是在中醫大的概念或框架之下, 從不同的疾病譜、學術背景、思維方法等來看, 就有現代中醫、民國中醫、明清中醫、宋元中醫和漢唐中醫之分,
我們如果用後代的中醫理念(甚至是西方生產條件及方式下產生的經驗標準)來理解前代的中醫實踐, 往往會使中醫學術“縮水”, 在不知不覺中“丟棄”很多有價值的內容, 對中醫實踐而言就會造成很大的缺憾。 本文即以腳氣證治記載比較集中的《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中世著作(以下引文均從二書歸納之)來進一步分析“腳氣”病在當代的臨床意義。

腳氣的中醫認識及病因假說

1. 腳氣的發病及症候 從隋唐方書記載來看, 腳氣“自永嘉南渡, 衣纓士人多有遭者”(《千金要方》), 至唐朝以後漸遍佈於全國。 最初多以“風毒”稱之, 有變化多端, 發作迅猛, 為害劇烈之義。 初“多不令人即覺, 會因他病, 一度乃始發動”, “或見食嘔吐、憎聞食臭, 或有腹痛下痢, 或大小便秘澀不通, 或胸中沖悸, 不欲見光明, 或精神昏聵, 或喜迷忘、語言錯亂, 或壯熱頭痛, 或身體酷冷疼煩, 或覺轉筋, 或腳脛腫, 或不腫, 或䏶腿頑痹, 或時縱緩不隨, 或複百節攣急, 或小腹不仁(腳多不腫, 三五日後嘔,

多死)”“或婦人產後熱悶掣縱, 驚悸心煩, 嘔吐氣上;又但覺臍下冷痛, 愊愊然不快, 兼小便淋瀝, 不同生平”;“入腹, 腳或腫或不腫, 胸脅逆滿, 氣上肩息, 速死。 或氣上喘, 心下急, 出汗, 脈短促而數, 嘔不止, 死”, “不療或數日死, 或十日死, 或得便不識人, 或發黃, 或發斑, 或目赤, 或下部穿爛, 或腿膝穿漏者, 此最急”。 而《千金翼方》以“榖白皮粥防之”作為一貫以來中國早於西方認識的證據更廣為人知。 此外還有“許仁則腳氣”等。 其特徵除以上症候所體現外還有春夏多發, 可遷延一年至數十年;不當多服補藥;易誤為乳石發動;始發有如傷寒、天行溫病、瘧;始病無異常, 唯腳屈弱不伸;瘦人易治, 肥白難治;有風毒尚相注易病人等。 症狀總的來看, 包括:①嘔吐、腹痛、下痢、二便不通、少腹不仁等腹部症狀;②胸中悸、心悶等胸部症狀;③精神症狀;④腳腫或不腫等浮腫症狀;⑤腿、關節疼、攣、軟、不隨等神經-肌肉、關節症狀;⑥皮膚感覺異常等神經異常;⑦惡寒壯熱、黃疸、發斑、潰爛等幾類, 基本上提示了此病發病涉及的部位。但是如果順著方書的治症治方來一一分析考量,則會發現風毒腳氣篇的證治有相對發展變化過程清晰、症狀先後次第、兼雜呈現腳氣病的全貌者,也有只具備腳氣症狀之一部分者,包括從上文來看產褥期感染所致的神經症也會被歸入本病,甚至僅僅只是因為速死或者反復發作而歸於腳氣者,可知其中涵蓋神經性疾病或症狀的繁雜度。另有部分篇幅記載的疾病和風濕、中風、瘴氣、屍厥、飛屍遁注等基本沒有區別,故孫思邈有“以腳氣方治中風尤良”的感慨。

