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白照琴:就是想為大家做點事情

白照琴家庭合照

在白照琴的帶動和影響下, 丈夫和兒子也先後加入了沒有報酬的奉獻當中, 時至今日, 白照琴已經離開公益性崗位好久,

可他們一家為大夥兒服務的“傳統”卻悉數保留下來。 在無數個清晨或者夜晚, 在無數個嚴寒或者酷暑, 三口人揮汗如雨的情景成為了社區中最溫馨靚麗的風景線。 為此, 他們收穫了太多榮譽: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文明家庭……

◇一個尋常的中年女人, 竟有著強大的“魔力”

2017年臘月三十, 集甯區外運社區的一家社區內也籠罩上了一派喜氣。 早早地, 有住戶就堆起了旺火, 以便在零點鐘聲敲響時燃點起來, 迎接來年的好運氣。 居民白照琴卻做起了令人“掃興”的事情:她挨家挨戶敲響了壘旺火的住戶的家門, 要求他們在旺火下面墊上磚塊, 免得燒壞了社區的柏油路。 聞言, 居民們都“乖乖”地去到院內, 按照她的要求做了。

“去年也是這樣的情況, 等旺火燃燒完畢, 好端端的柏油路面就被燒出了一個個大坑, 我看著怪心疼的,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阻止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面對記者, 白照琴這樣說。

事實上, 白照琴插手的事情遠不止這一件。 她看到不好的事情, 就要上去管管:樓道裡亂堆亂放的廢紙箱;社區內的環境衛生;院子裡面的綠化等。 有時候, 有居民為了省事, 會將衣服或毛毯等伸出窗外去抖, 灰土到處飛, 倘若這一幕正好被白照琴撞見, 她就會瞪起眼睛, 伸出手指, 威脅似的指向那人, 那人便吐吐舌頭, 不好意思地縮回手去。

不瞭解內情的人都很奇怪:一個尋常的中年女人, 何以擁有這樣強大的魔力?

白照琴坦言, 最初她管這些事情的時候,

大傢伙兒也不服氣, 動輒朝她橫眉冷對, 從那陣兒的不理解到理解, 再到如今的全力支持, 她經歷了漫長的三年時間。

◇工作地就在門口, 卻沒時間回家一趟

早年間, 白照琴的丈夫工作忙碌, 無暇管顧家中, 白照琴不能去較遠的地方打工, 便到社區從事了公益性崗位。 由於對自家社區比較熟悉, 她被安排負責自家社區的相關事宜。 那個時候, 她不會想到, 網格長那樣難當。

社區內, 不少家庭利用公用的土地種植蔬菜, 影響院落的美觀程度, 為此, 白照琴挨家挨戶做工作。 她深諳交流技巧, 不論到誰家, 必然和顏悅色, 即便如此, 還是遭遇了相當大的阻礙, 白照琴不辭辛苦, 一次不行就跑兩次, 兩次不行就跑三次。

最讓她記憶深刻的,

還屬一家種植土豆的居民。 在白照琴說明來意後, 對方反而振振有詞:我種的土豆既能給社區帶來綠色, 還能享受勞動果實, 不是兩全其美嗎?白照琴哭笑不得, 耐心講解其中的利害關係, 可雙方還是不歡而散。 伸手不打笑臉人, 隨著白照琴一次次地耐心說服, 這戶人家不好意思的同時, 也被她的責任心所感動, 終於答應將土豆苗拔掉, 末了, 對白照琴開玩笑:土豆苗一旦拔掉, 我就會有很大的損失, 你要賠償的。 白照琴也開玩笑:大不了過段時間, 我提一袋土豆給你。 說完, 雙方都大笑起來, 那瞬間, 先前的所有不快煙消雲散。 而今, 兩家人還保持著密切的往來關係。

白照琴就是依靠著這樣一樁樁、一件件的小事情,

感動了大家, 繼而“俘獲”了大家的心。

◇公益成為了這家人的“傳統”

目睹了白照琴的不容易後, 白照琴的丈夫和兒子經常在下班、放學之後, 幫助她一起幹活:鏟雪、栽花、種樹、清理垃圾……

可又有誰知道, 在這個公益性崗位上奮鬥期間, 白照琴最高的月薪也不過五百元, 這樣低的報酬, 卻搭上了一家三口的勞動力, 有人說她簡直是“虧大了”。 白照琴的丈夫吳軍經常打趣她的工資:交養老保險都不夠。 提及此事, 白照琴說:“事實上, 我們從來沒有不平衡過, 我們就是想為大家做點事情。 ”

截止目前, 白照琴已經離開這個崗位好久, 可一家三口為大夥兒服務的“傳統”卻悉數保留下來。 在無數個清晨或者夜晚, 在無數個寒冬或者酷暑, 一家人揮汗如雨的情景成為了社區中最溫馨靚麗的風景線。 而今,白照琴的兒子吳新宇已然上了大學,可他每次放假回來,都會義務打掃社區衛生。實則,吳新宇這樣的行為可以追溯到極為久遠的“年代”中去。

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吳新宇看到樓道裡到處都是髒兮兮鞋印,扶手上面也灰塵密佈,心中感覺很不得勁,便拿著拖布和抹布,從六樓一直清掃到一樓,看著煥然一新的環境,他欣慰地笑了。此後,這樣的事情成為了正常不過。每次徹底清理完畢,都要一個多小時,往往這個時候,他已經汗流浹背了。左鄰右舍看到時,總會嘖嘖稱讚:真是個好孩子。久而久之,一些不大願意清理衛生的住戶就有點過意不去了,紛紛加入清掃的行列當中。

瞧,一個小孩子,竟然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帶動了身邊的一群人。

不得不說,吳新宇的這些行為,是與白照琴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當記者問起,她有沒有擔心過,兒子會因為勞動而耽誤了功課時,白照琴說: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擔心,因為我覺得一個完人絕不是只會學習。

而今,白照琴的兒子吳新宇已然上了大學,可他每次放假回來,都會義務打掃社區衛生。實則,吳新宇這樣的行為可以追溯到極為久遠的“年代”中去。

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吳新宇看到樓道裡到處都是髒兮兮鞋印,扶手上面也灰塵密佈,心中感覺很不得勁,便拿著拖布和抹布,從六樓一直清掃到一樓,看著煥然一新的環境,他欣慰地笑了。此後,這樣的事情成為了正常不過。每次徹底清理完畢,都要一個多小時,往往這個時候,他已經汗流浹背了。左鄰右舍看到時,總會嘖嘖稱讚:真是個好孩子。久而久之,一些不大願意清理衛生的住戶就有點過意不去了,紛紛加入清掃的行列當中。

瞧,一個小孩子,竟然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帶動了身邊的一群人。

不得不說,吳新宇的這些行為,是與白照琴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當記者問起,她有沒有擔心過,兒子會因為勞動而耽誤了功課時,白照琴說: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擔心,因為我覺得一個完人絕不是只會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