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呼吸是舒壓運動的重要元素

人類之所以要討論呼吸, 是因為呼吸與紓壓息息相關, 因此呼吸也是紓壓運動的重要元素。 而這次我們重新教育身體正確擴張中軸骨, 以確保我們能夠進行正確且有效的呼吸。

紓壓運動將重新訓練胸腔周圍的「滑輪系統」, 使其發揮最大的機械優勢, 讓胸腔儘量擴張, 以便肺臟能夠順利完成工作。

頭部前傾的姿勢會使胸腔與胸骨在每次呼吸時變得更沉重

注意這位男士的鼻子與腳趾,

突出於胸部的距離居然是一樣的, 幸好我們可以透過紓壓運動, 來矯正此一長期養成的不良姿勢。

不過紓壓運動的目標, 是要改變身體不經意養成的姿勢慣性與動作模式, 所以並不是那麼容易上手, 有些人可能必須做出全面而徹底的改變, 而且幾乎所有人都得費點工夫才能成功改變。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重新訓練中軸骨?改變習慣性的壞姿勢呢?紓壓運動特別重視以下三點:後腦勺從頸部上抬、橫膈膜呼吸(腹式呼吸), 以及腹部伸長緊實。

正確擺放頭部:你的後腦勺底部, 必須從頸椎後側的凸起處往上拉提, 這樣胸鎖乳突肌才能有最佳表現。

正確擺放頭部, 別讓後腦勺壓著後頸

核心要素是紓壓式呼吸, 且頭部的位置格外重要:要將後腦的枕部, 也就是所謂的後腦勺, 從頸椎後側的凸起處往上拉提, 使頭骨與尾骨之間的距離儘量拉開來。

之所以要這樣擺放頭部, 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分支, 從大腦經過枕部往下到腦幹, 再到達脊椎底部, 沿途與身體的其他部位溝通、傳遞訊息;如果後腦勺壓著後頸,

就會剝奪大腦經過枕部到腦幹之間的原有神經通路, 那麼中樞神經系統與身體其他部位之間的溝通效率就會變差。

腹式呼吸, 擴大胸腔以吸入更多空氣

橫膈膜擴張:橫膈膜會隨著胸腔從中心向外擴張的徑做出反應, 這種一致性的向外擴張, 對於活絡新陳代謝的肌肉運動非常重要。

當我們吐氣時橫膈膜應該是鬆弛的, 但如果身體受到地心引力的壓迫, 維持橫膈膜鬆弛狀態的後鋸肌(serratus posterior)就會塌陷;讓橫膈膜處於鬆弛狀態是後鋸肌的工作, 但地心引力的壓迫卻會讓後鋸肌整個「擺爛」。

紓壓式呼吸的整個過程是吸氣時讓空氣充滿胸腔的每個角落,使胸腔擴張到最大程度,吐氣時氣體從胸腔頂端至底部逐漸遞增的排出體外。為了要讓胸腔的擴張狀態,一直保持到吐氣結束為止,後鋸肌必須持續收縮,且時間要比平常身體受到地心引力壓迫時的吐氣過程更長一些,這對後鋸肌的動作習性堪稱重大的改變。

紓壓運動:做得多沒用,做對才有效

做運動時大家最好能穿上舒適的服裝,並且打赤腳。不論你是在室內的平坦地板上練習,還是在戶外,你都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讓你能夠整個人平躺下來、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臂張開,而且能夠向前或向後走幾步。

至於每個動作要重複做幾次,以及總共要花多少時間,一開始不妨先從最低次數做起,之後再視情況逐步增加次數或延長練習時間。

然而,並不是拼命用力做運動就能獲得最佳成果,重點是要把動作做得正確到位:你的身體是否獲得穩固的支撐,以及你是否使用正確的肌肉群做動作,攸關鍛煉能否成功。「少量多餐」式的練習頻率,神經重塑的效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紓壓式呼吸

紓壓式呼吸是這套運動的核心關鍵,其實每個招式只是用不同的姿勢進行紓壓式呼吸而已。

想像胸腔裡的肺臟動態,會有助於練習紓壓式呼吸:肺泡已經準備好要接收吸進來的最大量氧氣,而像籠子般保護著肺泡的胸腔,被抬舉得越高、且擴張成圓鼓鼓的,就越能讓肺部充滿氧氣,這一點在開始進行紓壓式呼吸時,務必牢記在心。

沙卡手勢:兩手比出沙卡手勢,將大拇指放在胸腔底部,小指放在骨盆頂端(髂骨前上棘),以此作為測量基本紓壓式呼吸的量尺;每次吸氣時,兩指間的距離都要比上一次再拉開些,呼氣時則要努力保持相同的距離。