2. 腳氣病的病因假說 應該說腳氣的症狀記載

和維生素B1缺乏導致的“腳氣”很相似,裡面毫無疑問的包含著這種病因,但是或許更多的原因卻不是維生素B1缺乏所致。從飲食來講,唐代人們的主食是“餅”,其次才是“飯”,尤其是“胡風胡食”的延續(以乳、酪、麥、椒等為主),成為當時的一大飲食特色;一般百姓以“鹽茶粟飯”等粗糧為主食,各種醃制及醬酢反較多食;而唐代引進的蔗糖、葡萄酒等卻必為官宦士夫所重,加上上流社會重視的“吃茶(加鹽)”,以及逐漸成熟的“炒菜”法,使得飲食中以吃菜補充了吃飯,都體現了當時飲食的豐富,基本上難以出現近代以來維生素B1缺乏的“腳氣病”,反倒是新發現的“在城市化和工業化國家中,長期嗜酒會妨礙腸道內硫胺素的吸收及貯存、利用”以及“腳氣高發的泰國東北部和老撾很少食用水果、蔬菜、肉類,並多食發酵的生魚醬”等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的視角。飲食的乳酪、鹽、糖、酒的驟然增多必然使此時的疾病呈現出一種有別於前代後世的風貌。另外,隋唐時期處於中國氣候變遷中的“第三個溫暖期”,四川、嶺南兩廣、雲貴、福建、南海、臺灣等地仍有大量的熱帶、亞熱帶雨林,許多生物遠較後世豐富,像麋鹿、犀牛、大象等在中原還存有,瘴氣廣布,這種適宜於微生物繁殖的環境和氣候大大增加了感染性疾病出現的幾率。第三是廖育群提出的南北朝至隋唐時期道教和“外丹術”的興盛,鉛、砷中毒導致的絞痛型、癱瘓型、腦型情況和腳氣的見症非常的相似,而當時之人不能明白其中的聯繫反以為他病所致,這顯然也是一個重要的病因可能[1]。綜合氣候飲食的原因,風寒濕毒、藥毒、飲食痞結癥瘕、鹽酒過度均會導致外邪酷烈、易感性增加,內環境失衡、氣血厥逆等。

中醫腳氣病的現代臨床意義

1. 中醫腳氣病和現代疾病體系中疾病的相似性在金元乃至明代以思維工具為主要方法論來整合、解釋、指導中醫實踐之前,漢唐的醫家們一直遵循著“觀察”“總結”這一樸素的研究方法,其對症狀的出現、疾病的發展變化、治療的效否均是從“實證”的角度出發的,所以雖然中醫理論對病因有符合自身理論內涵的解釋,但是單從症狀表現來講,其對疾病症狀的觀察、記載和現代對疾病的觀察、記錄是毫無二致的。故而,拋開病因和治療不講,我們完全可以從諸如《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著作的描述中來尋找和現代認知相一致的疾病表徵,進而推測中醫腳氣病更有可能是一種或一些什麼樣的病。比如,脊髓灰質炎之前有外感期,食欲不佳,嘔吐、腹痛、便秘、腹瀉,3-4天后痊癒,再2-10天后出現癱瘓,先從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開始,先有短暫的肌力減弱,之後發生各種癱瘓,口眼歪斜、吞咽困難,呼吸中樞損害,呼吸迴圈衰竭,之後有長時間的恢復期(近代以前兒童的出生病死率均高,不容易體現該病,但現代發現成年人的發病逐漸增多,古代未必不然)。許多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以及脊神經疾病、神經-肌肉疾病均可以產生相似類症。又如,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出現的嘔吐、腹脹痛瀉,下肢癱、四肢麻痹,急性者速死;以及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低鉀(厭食、嘔吐、腹瀉),高血壓,神經-肌肉綜合征(初期感覺異常、蟻走、肌肉隱痛,繼以弛緩性癱瘓,呈反復發作),繼發腎盂腎炎、尿路感染,發生心率失常為表現。還有嗜鉻細胞瘤、甲減、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各種急性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喘促胸悶、腹痛、腳腫)都有較高程度的符合腳氣的病症特徵;在外感疾病之後出現電解質紊亂而出現肌力異常及心律失常(沖心悶欲死)也是非常常見並且與之相符的。但是因為腳氣中包括了許多單一症狀的疾病,所以如痛風、風濕熱、類風濕、紅斑狼瘡、高血壓、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代謝性、內分泌疾病中都多易出現此類症狀並可能符合使用腳氣病的方藥。至於還有一些比如以腹痛、嘔吐、腳攣急不伸、速死而歸類於腳氣的疾病,更可能的是急腹症(包括黃疸),那種以幾月、幾年、數十年復發而腹痛者就更像泌尿系結石的腎絞痛了。所以總的來看,①沖心者多為電解質紊亂、心律失常,與甲狀腺疾病、肌炎、週期性麻痹、肌無力、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等屬於一類,為“精氣”分佈異常或因病損失的情況;②類中風型的較重,發展較速,如脊髓灰質炎、神經感染、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均可導致死亡,多屬外感所致疾病的一類;③以腹部疼痛,速死為主要表現的一類,多為急腹症(只是這一類在述症中多有,但在方治中反少列,比重不大);④以各種原因導致衰竭為表現,屬於因實致虛的一類。西醫對這些病的治療可以開拓中醫治療的思路,而漢唐中醫對腳氣的治療同樣可以拓寬現代中醫對現代疾病的治療思路,增加治法。而其時代的治法——“不以(單)補”同樣是明清而後中醫所忽視的——通過“通陽解結”來調節氣血的分佈,而不以“虛”的表像為治療目的,更為近代以來所忽視。

