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小電商戶助推婆侗老寨酸菜出山

由於家庭的變故, 剛讀完初中的她, 就早早踏上了南方務工的路。 漂泊異鄉的日子, 她在廣東白雲國際機場當過登機服務員, 在廣州華林國際珠寶城幹過銷售服務工作。 2012年她告別了外面繼續打拼的生活, 開始回家創業, 幹起了副食品市場銷售, 2015年3月帶領村民成立了錦屏縣啟蒙鎮者蒙村婆侗老寨酸菜農民專業合作社。 如今她憑著血液流淌著父親軍人永不服血統的堅持, 成為帶動家鄉父老鄉親脫貧致富的領羊人, 2017年成為錦屏縣政協委員。 她名字叫楊月飛, 1985年出生。

家庭變故棄學南下務工

一場大火, 改變了一位靦腆內向的乖乖女。 那年她剛上初中二年級, 那年的臘月離除夕就是手指頭上數的日子, 可突如其來的大火, 把原本清貧的家毀成廢墟。 軍人出身的父親心態很好沒有惋惜, 母親也沒有歎息, 父親說有人就有世界。 父親的處事觀一直影響改變著她。 舅舅家送米送被子, 姑姑家送碗送筷子送盆子, 黨委政府送物資搭災棚, 靠黨委政府靠親朋好友把春節過了。 又是一年開學季, 楊月飛想逃離想出走想去賺錢, 罷學去賺錢重建家園, 是心中唯一的想法;可最終還是被父親揪回了學校。

來年三月, 春暖花開農活也忙了起來, 可是惡耗再一次降臨, 父親從十米高的樓層摔下來斷了三根肋骨和腦部腿部輕傷。 這是在考驗這個家的承受力嗎?隱忍和堅強從那刻在她心中紮根發芽。 無心學業草草完成了初中學業, 咬著牙踏上了南下迷茫的打工路。 時光一晃已是為人妻母, 生活的酸甜苦辣練就了一顆堅強樂觀的心。 父母漸老兒漸大, 是該回家了。

回家創業辦起農民合作社

2013年冬天, 她告別漂泊在外的生活。 開始幹起了副食品市場銷售。 幾經輾轉借住曾經廣州就業的經歷做起了服裝倒賣, 早出晚歸省錢擠貨車坐, 跑遍了周邊縣鎮, 嘗到了各鎮的美食特產, 越覺得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方式。 去的地方多了發現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人情風土, 飲食特產, 而啟蒙人, 最讓人饞嘴的是酸菜, 在啟蒙經營酸菜的個體商戶農民合作社企業公司不少於40家。 幾個夥伴閒聊聊到了啟蒙以前的故事, 聊起了啟蒙酸菜, 都在咬牙歎息者蒙才是婆侗最古老的寨子,

卻沒有人把者蒙的土特產和民族傳統傳承下來。 者蒙田土肥沃, 村民自古以來有稻田養魚和培育魚苗(俗稱“魚花”)的傳統, 每到初夏, 家家出門賣魚花, 臨近秋收前戶戶做醃魚。 此地盛產青菜, 春夏之交, 村婦無不爭搶時間醃酸菜。 魚花、醃魚、酸菜是為“婆洞三特產”, 是不少村民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醃魚、酸菜已成錦屏縣外銷的主要特色食品, 暢銷省內外, 供不應求。 清道光五年, 者蒙寨腳開設市場。 為帶動村民積極種植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也讓者蒙村歷史悠久具有特色傳統工藝醃酸菜留著民間, 讓者蒙酸菜走出大山。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親, 在在家人和夥伴們的支持和鼓勵下, 2015年3月, 創辦了錦屏縣婆侗老寨酸菜農民專業合作社, 以組織收購社員農戶青菜酸菜,銷售社員農戶酸菜為主的經營模式,帶動了30余戶社員及農戶積極種植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收菜、醃菜、保留傳統工藝,設計包裝,開拓銷路成了這一年忙都忙不完的事情,創業的堅辛更讓自己成長、從容、淡定。

合作社讓村民嘗到甜頭

錦屏啟蒙者蒙村村民楊江梅說:“我搞酸菜也十三四年了,原來自己醃的酸菜不是人家上門低價收購就是拿到縣城去買,來回路費除去了,也沒賺多少錢,一年也只敢搞個幾百斤。現在好了,村裡自從有了合作社,不但不愁賣,而且合作社小飛還親自帶人上門來收貨,去年買了3千多斤,除了成本自己也賺兩三萬元錢,酸菜供不應求,今年我還要擴大青菜種植規模。”在者蒙村,如今成立了合作社,銷路不愁了,農戶嘗到了家門口也能賺錢的甜頭,村民種青菜、醃酸菜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像楊江梅這樣自家種青菜,自家醃菜,一年賣出兩三千斤醃菜的農戶由原來三四戶發展到目前的十多戶。

