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故事:富公子粗心大意敗光家業,三年後東山再起收購了一條街

康熙年間, 北京城裡有一條熱鬧的大街, 街上的鋪面全部都是賣染料的。 其中有兩家鋪子生意最好, 鋪面最大, 一家是趙掌櫃開的,

一家是王掌櫃開的。

這一年, 王掌櫃的兒子到了十六七歲的年紀, 王掌櫃心想該磨練磨練他了, 以後好讓他繼承我的家業, 做接班人。 於是, 王掌櫃讓自己的兒子從學徒做起, 一點一點地學習染料生意。 王掌櫃的兒子王大少爺十分聰明能幹, 不到兩年的時間, 已經把染料這個行業上上下下裡裡外外都研究明白了, 王掌櫃也就放心地退居二線, 漸漸由兒子主管店裡的生意, 自己偶爾在背後指點指點。

有一天, 一個尖嘴猴腮的人進了店, 也不著急買東西, 而是對店裡每一樣染料都拿來指指點點。 王大少爺經過這幾年的磨練, 少爺脾氣收斂了許多, 心平氣和地回答他的各種問題。 可是那天來店裡看染料的人實在是多,

一個屋子都快擠滿了, 王大少爺招呼別人的時候, 這個人居然不滿意了, 嘴裡不停地念叨。 王大少爺畢竟是年輕氣盛, 實在忍無可忍了, 就把這個人撂在了一邊, 忙著去招呼別的客人。 突然, 這個人大聲地問道:“掌櫃的, 你不理我也不能不告訴價吧, 青膏多少錢一斤?”王大少爺早就不耐煩了, 隨口說道:“四文!”說出去了才覺得不對勁。 在染料這個行業, 一般人問價都是按一兩的價錢問, 今天這人問的卻是一斤的價錢, 王大少爺回答的也是一兩的價錢。 少爺正欲糾正, 這尖嘴猴腮的人突然扯開了嗓子喊道:“大夥剛才可都聽到了, 掌櫃的說他家的青膏四文錢一斤, 這價錢公道啊, 我問你, 你家說話算話嗎?是不是言而有信?”場面突然變得鴉雀無聲,
大夥剛才確實都聽到了王大少爺報價, 雖然都知道那是口誤, 但是沒想到這買家竟然揪住不放, 還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大夥兒都想瞧瞧熱鬧, 眼睛齊刷刷盯著王大少爺。 王大少爺這下著急了, 臉憋的通紅, 若回答是, 就得按四文錢的價格賣給他, 必然要把錢賠光;若回答不是, 豈不是承認自己言而無信?

就在這騎虎難下之際, 櫃檯後面傳來一個聲音:“小店當然說話算話, 言而有信!”大夥循聲望去, 說話的是王掌櫃。 這尖嘴猴腮的買家緊接著又出了一招:“好好好, 掌櫃的都發話了。 那我再問你, 你家賣的染料限量嗎?”王掌櫃又笑了笑:“當然不限量了, 賣東西嘛, 都是求個多多益善!”那買家拍了下桌子, 歎了一聲:“爽快!你家的青膏有多少,

我全部要了!”王掌櫃招呼夥計們把店裡的青膏全部抬了出來, 按四文錢的價格賣給了這位買家。

原來, 這個買家是趙掌櫃的小舅子。 趙掌櫃一直覬覦王掌櫃家的生意紅火, 才出了這麼個招, 願想著王大少爺肯定會反悔, 這樣就能折了他家店的威風, 不想王掌櫃真的按這個價錢全部賣了。 “這下老王家十幾年的老本都賠進去嘍!”趙掌櫃得意地笑了。

晚上回家, 王大少爺生氣地說:“爹, 你也太倔了!說錯了話改過來不就好了麼, 為什麼死要面子呢?這下好了, 你十幾年的心血都賠進去了!”王掌櫃這次真的生氣了, 訓斥到:“你學了這麼些年的生意經, 還是沒學會‘言而有信’這四個字!爹能從一個小學徒白手起家做成這麼大的店面,

全是依仗這四個字!咱們就是傾家蕩產, 也絕不能砸了這塊招牌!”

王大少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沒過多久, 王掌櫃一家就賣了這家店, 在旁邊開了個很小的店面, 勉強維持。 沒想到, 這家小店的生意卻是異常紅火, 來往的人絡繹不絕。 原來, 遠近的人都聽說了王掌櫃家為了“言而有信”賠了老本的事, 有些人不惜多走幾裡路也要來王掌櫃家進貨, 大家都相信王掌櫃寧可賠本也要守信用, 賣的商品絕對是貨真價實。

不到三年功夫, 王掌櫃就東山再起啦, 整個一條街的染料店都被王掌櫃盤了下來。 王大少爺終於學會了真正的生意經。 他們家的所有店, 都在門口掛著一塊大匾, 上面寫著“一諾千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