2. 中醫腳氣病的治療特點 漢唐以前的中醫制

方從大的方面來講分“通”“補”兩途,而又互相包容。通者以“辛溫”通陽為主,輔以苦味斂降去熱,辛寒去結散熱,鹹味散結軟堅,酸味助分泌或排泄,其中又有大小方之設,如《千金方》強調的“重複用藥,藥乃有力”於大病重症,除倍用疊用藥性相同、藥效部位略異的藥物外,再輔以甘味補益之品是為“大方”,其它一般疾病仍然是“經方”特色,短小精悍。而補者則是以“甘溫甘寒”為主,據病情的兼雜輔以辛溫、辛苦、辛鹹、酸鹹等藥品以針對因虛致實的局部症狀,而大方則多以丸、酒之劑應之。所以彼時的治療虛實是在“轉化之間”體現的,遠沒有後世那麼“涇渭分明”“非此即彼”,藥物的五味也是有機的分類和結合的,沒有後世那種僅以藥物某一方面的功效而僵化的分為五藏補瀉、經絡虛實,從而使藥物之用固化。所以,在漢唐方書中,許多疾病的治法看上去完全體現著“異病同治”的面貌,比如咳嗽、中風、腳氣等,其制方的架構和用藥基本是一致的:以通為主。即如《黃帝內經》所言“內不得通,外不得泄”,以明“鬱結”的病理:結滯方生熱,“結點”以內之氣血少至而虛,外之氣血鬱積而實,欲鬱結通則需“勻虛實”“一寒熱”;二者相持則錯雜;外鬱結重而內乏生新,則症雖虛寒而實當從泄實治之;若因外鬱之重而內之濁陰凝結則雖有熱象反當大辛溫以通之;遷延者又有積熱熱壅灼血腐肉、積寒陰凝津涸坼裂的後續變化。故腳氣病的治法特點依然不出此原則之外。大體分兩種情況:一是以“續命類方”為主體,辛苦相兼,辛溫藥味如桂枝、附片、細辛、川芎、防風、獨活、川椒、乾薑、蘇梗等;苦味如麻黃、杏仁、黃芩、黃連、苦參、白術、芍藥、牛膝、秦艽、升麻、射干之類;辛寒如石膏、磁石、葛根、竹瀝、防己之類;鹹味如大黃、芒硝、鱉甲、旋複花、羚羊角、犀角等;甘味如柏子仁、黃芪、地黃、山藥、石斛、麥冬之類。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方中多夾雜“升麻鱉甲湯”的治法,是與中風治法的不同處。二是腹痛,腹中堅急一類,除續命湯類方可治外,別有溫下之法,多以承氣加吳茱萸、川椒甚則烏梅丸意一類,或者當歸四逆東加承氣之類,現代有醫家用大黃附子細辛湯治泌尿系結石腎絞痛,實良有以也。還有一些雜法跟後世的“腳氣水腫”就很相似了,即檳榔、木瓜、豆豉、吳萸之類。

