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漢中:綠水青山就是致富“靠山”

說起陝南, 很多人的話語裡總少不了窮鄉僻壤、山大溝深這樣的詞彙。 然而現在, 這裡早已今非昔比。 農業科技的創新、農村體制機制的改革、農民生活的持續改善, 讓秦巴山區逐步擺脫了過去落後的面貌, 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作為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傳統農業種植區、秦巴山區脫貧攻堅核心區的漢中市, 素有“生物資源寶庫”之稱, 被譽為“地球上同緯度生態最好的地方”之一, 是水稻、油菜等亞熱帶農作物的適生優生高產區, 也是陝西乃至西北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剛剛過去的2017年, 漢中市系統謀劃,

縱深推進, 形成了齊心合力抓脫貧的良好態勢, 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好生態催生好產業

在從西安前往漢中的路途上, 無論是搭乘高鐵還是汽車, 洋縣都是很容易讓人記住的地方。 經過長時間的翻山越嶺之後, 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原。

不同于關中平原上冬日裡的土黃色主調, 這片平原即便是在最寒冷的冬季, 也可望見覆蓋在大地上的一抹淺淺的綠色。

這裡就是洋縣, 穿越了中國南北分界線的秦嶺之後, 看到的最北的南方。 這裡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氣候溫和濕潤。 2013年11月, 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洋縣籌建“全國朱鹮生態保護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2017年冬至, 在洋縣有機產業示範區一家名為洋縣康原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廠房內, 看到的是繁忙有序的生產場景。 在廠房後面數百平方米的院子裡, 幾名工人正在將粉條小心翼翼地晾曬在竹竿上。

據公司負責人常紅柱介紹, 他們是一家集有機薯類種植、研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民營科技企業。

企業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形式, 在洋縣槐樹關鎮和龍亭鎮建設薯類種植基地3755畝, 年產鮮薯1萬餘噸。 擁有有機薯類澱粉及澱粉製品生產線各1條, 年產薯類深加工系列產品2000噸。 這也是一家西北規模較大、設備和工藝技術先進、取得有機認證的薯類生產企業。

聽常紅柱滔滔不絕地介紹薯類粉條, 很少有人想到他曾從事過10多年的運輸業。 在外打拼的日子裡, 常紅柱總是思考著如何在家鄉洋縣找到致富專案, 帶領父老鄉親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0年初, 帶著對家鄉的熱愛, 他回到了洋縣。

回到家鄉的常紅柱看到洋縣不僅有良好的生態環境, 還被國家確定為有機產品認證示範縣。 在實地考察了專案後,

常紅柱把目標定在了發展有機薯類上。 當年7月, 他成立起洋縣康原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 開始從事有機紅薯的種植、加工和銷售。

多年來, 為了把好的薯類品種在洋縣推廣, 最大化增加產品的附加值, 提高農民收入, 常紅柱先從優質紅薯品種引進抓起。 為尋找適合洋縣生長的薯類良種, 他先後到陝西薯類研究中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農科院等地求助專家。

2014年, 常紅柱被評定為陝西省高級職業農民, 成為一個不僅能種紅薯還能研究薯類的專家。 他種植的紅薯畝產接近4000公斤, 許多農民紛紛前來取經。 後來, 這些人也成了為他提供“貨源”的大戶。

“未來, 在洋縣有機產業示範區這片沃土上, 我要帶領團隊進一步佔領全國市場,

擴大銷售網路, 打造國家有機薯類食品第一品牌。 ”常紅柱自信滿滿地說。

目前, 洋縣有機認證企業已達26家, 有機認證基地達13.2萬畝, 有機產業產值達到10.14億元, 約占全縣農業總產值的五分之一, 有機產業示範區的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高出全縣平均水準1500元以上, “朱鹮生態有機產品”品牌評估價值達44.5億元, 躋身全國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

“洋縣是發展有機產業、打造生態品牌的受益者。 事實證明, 有機產業已成為洋縣的支柱產業和朝陽產業, 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洋縣縣委書記胡里安說。

職業農民變身致富帶頭人

從洋縣沿漢江逆流而上,穿過城固,便來到了漢中市的核心區域漢台區。這裡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是中國最美油菜花海中心區。2016年,漢台區農業總產值達到33億元,實現農民可支配收入9014元,位居漢中市第一。

俯瞰漢台區,從南向北依次為平川、丘陵、山區三種地貌。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全區初步形成了南部沿江蔬菜產業帶、中部平川糧油產業帶、北部丘陵柑橘雜果產業帶、國省道沿線苗木花卉產業帶和規模化畜禽養殖集群的“四帶一群”農業產業格局。