借助電商打好品牌推貨出山

楊月飛介紹,酸菜一般要醃上兩個月以上才能出壇,酸菜要出好產品,必須下罎子醃四個月到五個月,包裝好的酸菜每斤能買8元左右,2017年通過電商銷售酸菜突破萬斤,自己去年扣除成本純利潤有三、四萬元收入,農戶種青菜多,醃酸菜多的農戶一年下來也有兩三萬元的收入。

2017年成為一名光榮的錦屏縣政協委員後,談到今後如何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當好脫貧攻堅引路人時,楊月飛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更大,她說:者蒙村有優厚獨特的自然氣候,酸菜是者蒙人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前兩年多數村民意識不強,僅滿足醃來自家吃,偶爾也多醃些拿到集市去買的狀態,沒有想把酸菜當成產業發展,當作脫貧發家致富的理念。現在有了合作社,村民種菜、醃菜已經實現家門口銷售,群眾的積極也有所提高,這兩年帶動農戶發展種菜醃菜的社員已經有了30餘戶。現在通過電商推銷,銷售管道寬了,2017年實現醃菜銷售突破萬斤。針對目前合作社成立時間不是很長,推銷產品管道不是很廣,社員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作為政協委員的我,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最關鍵的是動員更多的農戶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將規劃好農戶種植規模,制定好醃酸菜的標準,引導更多的村民自家種植青菜、自家醃酸菜,合作社嚴把酸菜產品品質關,並負責把農戶酸菜進行包裝銷售,讓廣大農戶放開手腳大膽幹,早日脫貧奔小康。

來源:錦屏傳播

編輯:黔東南身邊事

以組織收購社員農戶青菜酸菜,銷售社員農戶酸菜為主的經營模式,帶動了30余戶社員及農戶積極種植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收菜、醃菜、保留傳統工藝,設計包裝,開拓銷路成了這一年忙都忙不完的事情,創業的堅辛更讓自己成長、從容、淡定。

合作社讓村民嘗到甜頭

錦屏啟蒙者蒙村村民楊江梅說:“我搞酸菜也十三四年了,原來自己醃的酸菜不是人家上門低價收購就是拿到縣城去買,來回路費除去了,也沒賺多少錢,一年也只敢搞個幾百斤。現在好了,村裡自從有了合作社,不但不愁賣,而且合作社小飛還親自帶人上門來收貨,去年買了3千多斤,除了成本自己也賺兩三萬元錢,酸菜供不應求,今年我還要擴大青菜種植規模。”在者蒙村,如今成立了合作社,銷路不愁了,農戶嘗到了家門口也能賺錢的甜頭,村民種青菜、醃酸菜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像楊江梅這樣自家種青菜,自家醃菜,一年賣出兩三千斤醃菜的農戶由原來三四戶發展到目前的十多戶。

借助電商打好品牌推貨出山

楊月飛介紹,酸菜一般要醃上兩個月以上才能出壇,酸菜要出好產品,必須下罎子醃四個月到五個月,包裝好的酸菜每斤能買8元左右,2017年通過電商銷售酸菜突破萬斤,自己去年扣除成本純利潤有三、四萬元收入,農戶種青菜多,醃酸菜多的農戶一年下來也有兩三萬元的收入。

2017年成為一名光榮的錦屏縣政協委員後,談到今後如何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當好脫貧攻堅引路人時,楊月飛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更大,她說:者蒙村有優厚獨特的自然氣候,酸菜是者蒙人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前兩年多數村民意識不強,僅滿足醃來自家吃,偶爾也多醃些拿到集市去買的狀態,沒有想把酸菜當成產業發展,當作脫貧發家致富的理念。現在有了合作社,村民種菜、醃菜已經實現家門口銷售,群眾的積極也有所提高,這兩年帶動農戶發展種菜醃菜的社員已經有了30餘戶。現在通過電商推銷,銷售管道寬了,2017年實現醃菜銷售突破萬斤。針對目前合作社成立時間不是很長,推銷產品管道不是很廣,社員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作為政協委員的我,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最關鍵的是動員更多的農戶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將規劃好農戶種植規模,制定好醃酸菜的標準,引導更多的村民自家種植青菜、自家醃酸菜,合作社嚴把酸菜產品品質關,並負責把農戶酸菜進行包裝銷售,讓廣大農戶放開手腳大膽幹,早日脫貧奔小康。

來源:錦屏傳播

編輯:黔東南身邊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