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福建最“懶”的3個地方,懶出境界,好想去了就不離開!

你總是那麼忙碌

不是加班, 就是見客戶

你總是那麼疲憊

一休假倒頭就睡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

加班、熬夜已成了大多數人的日常標配

但是也總有那麼些城市

畫風新奇

懶出風格和特色

“懶”到其他城市妒忌不已

有一種生活, 叫做蟳埔慢生活

這裡不是古鎮, 也不是旅遊區。 蟳埔只是泉州臨海的一個小漁村, 卻保存著完好的原始風貌。 慵懶是這座小村的生活態度。

蟳埔位於泉州內晉江出海口的鷓鴣山下, 宋元時期, 被稱為東方第一大港。 也是明朝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港口。 滿載絲綢、瓷器的商船從蟳埔起航, 沿著閩南航行到達南洋。

@屈憲生

在蟳埔漁村, 有一群堅守傳統的美麗漁家女。 無論年齡大小, 她們的髮型都盤在腦後, 綰成一個圓髻, 用鮮花串成花環, 俗稱“簪花圍”。

當地人以海為生, 男人負責出海討海鮮, 女人負責把海產品拿去市場賣。 這裡民風淳樸, 有著吃不完的海鮮。

@屈憲生

這裡的蚵殼厝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沿海民間流傳著“千年磚, 萬年蚵殼”的俗語。

牆體堅固的它, 冬暖夏涼, 不怕蛀蟲。

@屈憲生

巴掌大的生蠔, 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 從非洲帶過來的, 當年貨船到達非洲把貨賣完回來時, 就會帶上非洲東海岸的生蠔殼到船上壓倉。

運回來的生蠔殼就成了當地人就地取材建造房屋的材料。

@屈憲生

在月港古鎮,聽阿嬤訴說月港的故事

月港,地處九龍江入海口處,因其港道“外通內潮,內接山澗,其形似月,故名。”它與福州港、泉州港、廈門港,並稱福建歷史上的“四大商港”。

踏著石板路,來到富有閩南風情的古街,家家戶戶張燈結綵。

古街上的幾棟建築都已有百年歷史--容川街,古厝裡保留著原始的房梁和牆體。

徜徉在古色古香的古街,隨處可與當地人暢聊,阿嬤們會告訴你月港的古往今來。

@韶岩先生

“昔日的容川街很繁華,街道兩旁都是店面,賣著各式各樣從南洋運回來的糕點和物件,家家戶戶做生意,在這當中,唯獨高榮忠家的店窗是紅色的,於是一提到“紅店窗”便知道”。阿嬤如是說。

@韶岩先生

房子門前的竹格子為竹條編織而成,竹片與竹片之間留有一定的縫隙。人們坐在古厝裡,可以從縫隙中看到街上的行人,而外面的行人卻看不到屋內的春光。可謂內藏玄機。

@韶岩先生

位於海澄鎮城內東南處,有座建于明隆慶五年建的城隍廟。

城隍廟為三進殿,主體為硬山式建築,廣場寬敞,規模頗大,木雕藝術優雅別致優雅。

@鏡頭裡說故事

在這裡傾聽佛鐘,感受縹緲的檀香,時光不知不覺已慢下來!

@鏡頭裡說故事

到泰寧老虎際,感受沒有時鐘的幽寂古寨

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老虎際沿著福建省泰甯大金湖下游的大布鄉山路蜿蜒而去,在一個古渡口拐進去。

