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直播答題”全民狂歡,但你可能只值一毛錢

互聯網平臺的內容風口總是來得如此之快, 從上線到爆紅, “直播答題”僅僅用了兩周時間。

高額的獎金誘惑、幾乎為零的參與門檻以及邀請好友獲得復活的社交模式讓“直播答題”節目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引發全民答題熱潮, 成為2018年國內互聯網界的“第一個爆款”。

某平臺的“直播答題”節目

答題能賺錢, 知識能提現

2018年的前半個月, 互聯網領域最受關注的事件可能就是“直播答題”模式的興起了。 “答題能賺錢, 知識能提現”、“連續答對12道題, 分享百萬獎金”這樣的節目宣傳口號著實吸引了不少的關注目光。

某“直播答題”類節目的宣傳語

不同于某些商家的虛假宣傳, 這些節目是實打實的“撒錢”, 用節目組織者的話來說就是“知識改變命運, 只要你能答對全部問題, 百萬獎金將不是一個夢!”

“直播答題”成為互聯網界的“爆款”

“直播答題”模式的爆紅讓很多人始料未及。

簡單來說, “直播答題”是一種全民用戶可以直接參與的益智類答題節目形式, 用戶通過在指定的時間內打開直播, 並答對所有題目即可平分獎金。 到目前為止, 類似模式的節目主要有“芝士超人”、“百萬英雄”、“頭腦王者”、“沖頂大會”、“百萬贏家”等, 這些節目的主要模式是:每天在指定時間進行答題直播,

一共12道題, 每道限時為10秒鐘, 全部答對者可平分每期獎金。

高額的獎金誘惑、幾乎於無的參與門檻、邀請好友獲得復活卡的社交媒體模式以及一天可以多次參與的方式, 讓“直播答題”這種模式迅速火爆起來。 以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為例, 花椒直播曾在“百萬贏家”中開設了美團問答專場, 獎金總額達到了一百萬, 據相關資料顯示, 節目播出僅僅30分鐘內就吸引了約400萬人參與, 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瘋狂“撒錢”的背後平臺是如何“賺錢”的

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 各個“直播答題”平臺已經累計投入了超過1個億的獎金, 按照節目規則, 這些獎金事實上已經進入了答題觀眾的口袋了。 但是天上真的會有這種平白無故“掉現金”的情況出現嗎?

答案當然是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 節目組織者雖然在“撒錢”, 但是背後的變現途徑也非常的多。

還是以上面的花椒直播為例, “百萬贏家”節目在30分鐘內就吸引了約400萬人參與,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裡,

這樣的資料顯然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節目中僅僅廣告等商業贊助收入就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另外, 節目中分享邀請碼可以獲得復活機會這種模式, 也可以實現最低成本的推廣。 通過老用戶的社交分享可以帶來更多的新註冊用戶, 也可以形成新的話題熱點, 最終的獲客成本以及推廣費用都將遠低於目前互聯網的平均水準。

事實上, 此類“直播答題”節目不僅讓“出題者”與“答題者”獲得了益處, 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技術的進步。 從技術角度來看, 幾百萬上千萬用戶同時線上答題, 對平臺的資料處理能力以及交互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可以說市場的需求永遠是促進技術進步的重要動力之一。

爆紅的背後是亂象叢生, 你可能只值一毛錢

任何一個節目在爆紅之後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直播答題”也不例外。

事實上,從“直播答題”興起以來,伴隨著的質疑就從沒有停過。有一部分網友認為此類節目有明顯的“暗箱操作”的嫌疑。節目到底有多少用戶是真的獲勝者,這些資料都是由平臺統計,觀眾並不清楚。有些網友甚至認為百萬獎金只是一個噱頭,觀眾並不能獲得多少獎金,最終還是會被“內部人員”瓜分。

此外,觀眾均分獎金的這種模式也引起了部分網友的吐槽,因為在這種模式之下,答題者最終獲得獎金多少的決定性因素是答對題目人數。而真實情況下,網友們會發現即使答對全部問題,最終分得的獎金也會很少,因為答對問題的總人數太多了,“知識雖然能變現,但是可能最終只值一毛錢。”

除此之外,“直播答題”的爆紅也衍生出了很多其他問題。

任何形式的競賽都很難避免作弊問題的發生,“直播答題”也是如此。據相關媒體報導,網路上已經出現了相關的“作弊神器”,並且種類繁多。

“直播答題”節目的問題內容也爆出了很多問題。近日,花椒直播組織的“百萬贏家”節目中,將香港與臺灣列為“國家”,此舉遭到了網友們的一致聲討,花椒直播也因此公開向社會道歉。

“百萬贏家”節目中的問題遭到了網友的一直聲討

所以總的來說,“直播答題”節目雖然帶起了龐大的網路流量,但是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這與其剛剛興起,相關監管措施還沒有到位是有一定關係的。不過,作為2018年互聯網界第一個爆款節目, “直播答題”未來可供操作的空間還很廣闊,“直播+答題”這種新的市場模式預計將會吸引大量投資者與創業者的湧入。所以,即使當下“直播答題”節目十分火爆,但是這種節目模式對市場來說還只是個“新鮮事物”,至於 “直播答題”節目接下來的走向問題,可能還是要看資本力量的動向以及監管部門的行動了。

你可能只值一毛錢

任何一個節目在爆紅之後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直播答題”也不例外。

事實上,從“直播答題”興起以來,伴隨著的質疑就從沒有停過。有一部分網友認為此類節目有明顯的“暗箱操作”的嫌疑。節目到底有多少用戶是真的獲勝者,這些資料都是由平臺統計,觀眾並不清楚。有些網友甚至認為百萬獎金只是一個噱頭,觀眾並不能獲得多少獎金,最終還是會被“內部人員”瓜分。

此外,觀眾均分獎金的這種模式也引起了部分網友的吐槽,因為在這種模式之下,答題者最終獲得獎金多少的決定性因素是答對題目人數。而真實情況下,網友們會發現即使答對全部問題,最終分得的獎金也會很少,因為答對問題的總人數太多了,“知識雖然能變現,但是可能最終只值一毛錢。”

除此之外,“直播答題”的爆紅也衍生出了很多其他問題。

任何形式的競賽都很難避免作弊問題的發生,“直播答題”也是如此。據相關媒體報導,網路上已經出現了相關的“作弊神器”,並且種類繁多。

“直播答題”節目的問題內容也爆出了很多問題。近日,花椒直播組織的“百萬贏家”節目中,將香港與臺灣列為“國家”,此舉遭到了網友們的一致聲討,花椒直播也因此公開向社會道歉。

“百萬贏家”節目中的問題遭到了網友的一直聲討

所以總的來說,“直播答題”節目雖然帶起了龐大的網路流量,但是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這與其剛剛興起,相關監管措施還沒有到位是有一定關係的。不過,作為2018年互聯網界第一個爆款節目, “直播答題”未來可供操作的空間還很廣闊,“直播+答題”這種新的市場模式預計將會吸引大量投資者與創業者的湧入。所以,即使當下“直播答題”節目十分火爆,但是這種節目模式對市場來說還只是個“新鮮事物”,至於 “直播答題”節目接下來的走向問題,可能還是要看資本力量的動向以及監管部門的行動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