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京醫喜訊|北京醫院喜獲合理調配資源全國優質服務示範醫院

喜訊

2018年1月3日, 2018年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劉延東副總理作出重要批示,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黨組書記李斌進行重要講話,

同時,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宣讀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典型通報表揚檔, 北京醫院喜獲合理調配資源全國優質服務示範醫院。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自2015年起我院積極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為期3年的“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 在合理調配資源、規範診療行為、保障醫療安全等9個方面成績顯著。

北京醫院將繼續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圍繞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新要求, 主動擔當、開拓進取, 進一步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在改善醫療服務工作中再立新功,

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助力醫改探新路 為有源頭活水來

——北京醫院醫療聯合體工作紀實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醫改精神, 構建新的醫療服務格局和就醫秩序, 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

根據《北京市區域醫療聯合體系建設試點指導意見》, 在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東城區政府及東城區衛生局的組織領導下, 2014年6月, 以北京醫院為核心單位, 以北京市普仁醫院、北京市東城區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成員單位, 正式成立了“北京醫院醫療聯合體”。 北京市隆福醫院、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東城區第一婦幼保健院、東城區第二婦幼保健院、永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陸續加入了成員單位, 使得北京醫院醫聯體隊伍不斷壯大。 經過3年餘的探索與實踐, 北京醫院醫聯體已形成完整的轉診機制, 通過推進“對口幫扶、技術協作、科室共建”三種模式, 搭建“技術支援、人才培訓、管理指導、學科優化、資訊共用、雙向轉診”六個平臺,
與全市8家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婦產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展開了多元化深層次協作, 覆蓋社區居民二十余萬人。

一、建章立制, 強化管理

院領導班子對醫聯體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 由主管醫療的院領導主抓醫聯體工作,

醫務處安排專職人員負責醫聯體溝通協調工作。 為了保障將醫聯體順利進行, 將醫聯體工作納入臨床科室工作考核, 與人事處溝通將個人出診及參加社區培訓列為職稱聘任加分項。 合作單位簽訂醫聯體合作協定後, 院領導親赴成員單位座談、調研, 與主管部門協商、溝通, 共同分析成員醫院的發展前景和資源需求。 同時, 科主任也進行實地考察和對接, 制定出了符合各單位需求的技術支援方案, 如專家門診、查房、手術、會診等。

二、搭建平臺,優化資源配置

為緩解我院乳腺外科及胃腸外科患者住院難及普仁醫院普外科病房病床使用率不高的問題,我院將部分乳腺外科及胃腸外科患者下轉至普仁醫院普外科病房住院,手術由我院醫師指導;我院ICU主任經常至普仁醫院ICU查房。我院的大型儀器設備彌補了普仁醫院的檢查不足,普仁醫院將需做核磁胰腺MRCP檢查的病人上轉至我院來做。

隆福醫院與我院建立醫聯體後,兩院間的醫務處積極聯繫,我院的呼吸、神經、康復、腎內、心血管等專業科室都曾經到隆福醫院進行過調研,為兩院間相關科室的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院腎臟內科主任實地考察隆福醫院透析室後給予了專業性的指導,幫助其進一步完善了透析室的建設。2016年6月24日,我院泌尿外科與隆福醫院泌尿外科病房成立泌尿外科聯合病房;2016年8月18日,我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與隆福醫院呼吸內科病房成立呼吸內科聯合病房。每週我院醫師到其病房查房一次,切實提高該病房的診療品質。

東城第一婦幼保健院是以婦科和產科為主的專科醫院,沒有內科等其他科室,與我院建立醫聯體後,我院的相關科室充分的保障了東城第一婦幼保健院的醫療安全,同時也彌補了其大型儀器設備及相關儀器設備不足的問題。建立醫聯體以來,每週我院產科主任會到其產科病房查房,產科選派一名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到門診出半天門診,加強了產科的診療能力。內分泌科和營養科派專人到該院開展婦科內分泌、孕產婦甲狀腺疾病篩查、孕期營養等特色門診,彌補相關專業的不足。在遇到疑難複雜病例或者搶救病例時,我院直接派人參加會診或參與搶救。

