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圖一故事|讓生活垃圾“精准排隊”(二十八)

“環保部發佈”於6月27日開設了“一圖一故事——環保人在行動”專欄, 通過普通環保人日常工作畫面, 講述平凡崗位感人故事, 原汁原味展示環保人的探索追求、酸甜苦辣、心得收穫。 今天, 我們通過一張圖片來瞭解土壤司的故事。

讓生活垃圾“精准排隊”

地點:土壤司固體處辦公室

“小小垃圾桶, 發揮大作用”, 走進土壤司固體處, 有這樣一隻特殊的小小垃圾桶, 上面的標籤既不是“可回收”, 也不是“其他垃圾”, 而是“果皮”。 這是大家集體智慧的成果, 別看它小, 卻有大作用。

最近, 環境保護部機關按照《中央國家機關辦公區生活垃圾分類指南》, 掀起了生活垃圾分類活動熱潮, 土壤司全員動員, 各處想方設法, 紛紛給生活垃圾“排排隊、吃果果”, 分門別類實行“精准排隊”。

土壤司承擔著全國固體廢物環境管理職能, 固體處有著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的業務優勢, 既有管理經驗,

又有實踐基礎, 大家發現按照目前辦公室投放的兩類垃圾桶, 整體上符合垃圾投放特點, 但大家在發動固廢領域專家共同研究後, 決定更加精細化地實現垃圾分類。 固體處設置了專門的果皮和食物垃圾桶, 與每樓層廚餘垃圾桶相對應, 將果皮類廚餘垃圾單獨投放收集。

在投放之前, 她們還會將果皮晾乾,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司領導給大家支招, 將果皮晾乾再投放, 一是可以實現垃圾減量化, 先將果皮晾乾可以減小體積和含水量, 後期可以減少運輸成本和能耗, 二是在後期填埋處理時, 含水量少一點, 滲濾液就少一點, 如果是焚燒處理, 還可以增加熱值, 降低能耗。

“一屋不掃, 何以掃天下?”土壤司從小我做起, 從身邊做起,

引領環保新風尚, 率先走好生活垃圾精准分類之路, 用點滴之力帶動社會, 讓環境保護部真正成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先行者和示範者。

(供稿:土壤司 王 欣 )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