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城市白領 PK 掃地阿姨 誰才是真正的中產階層?

要說清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就來說一說中產的定義是什麼。

什麼是中產階層?

中產的定義早已被顛覆, 有穩定的收入是基礎配置,

還需要手握100萬以上的流動資產, 在大城市有可供一家人居住的房產(沒有房貸最好), 還有車產等等。

按照這個標準, 月薪5萬的小白領恐怕要哭暈在廁所了。

根據2016年的資料顯示, 上海平均工資6378元(稅前), 月入5萬可是月平均工資的7.8倍, 基本屬於上海前2%的高收入人群。 而普通的掃地阿姨的工資是很難達到平均工資水準的, 僅憑個人努力是夠不到中產光鮮亮麗的生活的。

但是, 如果這位掃地阿姨家在上海有四套房呢?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有人在網上發起了一場討論:為什麼月入5萬小白領會感到焦慮?

月入5萬還會焦慮, 這不是矯情, 是真實存在的社會現實。 就拿買學區房這事來說吧:

2016年初, 一位月入5萬的北京白領為了給孩子上學,

換了套學區房。 她以前的房子在東五環, 是個100平米的小三居。 為了換一套重點學校的學區房, 她把舒適的三居室房子賣了400多萬, 貸款300買了套700多萬的二手“老破小”學區房, 房子年代很老, 裝修很破, 面積很小, 不到80平米, 卻要擠進三代五口人, 生活品質大大降低。

這位月入5萬的女白領, 不僅要還房貸, 因為新換的房子離公司遠, 開車養車費用不低, 家裡有日常生活開支, 還有孩子、老人要撫養, 再加上孩子的課外補習費。

她不敢換工作不敢失業, 更沒有錢去旅行享受生活, 每天焦慮不安, 害怕房子斷供被銀行收走了。 她是標準的中產收入, 卻過著毫無幸福感的生活。

這就是一位中產女白領的現實, 一邊憂慮著巨大的樓市泡沫會不會崩盤,

一邊為了孩子不得不去買學區房。

他們的壓力不是手握四套房, 拿著幾千塊工資, 卻能坐收幾萬租金的掃地阿姨所能理解的。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收入姿勢不對。 就拿月薪5萬的白領來說, 她掙的5萬全靠工作獲得, 屬於勞動型收入。 如果這5萬的收入是這樣組成的:月薪2萬, 另外四套房子租金3萬, 她是絕對不會焦慮的。

對比之下, 從物質角度上講, 手握四套房子的掃地阿姨更能稱得上中產。 掃地阿姨有幾套房產, 工作只是附屬品, 可以幹也可以不幹, 如果有一天干得不高興了, 辭職走人, 也完全可以靠房租生活下去。 而月薪5萬的白領是高級勞動者, 工作是她全部的收入來源, 她不得不工作。

中產階級的收入來源

老百姓的收入來源有三種:勞動型收入, 投資型收入, 資產型收入。 在中國, 據統計69.7%的老百姓只有勞動型收入, 不懂投資和理財。

勞動型收入: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和時間成本獲得的收入, 比如按月領工資的白領。

資產型收入:通常指房產, 車產類型的收入, 尤其是在樓市暴漲之後, 通過房產出租和房產買賣增值獲取的收入。

投資型收入:主要是指用流動資產進行投資所獲得的資本收益。 比如, 炒股、炒黃金。

任何年代, 如果想實現永久賺錢, 僅靠勞動型收入是不可能的。 簡而言之, 掃地阿姨工作是為了滿足精神需求, 而月薪5萬的白領努力工作則是為了滿足物質生活需求。

所以現代人也越來越重視資產的合理配置,

據調查, 中國家庭的房產在總資產中占比高達69%, 這一現象自然和中國一直高漲的房價有關。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家庭靠著投資房地產就實現了財務的自由。

海外資產配置正當時

除了國內, 很多家庭還把房產投資的目光放到了海外, 特別是在國內各大城市開啟了重重限購之後, 海外的房產市場愈發吸引了中國家庭的目光。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對中國家庭進行的對外投資的年度保密調查發現, 有56.8%的受訪家庭表示他們有意向進行海外投資。

而對於中國的投資者來說, 依然是房產為王, 住宅物業再次成為中國海外投資者的首選, 在有意向進行海外投資的受訪者裡, 有71.6%的人表示他們已經在海外擁有自己的住宅物業。

在中產大媽和高級白領之間,差的不僅僅是一套房產,更多的是對於自己資產的規劃和配置。

正如五洲達國際希臘房產配置正當時!

在中產大媽和高級白領之間,差的不僅僅是一套房產,更多的是對於自己資產的規劃和配置。

正如五洲達國際希臘房產配置正當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