2017年3月3日,我院普通外科醫師指導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外科獨立開展了第一台急診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手術順利完成,使得該院腔鏡手術水準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三、傳道授業解惑,加強科研工作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了加強醫聯體內成員醫院的人才建設,我院免費接收院外呼吸內科、腎內科、婦產科、內分泌科、普外科、康復科和全科醫學等多個專業的進修和規範化培訓人員。為了加強基層醫院的繼續教育,我院根據不同需求申報區級繼續教育專案,如新技術推廣等,同時將我院的繼續教育專案發放給醫聯體單位,如全科醫學培訓班等。此外,我院舉辦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專案和學術會議等通知也通過醫聯體發給了相關科室,科室主任派出了多名醫生參加了繼續教育和學術交流活動,參會者反響良好。

科研是醫院發展建設的動力,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內分泌科和針灸按摩科將部分科研專案的患者招募條件發給醫聯體單位,相關科室的良好配合保證了科研專案的順利進展。以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腦卒中二級預防診療優化專案”為引導,在院領導的帶領下,在醫聯體內開展“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綜合防治體系”專案,各醫聯體單位均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ASCVD專案中。還組建了北京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社區糖尿病學組,吸收醫聯體成員單位的相關人員積極參與其中。

四、突出特長,成立醫聯體多學科診治中心

在醫聯體內,我院率先探索了以學科建設為基礎的醫聯體模式。目前已成立8個診療中心:膽道疾病微創治療中心、腎臟疾病治療中心、繼發性高血壓多學科診療中心、胃腸道腫瘤多學科診療中心、心律失常診療中心、中醫老年病多學科診療中心、冠心病多學科診療中心、胃食管返流病和便秘診療中心。積極探索以學科為基礎,以MDT為抓手的醫聯體模式,發揮學科優勢,有針對性的將醫、教、研等工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五、發揚公益,開展義診

在衛生主題日或重大紀念日,醫聯體內經常組織義診活動。我院在東花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的義診周活動,醫務處聯合全科教研室派出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急診科、婦產科等科室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高年資醫師進行義診和健康宣教,不僅規範了社區醫生對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而且也使居民的防病控病意識得到了提高。每次義診活動都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

六、工作成效

2017年1-10月,在醫聯體內就開展門診528人次,診療1041人次,查房366人次,開展手術268例,互轉病人302例,會診176次,繼續教育30次,3119人聽課,開展健康宣教14次,625人聽課,接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進修生學習11人次,全部免收進修費用。其中互轉和會診量已經超過2015年和2016年兩年資料的總和。 北京醫院作為一所擁有112年歷史的大型三甲綜合醫院,如何利用優質醫療資源服務社會,讓患者體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一直都是醫院積極探索的方向。通過醫聯體模式,讓思路化作行動,讓行動造福患者,是北京醫院人救死扶傷、醫療惠民、踐行醫改的有效舉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醫聯體如同一根紅絲帶,串起醫療行業服務群眾的“同心結”,用凝心、集智、聚力為推進醫改注入了強勁動力。

素材提供:醫務處

編輯製作:宣傳處

二、搭建平臺,優化資源配置

為緩解我院乳腺外科及胃腸外科患者住院難及普仁醫院普外科病房病床使用率不高的問題,我院將部分乳腺外科及胃腸外科患者下轉至普仁醫院普外科病房住院,手術由我院醫師指導;我院ICU主任經常至普仁醫院ICU查房。我院的大型儀器設備彌補了普仁醫院的檢查不足,普仁醫院將需做核磁胰腺MRCP檢查的病人上轉至我院來做。

隆福醫院與我院建立醫聯體後,兩院間的醫務處積極聯繫,我院的呼吸、神經、康復、腎內、心血管等專業科室都曾經到隆福醫院進行過調研,為兩院間相關科室的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院腎臟內科主任實地考察隆福醫院透析室後給予了專業性的指導,幫助其進一步完善了透析室的建設。2016年6月24日,我院泌尿外科與隆福醫院泌尿外科病房成立泌尿外科聯合病房;2016年8月18日,我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與隆福醫院呼吸內科病房成立呼吸內科聯合病房。每週我院醫師到其病房查房一次,切實提高該病房的診療品質。