驗案舉隅

根據此治療思路筆者治療了一些諸如鉤端螺旋體病、難以緩解的泌尿系結石性腎絞痛、腦瘤術後、痛風、高血壓等疾病均有效驗,現略舉例如下。

案1 患者某,男,46歲,2015年1月中旬以低熱不退,頸腫,咽痛,喘促憋氣,大便不爽,身體疼痛,下肢無力,舌紅苔膩,脈浮滑數入院,經檢查後西醫診斷為“亞甲炎伴甲亢、甲狀腺結節”,患者拒絕內分泌科會診後建議的激素療法,選擇口服中藥治療。中醫診斷為“濕溫”,患者發熱、頸腫、咽痛、喘促憋悶、脈浮滑數提示正邪相持,鬱結生熱;大便不爽,舌苔厚膩提示滑脈為濕邪內蘊;氣機郁於上而經輸不利、下焦不通故身疼、腿軟。予解表開鬱、化濕除熱,以三仁湯和麻杏苡甘湯:杏仁15g,白豆蔻(後下)15g,薏苡仁15g,厚樸15g,姜半夏15g,通草15g,麻黃15g,生石膏60g,茵陳15g,炙甘草10g,免煎顆粒5劑後,患者發熱、咽痛、身痛緩解,頸腫,喘促如有氣上沖,脈滑實有力未除;考慮雖濕邪漸化但鬱結不解,氣血津液凝滯,故以續命湯意倍石膏加半夏厚朴湯、遠志、升降散治甲狀腺結節及甲亢:麻黃15g,黃芩15g,杏仁15g,厚樸15g,姜半夏15g,蘇子30g,茯苓15g,遠志15g,僵蠶15g,蟬蛻15g,大黃10g,附片15g,白芍15g,生石膏90g,炙甘草15g,免煎顆粒,14劑,每日3次開水沖服,服至喘促沖氣緩解,脈搏變緩,大便通暢後複查示甲亢緩解,患者轉為甲減,出現身腫、肢軟、怕冷等症,又以原方減石膏為30g,並加黃芪60g,當歸30g,增附片至30g繼服14劑,之後間斷服用末次方,前後共歷時半年,症狀及理化檢查正常,甲狀腺結節肉眼不可見,至今隨訪身體健康。

案2 患者某,女,74歲,2014年6月下旬因突然腰腿劇烈疼痛,不能直立、轉側,下肢無力,四肢關節疼痛來門診就診,經檢查為“腰椎間盤膨出症”,查舌象正常,脈弦緊,中醫診為腰痛,寒氣凝滯,陽氣不通、肺氣不利,當以通利陽氣,去鬱除滯,故予麻黃15g,桂枝15g,杏仁15g,防風30g,防己15g,黃芩15g,附片15g,當歸15g,白術15g,川芎15g,炙甘草10g,3劑自行煎服,每日3次,飯前服用200mL,並仿腳氣治法,于方中加入前胡15g,白前15g,百部15g等利肺之品,亦符合《黃帝內經》“肺主治節”之說,後1劑諸痛減,又2劑而除,加續斷、杜仲等5劑以鞏固治療。

討論

誠然,現代的大部分中醫因為診療範圍的收縮,許多疾病已經失去了診治的機會,這除了被動的原因之外,主觀上被發端於明清,確立於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中醫理法方藥模型所固化,很大程度上束縛了醫者的思維,束縛了對藥物的理解,束縛了對虛實流變的認識體會。所以,我們在希望盡力抓住現代疾病診療的機會並擴大中醫治療陣地的同時,要先突破既有的觀念束縛,突破後代視角對前代的解讀,擴大對傳統的、不同時期的中醫學術的再認識,以有利於臨證實踐,有利於繼承發展。腳氣病的豐富證治也是如此。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瞭解更多”,體驗【神黃名醫館】,體驗線上問診、智慧自診、中醫百科、線上購藥

基本上提示了此病發病涉及的部位。但是如果順著方書的治症治方來一一分析考量,則會發現風毒腳氣篇的證治有相對發展變化過程清晰、症狀先後次第、兼雜呈現腳氣病的全貌者,也有只具備腳氣症狀之一部分者,包括從上文來看產褥期感染所致的神經症也會被歸入本病,甚至僅僅只是因為速死或者反復發作而歸於腳氣者,可知其中涵蓋神經性疾病或症狀的繁雜度。另有部分篇幅記載的疾病和風濕、中風、瘴氣、屍厥、飛屍遁注等基本沒有區別,故孫思邈有“以腳氣方治中風尤良”的感慨。

