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ofo將以“誹謗”罪名騰訊科技

ofo深陷羅生門等多重困境

公司將以“誹謗”罪名騰訊科技

1月12日, 騰訊科技旗下《一線》爆出, ofo帳戶上的可用資金僅剩下不到6億元, 若按ofo每月4億元至5億元的人員工資等支出及持續流出的押金計算, ofo手上的現金僅能支撐一個月。 此外, 報導還提及, ofo目前的訂單較峰值下跌六成。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使用“趨勢財經APP”和“趨勢操盤手APP”)

同時, ofo至今仍欠供應商約25億元, 虧空押金總額約30億元。

該消息一經發佈, 立即激起了千層浪。 ofo也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 當日, ofo發佈聲明, 稱其訂單量保持穩定, 資金流非常健康。 對於報導中所提到的訂單量下滑、資金鏈緊張的說法, 都是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謠言。

ofo以“誹謗”騰訊科技

ofo方面認為, 騰訊科技的種種舉動是一種“公關手段”。 與此同時, ofo方面稱已掌握了大量的證據, 有理由相信, 這種公關手段背後, 有利益集團的推動, 而利益集團為了達到訴求不擇手段。

目前, ofo已經開始了騰訊科技的法律流程。 在ofo致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律師函中, ofo認為騰訊科技在不瞭解事實真相的情況下, 採用捏造的手法, 營造ofo公司的負面形象, 誤導公眾, 抹黑ofo主觀意圖明顯, 已經構成惡意誹謗。

隨後, 在1月12日晚間, 針對ofo的回應, 騰訊科技做出了回擊。 騰訊回應稱, 其有準確的訂單和資金方面的資料, 可以支撐報導和言論, 同時, 騰訊還表示, “也請ofo在指責我們的同時給出相應的證據。 ”

截至1月14日晚間,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 騰訊並未作出刪稿等行為, 該稿件仍舊在網路流傳。 除此之外, 騰訊也並未有任何道歉的舉動。

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騰訊能夠拿到ofo的相關資料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滴滴目前是ofo的大股東, 騰訊又投資了滴滴, 騰訊很有可能拿到ofo的直接資料。 不過, 他也表示, 正值冬天, 無論是ofo還是摩拜, 整個共用單車行業內訂單數量下滑是很正常的。

投資人朱嘯虎疑退出

不過, ofo的煩心事並不只有這一樁。 早在2017年12月份, 有媒體報導稱ofo用超過20億元的用戶押金支付了供應商貸款。 該報導還指出, 截至2017年12月1日, ofo帳面包括押金在內的可動用現金僅剩下3.5億元。 雖然, ofo對此做出了否認, 但如今, 負面報導纏身, 勢必會對ofo有一些消極影響。

除了資金等一系列的傳聞, ofo與滴滴的關係也讓人擔心。 去年11月份, 滴滴入駐ofo的包括滴滴市場負責人南山在內的高管集體休假。 雖然ofo官方否認了與滴滴決裂, 但是據ofo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

付強等高管已經重新回到滴滴了, 並且滴滴將目光轉向了小藍單車身上。

除了滴滴, ofo的另外一個投資方阿裡也並未把目光只放在ofo身上。 早前, 阿裡大力扶持哈羅單車。 在2017年12月份, 哈羅單車就完成了D1、D2兩輪融資。 要知道, 連ofo和摩拜, 也很久沒有新的融資出現了。

ofo近期的融資不太順利。 2017年7月份, 就曾有媒體報導, ofo正在新一輪融資中募集10億美元, 該輪融資由日本軟銀集團領投, 滴滴跟投。 不過, 這輪融資卻並沒了後續。 據ofo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 軟銀集團早在今年9月份已經在ofo做完了盡調, 但是之後卻沒有消息了。 該內部人士還透露, ofo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融資計畫, 該筆融資是由阿裡主導的, 他還表示,

阿裡目前正在做盡調。

此外, 還有消息稱, 一直主張ofo和摩拜合併的ofo投資人朱嘯虎已經將其所持有的ofo股份全部賣給阿裡, 若按照100億美元的估值計算, 朱嘯虎套現了30億美元。 不過對此, 朱嘯虎本人並未做出任何回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