首先,要確定後腦勺從頸部後側的凸起處向上伸展,各位不妨想像從你的頭骨到尾骨之間有一條長線,使下巴內收,並伸長你的後頸肌肉。

吸氣時,肩膀別聳起,胸骨則要挺高,當你將肚臍內收擠壓腹部,把腹部充分收緊時,吸入的空氣會把胸腔從臀部往上提。

吐氣時,腹部充分收緊,使胸腔保持擴張與挺起的時間儘量拉長;吸氣時伸長的所有肌肉繼續保持那樣的張力,且肺部是從胸腔由上往下逐步排出氣體。

挺胸收下巴:胸骨(胸部的中心)上抬時,下巴保持內收。我最喜歡的口號就是「挺胸收下巴」,臀部稍微往後頂,會有助於做出正確的姿勢。

雖然紓壓式呼吸完全合乎生物力學,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我卻覺得它很神奇,因為透過呼吸讓肺部充滿空氣,抬頭挺胸站著對抗地心引力,如此便可以回復兼具力量與靈活彈性的人體天生架構。讓整個胸腔擴張到最大,你的身軀就會伸長、變得強壯,而且你的中軸骨將會從尾骨到頭骨完全拉長,全身上下都獲得穩定的支撐。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艾利克.古德曼著作《雷神索爾也在練的隨時版核心基礎運動》一書。好萊塢男星克裡斯.漢斯沃,曾因拍片背部受傷,在拍攝「雷神索爾」電影時,連雷神之槌道具(重達4公斤)都抓不起來,但接受本書作者艾利克.古德曼醫生的指導,練習核心基礎運動,背部變得更加強壯,身體也恢復往常。

—END—

但地心引力的壓迫卻會讓後鋸肌整個「擺爛」。

紓壓式呼吸的整個過程是吸氣時讓空氣充滿胸腔的每個角落,使胸腔擴張到最大程度,吐氣時氣體從胸腔頂端至底部逐漸遞增的排出體外。為了要讓胸腔的擴張狀態,一直保持到吐氣結束為止,後鋸肌必須持續收縮,且時間要比平常身體受到地心引力壓迫時的吐氣過程更長一些,這對後鋸肌的動作習性堪稱重大的改變。

紓壓運動:做得多沒用,做對才有效

做運動時大家最好能穿上舒適的服裝,並且打赤腳。不論你是在室內的平坦地板上練習,還是在戶外,你都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讓你能夠整個人平躺下來、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臂張開,而且能夠向前或向後走幾步。

至於每個動作要重複做幾次,以及總共要花多少時間,一開始不妨先從最低次數做起,之後再視情況逐步增加次數或延長練習時間。

然而,並不是拼命用力做運動就能獲得最佳成果,重點是要把動作做得正確到位:你的身體是否獲得穩固的支撐,以及你是否使用正確的肌肉群做動作,攸關鍛煉能否成功。「少量多餐」式的練習頻率,神經重塑的效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紓壓式呼吸

紓壓式呼吸是這套運動的核心關鍵,其實每個招式只是用不同的姿勢進行紓壓式呼吸而已。

想像胸腔裡的肺臟動態,會有助於練習紓壓式呼吸:肺泡已經準備好要接收吸進來的最大量氧氣,而像籠子般保護著肺泡的胸腔,被抬舉得越高、且擴張成圓鼓鼓的,就越能讓肺部充滿氧氣,這一點在開始進行紓壓式呼吸時,務必牢記在心。

沙卡手勢:兩手比出沙卡手勢,將大拇指放在胸腔底部,小指放在骨盆頂端(髂骨前上棘),以此作為測量基本紓壓式呼吸的量尺;每次吸氣時,兩指間的距離都要比上一次再拉開些,呼氣時則要努力保持相同的距離。

首先,要確定後腦勺從頸部後側的凸起處向上伸展,各位不妨想像從你的頭骨到尾骨之間有一條長線,使下巴內收,並伸長你的後頸肌肉。

吸氣時,肩膀別聳起,胸骨則要挺高,當你將肚臍內收擠壓腹部,把腹部充分收緊時,吸入的空氣會把胸腔從臀部往上提。

吐氣時,腹部充分收緊,使胸腔保持擴張與挺起的時間儘量拉長;吸氣時伸長的所有肌肉繼續保持那樣的張力,且肺部是從胸腔由上往下逐步排出氣體。

挺胸收下巴:胸骨(胸部的中心)上抬時,下巴保持內收。我最喜歡的口號就是「挺胸收下巴」,臀部稍微往後頂,會有助於做出正確的姿勢。

雖然紓壓式呼吸完全合乎生物力學,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我卻覺得它很神奇,因為透過呼吸讓肺部充滿空氣,抬頭挺胸站著對抗地心引力,如此便可以回復兼具力量與靈活彈性的人體天生架構。讓整個胸腔擴張到最大,你的身軀就會伸長、變得強壯,而且你的中軸骨將會從尾骨到頭骨完全拉長,全身上下都獲得穩定的支撐。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艾利克.古德曼著作《雷神索爾也在練的隨時版核心基礎運動》一書。好萊塢男星克裡斯.漢斯沃,曾因拍片背部受傷,在拍攝「雷神索爾」電影時,連雷神之槌道具(重達4公斤)都抓不起來,但接受本書作者艾利克.古德曼醫生的指導,練習核心基礎運動,背部變得更加強壯,身體也恢復往常。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