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胰島素和抗生素一樣有耐藥性嗎?

【醫患家】系頭條問答簽約作者

(作者: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平原醫院臨床藥學室 高麗麗)

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藥物, 可用於1型或2型糖尿病。 按製劑來源胰島素可分為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和人胰島素類似物;按作用時間可分為速效、短效、中效及長效胰島素。 那麼, 胰島素和抗生素一樣有耐藥性嗎?

首先, 從耐藥性含義來看:

耐藥性(抗藥性)指由於各種抗菌藥的廣泛使用, 各種微生物為了加強其防禦能力, 通過改變自身代謝途徑或產生相應的滅活物質, 抵禦抗菌藥的侵害, 從而使微生物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可分為固有耐藥性和獲得性耐藥性。 如銅綠假單胞菌對氨苄西林固有耐藥, 金黃色葡萄球菌通過產生β-內醯胺酶對青黴素獲得性耐藥。

其次, 從胰島素類藥物來說:

正常胰島素分泌包括基礎狀態分泌和刺激(進餐)後分泌兩種狀態,

即基礎胰島素與餐時胰島素分泌。 正常人基礎胰島素持續分泌, 餐時胰島素主要是在外源性刺激後(主要是進食)分泌。 在維持血糖穩態的生理過程中, 基礎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空腹和餐前血糖水準, 餐時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餐後血糖。 速效與短效胰島素為餐時胰島素, 主要是控制三餐後高血糖;中效與長效胰島素為基礎胰島素, 主要控制基礎血糖與空腹血糖;預混胰島素可同時提供基礎和餐時胰島素, 全面控制血糖, 且能減少注射次數。 因此, 糖尿病患者治療原則為:胰島素治療方案應個體化, 方案的制定需兼顧胰島功能狀態、血糖控制目標、血糖波動幅度與低血糖發生風險。

再者, 從胰島素不良反應來看:

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耐受指糖尿病患者應用超出常用量的胰島素後,

沒有出現明顯的降糖效應, 即發生胰島素抵抗, 需加大劑量才能發揮療效, 可分為急性耐受性與慢性耐受性。 急性耐受性指合併感染、創傷、手術等血中抗胰島素物質增多, 或酮症酸中毒時葡萄糖攝取利用障礙等, 此時需要胰島素劑量達數百甚至數千單位才有效。 慢性耐受性指有的糖尿病人在停用胰島素一定時間後再用胰島素, 常需要較大劑量才能奏效, 可能是機體產生了胰島素抗體等。

由上可知, 耐藥性是微生物對抗菌藥物產生的, 而耐受性是人體對胰島素的反應性降低。

參考文獻:

1中國1型糖尿病胰島素治療指南[J].中華糖尿病雜誌,2016,8(10):591-594

2錢之玉.藥理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9:67,52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