2. 腳氣病的病因假說 應該說腳氣的症狀記載

和維生素B1缺乏導致的“腳氣”很相似,裡面毫無疑問的包含著這種病因,但是或許更多的原因卻不是維生素B1缺乏所致。從飲食來講,唐代人們的主食是“餅”,其次才是“飯”,尤其是“胡風胡食”的延續(以乳、酪、麥、椒等為主),成為當時的一大飲食特色;一般百姓以“鹽茶粟飯”等粗糧為主食,各種醃制及醬酢反較多食;而唐代引進的蔗糖、葡萄酒等卻必為官宦士夫所重,加上上流社會重視的“吃茶(加鹽)”,以及逐漸成熟的“炒菜”法,使得飲食中以吃菜補充了吃飯,都體現了當時飲食的豐富,基本上難以出現近代以來維生素B1缺乏的“腳氣病”,反倒是新發現的“在城市化和工業化國家中,長期嗜酒會妨礙腸道內硫胺素的吸收及貯存、利用”以及“腳氣高發的泰國東北部和老撾很少食用水果、蔬菜、肉類,並多食發酵的生魚醬”等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的視角。飲食的乳酪、鹽、糖、酒的驟然增多必然使此時的疾病呈現出一種有別於前代後世的風貌。另外,隋唐時期處於中國氣候變遷中的“第三個溫暖期”,四川、嶺南兩廣、雲貴、福建、南海、臺灣等地仍有大量的熱帶、亞熱帶雨林,許多生物遠較後世豐富,像麋鹿、犀牛、大象等在中原還存有,瘴氣廣布,這種適宜於微生物繁殖的環境和氣候大大增加了感染性疾病出現的幾率。第三是廖育群提出的南北朝至隋唐時期道教和“外丹術”的興盛,鉛、砷中毒導致的絞痛型、癱瘓型、腦型情況和腳氣的見症非常的相似,而當時之人不能明白其中的聯繫反以為他病所致,這顯然也是一個重要的病因可能[1]。綜合氣候飲食的原因,風寒濕毒、藥毒、飲食痞結癥瘕、鹽酒過度均會導致外邪酷烈、易感性增加,內環境失衡、氣血厥逆等。

中醫腳氣病的現代臨床意義

1. 中醫腳氣病和現代疾病體系中疾病的相似性在金元乃至明代以思維工具為主要方法論來整合、解釋、指導中醫實踐之前,漢唐的醫家們一直遵循著“觀察”“總結”這一樸素的研究方法,其對症狀的出現、疾病的發展變化、治療的效否均是從“實證”的角度出發的,所以雖然中醫理論對病因有符合自身理論內涵的解釋,但是單從症狀表現來講,其對疾病症狀的觀察、記載和現代對疾病的觀察、記錄是毫無二致的。故而,拋開病因和治療不講,我們完全可以從諸如《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著作的描述中來尋找和現代認知相一致的疾病表徵,進而推測中醫腳氣病更有可能是一種或一些什麼樣的病。比如,脊髓灰質炎之前有外感期,食欲不佳,嘔吐、腹痛、便秘、腹瀉,3-4天后痊癒,再2-10天后出現癱瘓,先從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開始,先有短暫的肌力減弱,之後發生各種癱瘓,口眼歪斜、吞咽困難,呼吸中樞損害,呼吸迴圈衰竭,之後有長時間的恢復期(近代以前兒童的出生病死率均高,不容易體現該病,但現代發現成年人的發病逐漸增多,古代未必不然)。許多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以及脊神經疾病、神經-肌肉疾病均可以產生相似類症。又如,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出現的嘔吐、腹脹痛瀉,下肢癱、四肢麻痹,急性者速死;以及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低鉀(厭食、嘔吐、腹瀉),高血壓,神經-肌肉綜合征(初期感覺異常、蟻走、肌肉隱痛,繼以弛緩性癱瘓,呈反復發作),繼發腎盂腎炎、尿路感染,發生心率失常為表現。還有嗜鉻細胞瘤、甲減、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各種急性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喘促胸悶、腹痛、腳腫)都有較高程度的符合腳氣的病症特徵;在外感疾病之後出現電解質紊亂而出現肌力異常及心律失常(沖心悶欲死)也是非常常見並且與之相符的。但是因為腳氣中包括了許多單一症狀的疾病,所以如痛風、風濕熱、類風濕、紅斑狼瘡、高血壓、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代謝性、內分泌疾病中都多易出現此類症狀並可能符合使用腳氣病的方藥。至於還有一些比如以腹痛、嘔吐、腳攣急不伸、速死而歸類於腳氣的疾病,更可能的是急腹症(包括黃疸),那種以幾月、幾年、數十年復發而腹痛者就更像泌尿系結石的腎絞痛了。所以總的來看,①沖心者多為電解質紊亂、心律失常,與甲狀腺疾病、肌炎、週期性麻痹、肌無力、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等屬於一類,為“精氣”分佈異常或因病損失的情況;②類中風型的較重,發展較速,如脊髓灰質炎、神經感染、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均可導致死亡,多屬外感所致疾病的一類;③以腹部疼痛,速死為主要表現的一類,多為急腹症(只是這一類在述症中多有,但在方治中反少列,比重不大);④以各種原因導致衰竭為表現,屬於因實致虛的一類。西醫對這些病的治療可以開拓中醫治療的思路,而漢唐中醫對腳氣的治療同樣可以拓寬現代中醫對現代疾病的治療思路,增加治法。而其時代的治法——“不以(單)補”同樣是明清而後中醫所忽視的——通過“通陽解結”來調節氣血的分佈,而不以“虛”的表像為治療目的,更為近代以來所忽視。

