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豐順某地從“貧困村”一躍變“先進村”,竟是因為這個……

新興村是豐順縣湯西鎮4個省定貧困村之一, 村黨支部曾是全縣重點整頓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之一, 但現在該村已由“後進村”變為“先進村”:光伏“源源不斷”, 番薯供不應求, 人心齊, 產業興。 這是新興村創新農村黨建工作、推動各項工作上臺階的一個生動寫照。

整治前的河道

新興村地處偏僻山區, 山地多、耕地少, 村民除種養外沒有其他收入來源, 201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僅萬余元, 村民人均收入7310元。 今年初, 駐村工作隊投入6.2萬元, 支持14戶有條件有能力的貧困戶發展養雞、豬等;投入7萬多元, 啟動貧困戶外出務工以獎代補方案, 鼓勵貧困戶外出務工脫貧。

駐村工作隊還結合實際, 發展光伏太陽能發電項目, 做強番薯種植產業, 增強發展“造血”功能。 “我們利用村委會辦公樓樓頂, 投入93.8萬元建成了光伏太陽能發電項目, 預計每年發電收入11.5萬元, 能為村裡貧困戶每人每年帶來800元收入。

成立了新興村振新種養專業合作社, 提供農資物品和技術指導、收購銷售服務, 鼓勵貧困戶發展種植新興番薯。 ”駐村工作隊隊長江慶才說, 番薯很暢銷, 上個月運了1萬斤到廣州, 一下就被搶購完了。 目前, 合作社共收購銷售番薯2萬多斤, 為新興村貧困戶增收約5萬元。

村民得實惠扶貧見實效

“多虧駐村幹部們的幫忙, 讓我們又看到了希望!”黃曉蘭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貧家庭, 她的丈夫黃小武於2007年確診巨人症, 巨額醫藥費讓全家陷入困境。 駐村工作隊發動社會力量, 為他們籌集資金、聯繫醫療資源。 原本性命垂危、生活無法自理的黃小武經過治療, 現在能做些簡單家務。 而黃曉蘭做代課老師每月能掙2000元,

孩子上學也得到資助, 今年實現了脫貧。 黃曉蘭今年還申請入黨, 現是入黨積極分子。

撬動社會力量實施幫扶的案例, 在新興村還有很多。 駐村工作隊積極發動各方資源, 開展扶困助學、完善基礎設施、整治人居環境, 完成了新興橋重建、新南等三段自然村道改造、河堤整治、新興小學防水改造等工程,

讓扶貧取得實效, 讓群眾獲得實惠。

為美麗鄉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