發展產業肯定需要專家和“能人”的引領。高級職業農民吳保繼便是其中的一員。

每天8時,吳保繼都會來到自己在漢台區中學巷開設的一家農業超市,查看當天的店面物流配送、蔬菜品質等情況。現在,他已經是漢台區頗有名氣的“能人”了,但依然天天忙碌于田野鄉村。

吳保繼,以前只是一名在外打工的農民。2000年,漢中市政府積極扶持農業發展,讓他看到了未來農業發展的巨大潛力。於是,辭掉工作,吳保繼回到家鄉漢台發展果樹種植。剛開始,由於缺乏種植經驗,480畝棗樹感染了病害,讓他5年的心血付之東流。之後,吳保繼又開始種植柑橘,經歷了數次市場低潮和病蟲害的侵擾後,終於站穩了腳跟。

春風化雨潤禾苗。2014年,按照“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漢台區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需要,以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青壯年農民、返鄉創業農民工等為重點,開始實施職業農民教育專案。當年,吳保繼便被評定為中級職業農民,次年,又被評定為高級職業農民。

提起當時的培訓,吳保繼依然記憶猶新,他說:“中級和高級職業農民的課程都是24個課時,給我們上課的老師也都是農業領域的專家,既有實踐操作能力又有理論教學水準。之前無論種地,還是搞生產、加工和經營,都是靠自己摸索,培訓後,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現在,職業農民的身份讓我在跑市場時無形中多了幾分自信。”

2016年,吳保繼積極回應政府號召,充分發揮職業農民作用,投入125.7萬元,在漢台區漢王鎮、龍江鎮開展產業扶貧,幫助59戶貧困戶通過種植食用菌脫貧。2017年,他又帶動86戶貧困戶脫貧,為當地脫貧攻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如今,新型職業農民正成為漢台區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力軍,也是農村脫貧攻堅的帶頭人。”漢台區農廣校校長宋侃說。

“三變”激發農村內生動力

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地帶的略陽縣,過去5年中,農民人均純收入從5640元增長到了8767元。2017年以來,略陽縣圍繞脫貧攻堅,積極探索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搭建起了產業新“平臺”,創新了運營新機制。

唐家溝村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出了略陽縣城,沿十天高速公路向西行駛20多公里,進入兩河口鎮後的第一個村便是唐家溝村。該村轄8個村民小組447戶1355人,分佈在漢江支流棧壩河邊上的3條溝裡,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9戶492人,占到全村人口的36%。全村耕地面積3600餘畝,人均2.5畝,絕大多數為旱地,群眾收入主要靠種植業、養殖業以及外出務工。

2016年底,上任一年的兩河口鎮黨委書記劉新春,為了解決貧困戶缺勞力、缺資金、缺技術以及集體經濟“空殼”等問題,通過多方考察調研,結合資源狀況和傳統產業發展情況,對兩河口鎮唐家溝和張家壩兩個重點貧困村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由村黨支部牽頭組建了食用菌種植合作社,流轉農戶土地30畝,發展香菇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

“土地流轉並集中之後,由合作社統一經營。之前農民單幹的時候,每個棚裡的食用菌存活率是70%到80%,現在可以達到95%以上,同時控制了成本,做大做強了產業,帶動了入社群眾增收致富。”劉新春說。

據介紹,兩河口鎮整合各類產業扶持資金和上級幫扶部門單位捐贈資金,作為村集體資金投入合作社建設基礎設施。張志豔本是唐家溝村的一名村幹部,2017年年初,她被鎮黨委“點將”,擔任新成立的唐家溝村青岡樹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據她介紹,貧困戶在合作社的收入有三部分:一是土地流轉收入,每畝地流轉費每年600元;二是在合作社打工收入,每天80元至100元不等;三是股東分紅收入。

“我們計畫2018年春節前先給群眾兌付一部分分紅,其餘的在三四月份全部兌付到位。”張志豔說。

唐家溝村僅僅是略陽“三變”改革的一個縮影。據略陽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將分散農戶聯結在全產業鏈中,讓農民廣泛共用生態與發展的紅利,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需求,也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2018年,我們將加快推進農村改革步伐,將“三變”改革推廣到全縣所有深度貧困村。

審核:付海旗

從洋縣沿漢江逆流而上,穿過城固,便來到了漢中市的核心區域漢台區。這裡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是中國最美油菜花海中心區。2016年,漢台區農業總產值達到33億元,實現農民可支配收入9014元,位居漢中市第一。