東城第一婦幼保健院是以婦科和產科為主的專科醫院,沒有內科等其他科室,與我院建立醫聯體後,我院的相關科室充分的保障了東城第一婦幼保健院的醫療安全,同時也彌補了其大型儀器設備及相關儀器設備不足的問題。建立醫聯體以來,每週我院產科主任會到其產科病房查房,產科選派一名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到門診出半天門診,加強了產科的診療能力。內分泌科和營養科派專人到該院開展婦科內分泌、孕產婦甲狀腺疾病篩查、孕期營養等特色門診,彌補相關專業的不足。在遇到疑難複雜病例或者搶救病例時,我院直接派人參加會診或參與搶救。

2017年3月3日,我院普通外科醫師指導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外科獨立開展了第一台急診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手術順利完成,使得該院腔鏡手術水準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三、傳道授業解惑,加強科研工作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了加強醫聯體內成員醫院的人才建設,我院免費接收院外呼吸內科、腎內科、婦產科、內分泌科、普外科、康復科和全科醫學等多個專業的進修和規範化培訓人員。為了加強基層醫院的繼續教育,我院根據不同需求申報區級繼續教育專案,如新技術推廣等,同時將我院的繼續教育專案發放給醫聯體單位,如全科醫學培訓班等。此外,我院舉辦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專案和學術會議等通知也通過醫聯體發給了相關科室,科室主任派出了多名醫生參加了繼續教育和學術交流活動,參會者反響良好。

科研是醫院發展建設的動力,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內分泌科和針灸按摩科將部分科研專案的患者招募條件發給醫聯體單位,相關科室的良好配合保證了科研專案的順利進展。以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腦卒中二級預防診療優化專案”為引導,在院領導的帶領下,在醫聯體內開展“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綜合防治體系”專案,各醫聯體單位均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ASCVD專案中。還組建了北京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社區糖尿病學組,吸收醫聯體成員單位的相關人員積極參與其中。

四、突出特長,成立醫聯體多學科診治中心

在醫聯體內,我院率先探索了以學科建設為基礎的醫聯體模式。目前已成立8個診療中心:膽道疾病微創治療中心、腎臟疾病治療中心、繼發性高血壓多學科診療中心、胃腸道腫瘤多學科診療中心、心律失常診療中心、中醫老年病多學科診療中心、冠心病多學科診療中心、胃食管返流病和便秘診療中心。積極探索以學科為基礎,以MDT為抓手的醫聯體模式,發揮學科優勢,有針對性的將醫、教、研等工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五、發揚公益,開展義診

在衛生主題日或重大紀念日,醫聯體內經常組織義診活動。我院在東花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的義診周活動,醫務處聯合全科教研室派出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急診科、婦產科等科室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高年資醫師進行義診和健康宣教,不僅規範了社區醫生對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而且也使居民的防病控病意識得到了提高。每次義診活動都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

六、工作成效

2017年1-10月,在醫聯體內就開展門診528人次,診療1041人次,查房366人次,開展手術268例,互轉病人302例,會診176次,繼續教育30次,3119人聽課,開展健康宣教14次,625人聽課,接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進修生學習11人次,全部免收進修費用。其中互轉和會診量已經超過2015年和2016年兩年資料的總和。 北京醫院作為一所擁有112年歷史的大型三甲綜合醫院,如何利用優質醫療資源服務社會,讓患者體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一直都是醫院積極探索的方向。通過醫聯體模式,讓思路化作行動,讓行動造福患者,是北京醫院人救死扶傷、醫療惠民、踐行醫改的有效舉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醫聯體如同一根紅絲帶,串起醫療行業服務群眾的“同心結”,用凝心、集智、聚力為推進醫改注入了強勁動力。

素材提供:醫務處

編輯製作:宣傳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