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談園風及其建設

園風是幼稚園精神環境的重要內容之一, 是幼稚園辦園指導思想和培養目標的集中反映, 是培養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綜合體現, 是一切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和保證, 是體現內抓管理、外樹形象、促進農村社區幼稚教育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 園風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不良的園風不利於幼稚教育的發展, 也容易使幼兒形成不良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優良的園風對於幼稚園建設和幼兒素質的培養, 具有特殊的教育力量:

⑴約束力——園風是一種無形的園規、園紀, 全園教師、幼兒會自覺地接受它的影響和薰陶, 處於它的約束之中, 接受著教育, 就會在言行上逐步適應園風的要求。

⑵感染力——環境和風氣對人的影響遠遠勝過任何嚴厲的說教和強迫命令。 孟母擇鄰的千古美傳就是明證。

⑶凝聚力——幼稚園良好的園風在社會上贏得了聲譽,

教師、幼兒會產生強烈的自豪感, 從而喚起他們的責任感和集體主義思想。 正如馬卡連柯所說:“這種良好的集體, 教育了集體, 團結了集體, 加強了集體, 以後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巨大的教育力量。 ”

⑷吸引力——優良園風的教育作用, 不僅限園內, 而且也會強烈教育、吸引園外人員。 如革命戰爭時期的延安“抗大”, 以其優良的校風吸引了大批革命志士慕名冒著生命危險奔赴學習、深造就是明證。

優良的園風雖因幼稚園、因時而富有不同的內涵和個性, 但就其共性而言, 樹立優良園風需要有一個經常教育、反復培養、優化堅持的過程。 其一般方法、途徑主要是:

1、使園風內容體現在幼稚園的規章制度中。 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 嚴肅園紀, 加強管理, 同時抓住新教師上崗、新幼兒(特別是大班幼兒)入園、節日慶典等時機, 通過各種形式和方法廣為宣傳, 大造輿論, 讓全體幼兒教師和幼兒明確園風建設在幼稚園中的地位和作用, 深刻理解園風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內容, 增強對搞好園風建設的責任感,

自覺地為樹立優良園風獻計獻策, 身體力行。

2、堅持正面教育, 發揮典型示範的作用, 曉之以理, 因勢利導, 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 發揮群體優勢, 搞好教風、學風的綜合治理, 從點滴入手, 常抓不懈, 持之以恆。

3、美化幼稚園, 陶冶情操, 以幼稚園的整潔美觀、幽雅肅靜來改善人的心理環境, 使人得到文明樂觀、熱愛生活的感染和啟迪。

加強園風建設, 使之優化發展, 還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

1、處理好園風建設適應新形勢與遵循幼兒心理特點的關係。

幼兒心理正處在逐漸成熟的時期, 適應培養幼兒素質教育的要求, 根據他們不同的年齡階段和特徵, 應採取不同的方法途徑進行園風建設。 如2-3歲幼兒他們的特徵是有獨立傾向性, 生活自立行為開始出現, 但情緒不穩定, 有強烈的情感依戀;自我中心傾向明顯, 出現反抗現象;動作發展速度較快, 且思維存在於動作之中;嘗試模仿, 喜歡模仿等。 對此, 應注意營造與家庭氛圍相似的寬鬆、安全、溫馨的環境, 創設適應幼兒獨自活動、平行活動、小群體活動的空間;給幼兒母親般的關愛,恰當地向每個幼兒表達親熱,滿足其身心需求,隨時觀察幼兒的變化,並在產生情緒危機之前及時吸引其轉向新的活動;家園共育,讓幼兒開心、開口、開竅,並應尊重家長作為幼兒照料者及影響者的主體地位,讓家長瞭解2-3歲幼兒開始進入“心理反抗期”等等。

再如針對4-5歲幼兒有意性行為開始發展,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規則意識萌芽,是非觀念較模糊,在活動中學會交往,活潑好動,思維具體形象,對事物的理解力逐漸增強,能獨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具有豐富、生動的想像力等等這些年齡心理特徵,應創設一個內容豐富、穩定有序的活動環境,並針對幼兒發展不夠穩定、差異明顯的特點,提供不同層次的活動內容和材料;充分保證角色遊戲的時間、空間和材料,滿足幼兒在遊戲中宣洩、交往、模仿和創造的需要,並提供每個幼兒為集體做事的機會,如參與環境的佈置、整理、清潔和做值日生等;要針對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有目的地組織參觀訪問、觀察發現等活動;用正面引導的方法幫助幼兒發展自我控制能力,並對幼兒告狀行為及時表示態度,在適當的時機教會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

2、處理好身教和言教的關係。教育者的示範作用最易被幼兒仿效。教育者群體行為的示範性更能驅使幼兒心理和行為從眾性的產生,幼兒教師的精神境界、品德情操、治學態度、言談舉止等將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有以身作則的垂範作用,做到言教明理,量表示范,這是加強優良園風建設的基礎。

3、處理好建設與教育的關係。園風建設要以教育為手段,突出教育在優良園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重點圍繞三個方面的教育來進行。

一是注重融情性教育,師幼間建立和諧的情感。只有注重情感教育,熱愛幼兒,以情動人,才能激發幼兒參與優良園風建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二是加強啟發式教育,既要嚴格管理又應嚴細並重、和風細雨,尤其善於處理好“堵”與“導”的辯證關係。

三是注重滲透性教育,主要包括保教滲透、管理滲透、環境滲透等等。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路,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創設適應幼兒獨自活動、平行活動、小群體活動的空間;給幼兒母親般的關愛,恰當地向每個幼兒表達親熱,滿足其身心需求,隨時觀察幼兒的變化,並在產生情緒危機之前及時吸引其轉向新的活動;家園共育,讓幼兒開心、開口、開竅,並應尊重家長作為幼兒照料者及影響者的主體地位,讓家長瞭解2-3歲幼兒開始進入“心理反抗期”等等。

再如針對4-5歲幼兒有意性行為開始發展,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規則意識萌芽,是非觀念較模糊,在活動中學會交往,活潑好動,思維具體形象,對事物的理解力逐漸增強,能獨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具有豐富、生動的想像力等等這些年齡心理特徵,應創設一個內容豐富、穩定有序的活動環境,並針對幼兒發展不夠穩定、差異明顯的特點,提供不同層次的活動內容和材料;充分保證角色遊戲的時間、空間和材料,滿足幼兒在遊戲中宣洩、交往、模仿和創造的需要,並提供每個幼兒為集體做事的機會,如參與環境的佈置、整理、清潔和做值日生等;要針對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有目的地組織參觀訪問、觀察發現等活動;用正面引導的方法幫助幼兒發展自我控制能力,並對幼兒告狀行為及時表示態度,在適當的時機教會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

2、處理好身教和言教的關係。教育者的示範作用最易被幼兒仿效。教育者群體行為的示範性更能驅使幼兒心理和行為從眾性的產生,幼兒教師的精神境界、品德情操、治學態度、言談舉止等將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有以身作則的垂範作用,做到言教明理,量表示范,這是加強優良園風建設的基礎。

3、處理好建設與教育的關係。園風建設要以教育為手段,突出教育在優良園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重點圍繞三個方面的教育來進行。

一是注重融情性教育,師幼間建立和諧的情感。只有注重情感教育,熱愛幼兒,以情動人,才能激發幼兒參與優良園風建設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二是加強啟發式教育,既要嚴格管理又應嚴細並重、和風細雨,尤其善於處理好“堵”與“導”的辯證關係。

三是注重滲透性教育,主要包括保教滲透、管理滲透、環境滲透等等。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路,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