俯瞰漢台區,從南向北依次為平川、丘陵、山區三種地貌。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全區初步形成了南部沿江蔬菜產業帶、中部平川糧油產業帶、北部丘陵柑橘雜果產業帶、國省道沿線苗木花卉產業帶和規模化畜禽養殖集群的“四帶一群”農業產業格局。

發展產業肯定需要專家和“能人”的引領。高級職業農民吳保繼便是其中的一員。

每天8時,吳保繼都會來到自己在漢台區中學巷開設的一家農業超市,查看當天的店面物流配送、蔬菜品質等情況。現在,他已經是漢台區頗有名氣的“能人”了,但依然天天忙碌于田野鄉村。

吳保繼,以前只是一名在外打工的農民。2000年,漢中市政府積極扶持農業發展,讓他看到了未來農業發展的巨大潛力。於是,辭掉工作,吳保繼回到家鄉漢台發展果樹種植。剛開始,由於缺乏種植經驗,480畝棗樹感染了病害,讓他5年的心血付之東流。之後,吳保繼又開始種植柑橘,經歷了數次市場低潮和病蟲害的侵擾後,終於站穩了腳跟。

春風化雨潤禾苗。2014年,按照“科教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漢台區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需要,以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青壯年農民、返鄉創業農民工等為重點,開始實施職業農民教育專案。當年,吳保繼便被評定為中級職業農民,次年,又被評定為高級職業農民。

提起當時的培訓,吳保繼依然記憶猶新,他說:“中級和高級職業農民的課程都是24個課時,給我們上課的老師也都是農業領域的專家,既有實踐操作能力又有理論教學水準。之前無論種地,還是搞生產、加工和經營,都是靠自己摸索,培訓後,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現在,職業農民的身份讓我在跑市場時無形中多了幾分自信。”

2016年,吳保繼積極回應政府號召,充分發揮職業農民作用,投入125.7萬元,在漢台區漢王鎮、龍江鎮開展產業扶貧,幫助59戶貧困戶通過種植食用菌脫貧。2017年,他又帶動86戶貧困戶脫貧,為當地脫貧攻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如今,新型職業農民正成為漢台區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力軍,也是農村脫貧攻堅的帶頭人。”漢台區農廣校校長宋侃說。

“三變”激發農村內生動力

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地帶的略陽縣,過去5年中,農民人均純收入從5640元增長到了8767元。2017年以來,略陽縣圍繞脫貧攻堅,積極探索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搭建起了產業新“平臺”,創新了運營新機制。

唐家溝村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出了略陽縣城,沿十天高速公路向西行駛20多公里,進入兩河口鎮後的第一個村便是唐家溝村。該村轄8個村民小組447戶1355人,分佈在漢江支流棧壩河邊上的3條溝裡,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9戶492人,占到全村人口的36%。全村耕地面積3600餘畝,人均2.5畝,絕大多數為旱地,群眾收入主要靠種植業、養殖業以及外出務工。

2016年底,上任一年的兩河口鎮黨委書記劉新春,為了解決貧困戶缺勞力、缺資金、缺技術以及集體經濟“空殼”等問題,通過多方考察調研,結合資源狀況和傳統產業發展情況,對兩河口鎮唐家溝和張家壩兩個重點貧困村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方式,由村黨支部牽頭組建了食用菌種植合作社,流轉農戶土地30畝,發展香菇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

“土地流轉並集中之後,由合作社統一經營。之前農民單幹的時候,每個棚裡的食用菌存活率是70%到80%,現在可以達到95%以上,同時控制了成本,做大做強了產業,帶動了入社群眾增收致富。”劉新春說。

據介紹,兩河口鎮整合各類產業扶持資金和上級幫扶部門單位捐贈資金,作為村集體資金投入合作社建設基礎設施。張志豔本是唐家溝村的一名村幹部,2017年年初,她被鎮黨委“點將”,擔任新成立的唐家溝村青岡樹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據她介紹,貧困戶在合作社的收入有三部分:一是土地流轉收入,每畝地流轉費每年600元;二是在合作社打工收入,每天80元至100元不等;三是股東分紅收入。

“我們計畫2018年春節前先給群眾兌付一部分分紅,其餘的在三四月份全部兌付到位。”張志豔說。

唐家溝村僅僅是略陽“三變”改革的一個縮影。據略陽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將分散農戶聯結在全產業鏈中,讓農民廣泛共用生態與發展的紅利,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需求,也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2018年,我們將加快推進農村改革步伐,將“三變”改革推廣到全縣所有深度貧困村。

審核:付海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