在這裡,如世外桃源般神秘,可以沉浸在錯落有致的吊腳樓,深邃幽靜的峽谷漂流時,仿佛世間的庸俗隔絕,忘了世外紛紛擾擾。

整個山寨貼崖而建,懸空部分用二至五根直木撐起,需要抬頭仰望,這些高高的撐礁,讓人聯想到苗寨的吊腳樓。

這種建築風格在福建內實為罕見,而且有幾十棟吊腳樓都是清朝末年興建的,現今鮮有人住,原本40多戶,如今只剩4戶老人留守。

整個村子都姓梁。梁氏祖先一對青年男女,發現此處山環水繞,風水極佳,於是再次安家落戶,生了7個兒子,一直留在這裡繁衍生息,就有了今天的老虎際。

從吊腳樓望出去,有一座巨大的山峰映入眼簾,乍一看,像彌勒佛端坐著,看人間冷暖。讓人驚訝的是,山岩中心仿佛被人劈開,形成一個心形。

心形中央的兩個裂縫,形成了一個有角度的時針和分針,整個山岩細看,仿佛永遠停留在2點30分。

ps:老虎際古村落較為偏僻,需要自駕前往,從泰寧出發需1個小時。

我等懶癌患者的福音啊

趕緊走起!

往期精選回顧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想知道【徵稿大賽】資訊?點擊閱讀原文

運回來的生蠔殼就成了當地人就地取材建造房屋的材料。

@屈憲生

在月港古鎮,聽阿嬤訴說月港的故事

月港,地處九龍江入海口處,因其港道“外通內潮,內接山澗,其形似月,故名。”它與福州港、泉州港、廈門港,並稱福建歷史上的“四大商港”。

踏著石板路,來到富有閩南風情的古街,家家戶戶張燈結綵。

古街上的幾棟建築都已有百年歷史--容川街,古厝裡保留著原始的房梁和牆體。

徜徉在古色古香的古街,隨處可與當地人暢聊,阿嬤們會告訴你月港的古往今來。

@韶岩先生

“昔日的容川街很繁華,街道兩旁都是店面,賣著各式各樣從南洋運回來的糕點和物件,家家戶戶做生意,在這當中,唯獨高榮忠家的店窗是紅色的,於是一提到“紅店窗”便知道”。阿嬤如是說。

@韶岩先生

房子門前的竹格子為竹條編織而成,竹片與竹片之間留有一定的縫隙。人們坐在古厝裡,可以從縫隙中看到街上的行人,而外面的行人卻看不到屋內的春光。可謂內藏玄機。

@韶岩先生

位於海澄鎮城內東南處,有座建于明隆慶五年建的城隍廟。

城隍廟為三進殿,主體為硬山式建築,廣場寬敞,規模頗大,木雕藝術優雅別致優雅。

@鏡頭裡說故事

在這裡傾聽佛鐘,感受縹緲的檀香,時光不知不覺已慢下來!

@鏡頭裡說故事

到泰寧老虎際,感受沒有時鐘的幽寂古寨

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老虎際沿著福建省泰甯大金湖下游的大布鄉山路蜿蜒而去,在一個古渡口拐進去。

在這裡,如世外桃源般神秘,可以沉浸在錯落有致的吊腳樓,深邃幽靜的峽谷漂流時,仿佛世間的庸俗隔絕,忘了世外紛紛擾擾。

整個山寨貼崖而建,懸空部分用二至五根直木撐起,需要抬頭仰望,這些高高的撐礁,讓人聯想到苗寨的吊腳樓。

這種建築風格在福建內實為罕見,而且有幾十棟吊腳樓都是清朝末年興建的,現今鮮有人住,原本40多戶,如今只剩4戶老人留守。

整個村子都姓梁。梁氏祖先一對青年男女,發現此處山環水繞,風水極佳,於是再次安家落戶,生了7個兒子,一直留在這裡繁衍生息,就有了今天的老虎際。

從吊腳樓望出去,有一座巨大的山峰映入眼簾,乍一看,像彌勒佛端坐著,看人間冷暖。讓人驚訝的是,山岩中心仿佛被人劈開,形成一個心形。

心形中央的兩個裂縫,形成了一個有角度的時針和分針,整個山岩細看,仿佛永遠停留在2點30分。

ps:老虎際古村落較為偏僻,需要自駕前往,從泰寧出發需1個小時。

我等懶癌患者的福音啊

趕緊走起!

往期精選回顧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想知道【徵稿大賽】資訊?點擊閱讀原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