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最”字訣

近日, 著名詩人、《鄉愁》作者余光中在臺灣仙逝, 享年90歲。 據台媒報導, 當時臺灣氣溫驟降, 原先只以為是天氣多變、氣溫偏低, 餘光中到醫院檢查後決定住院靜養,

在詢問病史中, 其家屬表示余光中在家出現嗜睡、說話不清等狀況, 加上老人有些慢性疾病, 在醫生建議下進行了詳細健康檢查, 診斷為急性腦中風, 但不料病情逐漸惡化, 併發肺部感染, 一天之後就過世了。

最危險的時間:早晨和夜間

專家說, 心梗、心臟驟停發病總的規律是一年中冬季(12月-次年2月)發病率最高;一周中, 周日、週一發病率最高;一天中, 早晨發病率最高。 大多數心血管的意外事件都發生6-9點在這個時段, 因為這個時段是很多人的一個血壓晨峰。 缺血性腦卒中導致的急性腦梗塞多在淩晨睡夢中發病, 因此要特別關注早上起床的狀態, 若手腳不能動或暈倒了, 就要警惕;出血性腦卒中常常在活動狀態或情緒波動時發病,

一出現症狀就比較重, 多表現為打牌、運動、激動後突然昏暈, 此時要小心, 還要關注血壓。

最致命的動作:用力排便、驟然起身、提重物

對於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人來說, 冬季晨練, 便秘用力排便, 驟然起身(改變體位), 提重物, 飽餐、酗酒, 情緒激動(生氣、著急), 過勞, 摔跤等, 都是一些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的觸發因素。 這些誘因, 令衛生間、浴室、臥室床邊、麻將桌上成為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發生的高發地。 冬季人們穿得多, 行動沒有以前靈活, 易摔倒, 尤其是老人, 值得警惕。 此外, 寒冷天氣裡, 跑步追趕公車也是冠心病患者突發心絞痛的常見誘因。

最隱秘的症狀:嗜睡、腹痛

突發心腦血管事件,

就是劇烈的頭痛, 或持續的胸悶胸痛。 專家指出, 多數急性心梗和腦梗的患者, 在發病以前的一周或兩周有前期症狀, 只是有些症狀很隱蔽。

為人們所熟知的腦血管病常見症狀, 包括一側肢體麻(木)或伴有肢體無力、言語笨拙。 但是, 還有許多症狀, 普通老百姓還認識不到, 這些症狀包括:突然一眼或雙眼短暫發黑或視物模糊;突然看東西雙影或伴有眩暈;突然眼前一半視野看不見或視物變形、視物變色;突然眩暈, 或伴有噁心嘔吐, 甚至伴有心慌出汗等;突然不會讀報紙、讀書、寫字;突然記憶喪失, 不認路, 找不到家, 因此而丟失;突然糊塗反應差、胡言亂語;突然聽不懂他人講的話(答非所問)或能聽懂但不能表達語言(心裡明白講不出);沒有任何預感突然跌倒,

或伴有短時神志不清;突然頭昏、眩暈, 站立不穩, 吞咽困難;一側頭面部和對側上下肢無力或者麻木;或者只是單純的嗜睡。 出現上述中風先兆應立即撥打120送醫, 警惕腦血管意外。 (本報綜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