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致敬!咸安最後一位抗日女兵 唐冬先老人離世

香城都市報報訊

1月11日清晨6時10分, 咸安區最後一位抗日女兵唐冬先老人因心肌梗塞在咸安區光榮院逝世, 享年90歲。

唐冬先, 女,

1928年出生于咸安區馬橋鎮新屋唐村, 她年幼喪母, 家庭貧困。 14歲當兵, 成為了一名新四軍戰士, 並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期間, 經歷過無數生死考驗, 機智勇敢地完成通信任務。 在工作需要的時候, 她兼任宣傳員鼓舞士氣, 當過衛生員照顧受傷的戰友。 解放後曾在桂花鎮鐵橋村從事婦女工作, 2012年來到咸安光榮院安度晚年。

唐冬先老人曾經接受媒體採訪, 本報選取節選內容, 讓我們一起重溫老人講述的抗戰往事, 表達對老人的追思。

我和電影《雞毛信》裡的海娃一樣, 14歲揣著上級的情報, 守著山上的“消息樹”, 當起了新四軍的“人電線”, 從沒讓日本鬼子得逞過一次。

1942年, 日軍全面佔領了咸安, 老百姓生活水深火熱。 當年4月, 新四軍第五師十四旅四十一團開進鄂南, 隨同前往的還有鄂南獨立團, 負責人是四十一團政委羅通和鄂南中心縣委書記李平, 雷同作為鄂南中心縣委成員隨同前往。

同村的馮大姐是雷同的部下, 見我平日做事靈活, 便發展我為秘密交通員。 那時候村裡的民兵多,

家家幾乎都住過傷患, 我年紀小, 最開始只能在村裡放哨, 監視敵人, 給新四軍帶路送信。 那時一個情報往往要十幾個交通員傳送, 為了安全, 送信不能走好路, 得揀山溝、山險的地方走。 有時候我也扮成賣雞蛋、賣菜的小姑娘去送信。

有天, 我一個人在家時, 幾個日本兵闖進來要找共產黨員。 我跟他們說家裡沒人, 他們不信, 又把我抓起來, 說我是地下工作者。 我不服, 日本人便把我按在桌子上準備灌辣椒水, 這時我小姨來了, 不停的解釋, 說我一個小女生, 都不怎麼外出, 怎麼可能是地下工作者。 日本兵隨行的漢奸還是不信, 說有人舉報, 幸好, 屋外傳來日軍的緊急招令, 那些日本兵聽到後馬上就跑出去了。

因為表現還不錯, 1943年我跟著新四軍第五師十四旅四十一團轉戰鄂皖湘贛, 主要在敵後做後勤和傷患救助工作。 那時戰鬥很激烈, 每天都有大量部隊投入戰場, 也有大量負傷的戰士從火線退下, 每天都可以看到那些犧牲的戰士的遺體。 戰事緊張的時候, 救護人員要直接上戰場, 匍匐前進, 把傷患拖到後方救治。

如今我們只能靠老人留下的影片和採訪資料來寄託了的哀思。 老人記憶中的那段由抗戰歲月延伸開去的曲折人生和豐富情感, 可以震撼任何一個人, 我們從老人身上獲得的不是傷痛的眼淚, 而是應該代代相傳的抗戰精神以及平和積極的心態。

就像她曾說過的那樣,“誰都不想看見戰爭,戰士是殘酷的,家國被毀,親人離散,四處烽火硝煙,所以更要珍惜現在的和平與幸福的生活。”

更多咸寧本地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香城都市報(或公眾號搜索:xcdsbgfwx)

而是應該代代相傳的抗戰精神以及平和積極的心態。

就像她曾說過的那樣,“誰都不想看見戰爭,戰士是殘酷的,家國被毀,親人離散,四處烽火硝煙,所以更要珍惜現在的和平與幸福的生活。”

更多咸寧本地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香城都市報(或公眾號搜索:xcdsbgfwx)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