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近刷屏的直播答題,是“撒幣”還是“SB”?

這幾天想必你的朋友圈也被直播答題給刷屏了。

直播答題火了, 入局的玩家越來越多, 似乎成為了一場全民狂歡, 各大App觀眾數也節節攀升:《沖頂大會》最高線上人數90萬;《百萬英雄》最高線上人數230萬;《百萬贏家》最高線上人數400萬;《芝士超人》最高線上人數110萬。

相比於秀場模式, 直播答題的參與感強, 門檻低, 並且以答題切入, 讓更多的人從圍觀者變成了參與者, 加上高額的獎金、迅速提現的機制, 也在誘惑用戶加入其中, 試試運氣。

此外, 直播答題遊戲不僅僅是知識比拼, 直播中的題目範圍涉及廣泛, 涵蓋知識點眾多, 即使你涉獵廣泛, 也總有知識盲點, 有時正是靠著運氣幫助你通關, 而這也就構成了這個遊戲的最大刺激點。

再加上有各路明星、大V宣傳造勢引流, 各個平臺不斷“撒幣”, 每天累計投放從20萬到400萬不等的獎金, 各個平臺得到了不小的活躍流量。

用幾十萬獎金就能換取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活躍流量, 在獲取流量成本高越來越高的今天, 砸錢帶來大波用戶, 這筆低成本引流的生意, 看上去是十分划算的。

不過, 這場簡單粗暴的砸錢比賽, 似乎並沒有黏住用戶。 據瞭解, 為了能獲取更多的獎金,

不少網友開始組團答題, 市場中也湧現出“薅平臺羊毛”生意:賣復活碼、賣“通關秘笈”。 不過, 在巨額獎金前, 用戶對平臺並無牢固的黏性, 而是隨著不同平臺的答題時間、場次轉移。

模式的趨同和入場玩家的增多, 直播答題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儘管入場的各個平臺都是一副不差錢的樣子, 但這個遊戲模式又似乎不能只靠燒錢, 如果平臺只是瘋狂“撒幣”卻沒有任何創新點, 直播答題很可能會是下一個火一把就死的風口。

每日金融認為, 快速吸引到大波流量的直播答題平臺正在面臨以下問題。

1.如何做到在空暇時間也能留住用戶, 保持用戶的粘度, 是平臺所需要考慮的核心。

2.如何將手中流量變現, 撒幣也得回血, 不然直播答題光撒幣引流, 卻沒有穩定可靠的收入來源, 反倒成了真sb。 目前各平臺專注於植入廣告, 與品牌合作, 但長期下去會引發用戶的反感。

3.如何延長直播答題的生命力, 長時間僅是答題模式肯定不行, 接下來就要比拼哪家平臺的內容更創新, 玩法更有趣,

如何引爆其他產品了。

4.此外還有可能會到來的監管風險。 目前直播答題並未受到監管, 正處於野蠻生長時期, 此後該商業模式是否會受到政策管控, 風險難料。 有人認為, 誰能在監管政策出臺前跑得更快, 發展得更好, 誰就能在之後保持長足的領先。

目前直播答題商業化模式仍處在探索期,火一把就死的現象級APP也不少,直播平臺是下一個風口還是炮灰,它仍有演變和成長的空間。

目前直播答題商業化模式仍處在探索期,火一把就死的現象級APP也不少,直播平臺是下一個風口還是炮灰,它仍有演變和成長的空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