2. 中醫腳氣病的治療特點 漢唐以前的中醫制

方從大的方面來講分“通”“補”兩途,而又互相包容。通者以“辛溫”通陽為主,輔以苦味斂降去熱,辛寒去結散熱,鹹味散結軟堅,酸味助分泌或排泄,其中又有大小方之設,如《千金方》強調的“重複用藥,藥乃有力”於大病重症,除倍用疊用藥性相同、藥效部位略異的藥物外,再輔以甘味補益之品是為“大方”,其它一般疾病仍然是“經方”特色,短小精悍。而補者則是以“甘溫甘寒”為主,據病情的兼雜輔以辛溫、辛苦、辛鹹、酸鹹等藥品以針對因虛致實的局部症狀,而大方則多以丸、酒之劑應之。所以彼時的治療虛實是在“轉化之間”體現的,遠沒有後世那麼“涇渭分明”“非此即彼”,藥物的五味也是有機的分類和結合的,沒有後世那種僅以藥物某一方面的功效而僵化的分為五藏補瀉、經絡虛實,從而使藥物之用固化。所以,在漢唐方書中,許多疾病的治法看上去完全體現著“異病同治”的面貌,比如咳嗽、中風、腳氣等,其制方的架構和用藥基本是一致的:以通為主。即如《黃帝內經》所言“內不得通,外不得泄”,以明“鬱結”的病理:結滯方生熱,“結點”以內之氣血少至而虛,外之氣血鬱積而實,欲鬱結通則需“勻虛實”“一寒熱”;二者相持則錯雜;外鬱結重而內乏生新,則症雖虛寒而實當從泄實治之;若因外鬱之重而內之濁陰凝結則雖有熱象反當大辛溫以通之;遷延者又有積熱熱壅灼血腐肉、積寒陰凝津涸坼裂的後續變化。故腳氣病的治法特點依然不出此原則之外。大體分兩種情況:一是以“續命類方”為主體,辛苦相兼,辛溫藥味如桂枝、附片、細辛、川芎、防風、獨活、川椒、乾薑、蘇梗等;苦味如麻黃、杏仁、黃芩、黃連、苦參、白術、芍藥、牛膝、秦艽、升麻、射干之類;辛寒如石膏、磁石、葛根、竹瀝、防己之類;鹹味如大黃、芒硝、鱉甲、旋複花、羚羊角、犀角等;甘味如柏子仁、黃芪、地黃、山藥、石斛、麥冬之類。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方中多夾雜“升麻鱉甲湯”的治法,是與中風治法的不同處。二是腹痛,腹中堅急一類,除續命湯類方可治外,別有溫下之法,多以承氣加吳茱萸、川椒甚則烏梅丸意一類,或者當歸四逆東加承氣之類,現代有醫家用大黃附子細辛湯治泌尿系結石腎絞痛,實良有以也。還有一些雜法跟後世的“腳氣水腫”就很相似了,即檳榔、木瓜、豆豉、吳萸之類。

