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對不起!這麼久才給你找到這個遠離塵囂的美麗鄉村!

西崗, 其實是崗西, 地址位於峰峰礦區和村鎮, 村名叫李崗西村。

初冬的下午, 驅車前往李崗西, 源于朋友的一次散行。

從鼓山東麓穿越蒼龍山隧道, 順勢北上, 大約十多分鐘便是通往村中的岔道。 路不甚通坦, 離開大路僅有的四公里路程, 卻若斑斕的樺樹皮, 竟走的七扭八歪。

導航中的目的地愈漸臨近, 閃爍的紅色箭頭, 窗外偶爾掠過一抹豔彩。 雖然只是顛簸的小道, 沿途卻分明有了令人歡欣的景致。

初入眼簾的, 是高低錯落的土崗, 除了荒夷的高崗, 竟有一抹醉人的橘紅。 那是深秋時節的柿子, 靜靜地掛在樹梢, 葉子已隨風飄落, 只剩下瑟瑟的枝椏, 但果子亦然驕傲地高懸。

能夠想像, 那些柿子在秋天豐收的季節, 一定是異常的豐滿,

一定是那麼的惹人。 若不然, 儘管北風寒襲, 這飽滿的果子也不會這般猶存風韻。

橘紅的果子低垂, 薄薄的, 稀鬆的外皮包裹著豐盈, 悄悄散發著迷人的秋韻, 敞開著大山的胸懷, 就像一盞盞紅紅的燈籠, 歡迎著遠方的客人。

柿樹雖不是漫山遍野, 但偶爾的幾株, 也足以令人感慨萬千。 柿子紅彤彤的, 紅成一片, 烘托渲染的連蜿蜒的枝椏也紅豔豔的, 連光禿禿的大山, 落敗的石頭老屋也紅豔豔的。 伴著初冬午後的懶散陽光, 真有一種深秋山醉的濃濃韻味。

進入村中, 仿若觸碰到了時空的流沙,

眼前、指尖都變得富有質感。

山村寧靜而諄樸, 新潮而古老, 現代化的新居夾雜著破敗的老房。 山村是2001年批准的文化古村落, 歷經數百年的變遷, 歷史的長風已將山村吹得有些飄零。

僅存的古建築已然不多, 依稀可辨這個古老村莊人文的厚重。 沿街門樓裝修得古色古香, 料石奠基, 青磚壘砌, 走簷斗拱, 磚雕門楣, 很是漂亮。

整個山村,西高東低,房屋依勢而建,高低疊加,錯落有致,間隔阡陌相通的蜿蜒小徑,別樣的迷人。也許是年代久遠,也許是世風變遷,山村終還是缺乏整體的修繕,很多老屋在時光中日漸凋謝,風景也伴隨著古老的坍塌而崩倒。但透過精細的磚雕,斑駁的石牆,佈滿勒痕的栓馬樁,依稀可見昔日的富足和豐盈。

行進在長滿野草的石坡道,徜徉在狹小幽深的石巷中,沉醉在冬日午後的斜陽裡,沉浸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寧靜中,那份難得的安逸和舒散油然而生。

一路是靜靜的沉思,一路是舒緩的撫摸,一次次將鏡頭聚焦,一次次默默地穿行,感知中觸碰歷史,對語的是歷史和當今。在這午後的暇走中,我愈發感覺人們本真的找尋。

有理由相信,

有些歲月可以抹去,

但也有些終究無法抹去,

就仿佛挺立在枝頭的柿子,

磚雕上舞動的精靈,

盛世不在,但精神亦然。

■編輯:龐 薇

■作者:張國偉

■校對:王健方 郭慶翌

■編審:何旭丹

■轉自:馮萱 微觀峰峰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圖片、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整個山村,西高東低,房屋依勢而建,高低疊加,錯落有致,間隔阡陌相通的蜿蜒小徑,別樣的迷人。也許是年代久遠,也許是世風變遷,山村終還是缺乏整體的修繕,很多老屋在時光中日漸凋謝,風景也伴隨著古老的坍塌而崩倒。但透過精細的磚雕,斑駁的石牆,佈滿勒痕的栓馬樁,依稀可見昔日的富足和豐盈。

行進在長滿野草的石坡道,徜徉在狹小幽深的石巷中,沉醉在冬日午後的斜陽裡,沉浸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寧靜中,那份難得的安逸和舒散油然而生。

一路是靜靜的沉思,一路是舒緩的撫摸,一次次將鏡頭聚焦,一次次默默地穿行,感知中觸碰歷史,對語的是歷史和當今。在這午後的暇走中,我愈發感覺人們本真的找尋。

有理由相信,

有些歲月可以抹去,

但也有些終究無法抹去,

就仿佛挺立在枝頭的柿子,

磚雕上舞動的精靈,

盛世不在,但精神亦然。

■編輯:龐 薇

■作者:張國偉

■校對:王健方 郭慶翌

■編審:何旭丹

■轉自:馮萱 微觀峰峰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圖片、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