驗案舉隅

根據此治療思路筆者治療了一些諸如鉤端螺旋體病、難以緩解的泌尿系結石性腎絞痛、腦瘤術後、痛風、高血壓等疾病均有效驗,現略舉例如下。

案1 患者某,男,46歲,2015年1月中旬以低熱不退,頸腫,咽痛,喘促憋氣,大便不爽,身體疼痛,下肢無力,舌紅苔膩,脈浮滑數入院,經檢查後西醫診斷為“亞甲炎伴甲亢、甲狀腺結節”,患者拒絕內分泌科會診後建議的激素療法,選擇口服中藥治療。中醫診斷為“濕溫”,患者發熱、頸腫、咽痛、喘促憋悶、脈浮滑數提示正邪相持,鬱結生熱;大便不爽,舌苔厚膩提示滑脈為濕邪內蘊;氣機郁於上而經輸不利、下焦不通故身疼、腿軟。予解表開鬱、化濕除熱,以三仁湯和麻杏苡甘湯:杏仁15g,白豆蔻(後下)15g,薏苡仁15g,厚樸15g,姜半夏15g,通草15g,麻黃15g,生石膏60g,茵陳15g,炙甘草10g,免煎顆粒5劑後,患者發熱、咽痛、身痛緩解,頸腫,喘促如有氣上沖,脈滑實有力未除;考慮雖濕邪漸化但鬱結不解,氣血津液凝滯,故以續命湯意倍石膏加半夏厚朴湯、遠志、升降散治甲狀腺結節及甲亢:麻黃15g,黃芩15g,杏仁15g,厚樸15g,姜半夏15g,蘇子30g,茯苓15g,遠志15g,僵蠶15g,蟬蛻15g,大黃10g,附片15g,白芍15g,生石膏90g,炙甘草15g,免煎顆粒,14劑,每日3次開水沖服,服至喘促沖氣緩解,脈搏變緩,大便通暢後複查示甲亢緩解,患者轉為甲減,出現身腫、肢軟、怕冷等症,又以原方減石膏為30g,並加黃芪60g,當歸30g,增附片至30g繼服14劑,之後間斷服用末次方,前後共歷時半年,症狀及理化檢查正常,甲狀腺結節肉眼不可見,至今隨訪身體健康。

案2 患者某,女,74歲,2014年6月下旬因突然腰腿劇烈疼痛,不能直立、轉側,下肢無力,四肢關節疼痛來門診就診,經檢查為“腰椎間盤膨出症”,查舌象正常,脈弦緊,中醫診為腰痛,寒氣凝滯,陽氣不通、肺氣不利,當以通利陽氣,去鬱除滯,故予麻黃15g,桂枝15g,杏仁15g,防風30g,防己15g,黃芩15g,附片15g,當歸15g,白術15g,川芎15g,炙甘草10g,3劑自行煎服,每日3次,飯前服用200mL,並仿腳氣治法,于方中加入前胡15g,白前15g,百部15g等利肺之品,亦符合《黃帝內經》“肺主治節”之說,後1劑諸痛減,又2劑而除,加續斷、杜仲等5劑以鞏固治療。

討論

誠然,現代的大部分中醫因為診療範圍的收縮,許多疾病已經失去了診治的機會,這除了被動的原因之外,主觀上被發端於明清,確立於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中醫理法方藥模型所固化,很大程度上束縛了醫者的思維,束縛了對藥物的理解,束縛了對虛實流變的認識體會。所以,我們在希望盡力抓住現代疾病診療的機會並擴大中醫治療陣地的同時,要先突破既有的觀念束縛,突破後代視角對前代的解讀,擴大對傳統的、不同時期的中醫學術的再認識,以有利於臨證實踐,有利於繼承發展。腳氣病的豐富證治也是如此。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瞭解更多”,體驗【神黃名醫館】,體驗線上問診、智慧自診、中醫百科、線上購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