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唯有爭朝夕 不負新時代——科學選拔和評定翻譯人才

學習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體會

唯有爭朝夕 不負新時代

——科學選拔和評定翻譯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 經過長期努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這也是對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翻譯資格考試承擔著翻譯人才選拔和評價的重任, 自2003年推出以來累計報名超過72萬人次, 近10萬人次獲得證書。 2017年9月, 該考試被列入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目錄清單, 進一步體現了國家對考試的認可, 對通過考試選拔出更高水準翻譯人才的期許。

一、新時代深刻認識翻譯人才選拔和評定的重要戰略意義

(一)科學選拔和評定翻譯人才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大任務。 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進程中, 翻譯人才作用關鍵、不可替代。 回顧中國與世界各國經濟貿易合作、政治磋商、外交談判、全球化治理以及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對話中, 都離不開“譯匠”身影, 他們在國家高速鐵路、移動通信等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工程,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文化出版傳播工程, 在載人航太、探月工程等國防科技工業等重大項目埋頭苦幹、默默奉獻, 彰顯了實力和擔當。 在新的歷史時期, 翻譯人才選拔要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同頻同振。

(二)科學選拔和評定翻譯人才是推進我國全面開放合作的基本保障。

“一帶一路”這一重大合作倡議的提出, 標誌著我們黨和國家對外開放的舉措已經從自身開放到推動世界各國共同開放的歷史轉變。 “一帶一路”沿線包括歐洲、中亞、西亞、南亞、東南亞和非洲各國, 沿線國家文化特點鮮明, 涉及語言多種多樣, 包括英語、漢語、俄語、法語、泰語、印度語和阿拉伯語等, 其中絕大多數是我國人才儲備相對較少、學科建設相對薄弱的非通用語。 為此, 要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需求, 抓住機遇, 進一步規範完善選拔和評價標準, 加快解決翻譯人才供給不足及各語種人才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二、新時代牢牢把握翻譯人才選拔和評定的正確方向

(一)以公開公正公平的為基本原則。

“一公則萬事通,一私則萬事閑”, 通過考試和評價讓真正的英才脫穎而出、建功立業, 正是社會所期待的, 也是新時代國家各項事業高品質發展的迫切要求。

(二)以新技術的應用為關鍵支撐。 十九大報告指出, “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深化考試與新技術融合發展, 就是要通過技術手段升級改造傳統考試流程、科學制定評價標準和完善評價手段和方式, 既有效降低成本, 減少人力;又能實現準確評分, 保證考試和評價工作的透明度、公正性和安全性。

(三)以選拔高水準人才為根本目標。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 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翻譯工作實踐性較強, 需要涉獵的知識面較廣, 還要話語體系跟上時代步伐。 為此, 要為國家選拔出大量掌握扎實專業知識, 瞭解中西文化和國際規則, 具備較強翻譯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譯匠”。

三、新時代扎實做好翻譯人才評價和遴選的重點任務

當前做好翻譯人才評價和遴選, 關鍵是要做好翻譯資格考試的相關工作, 確保考試做優做大做強, 推動考試與人才選拔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一)深化改革, 提高考試和評價的專業化水準。 以推動翻譯考試的科學發展為中心任務, 積極探索新時代翻譯或外語類考試的工作特點和規律, 圍繞MTI教育和CATTI證書銜接、翻譯資格考試信度和效度、非通用語種人才評價、翻譯職稱改革等內容深入調研,

為不斷提高考試的專業化水準提供可靠依據。 加強對命題閱卷專家的動態管理, 打造一支責任意識堅實、業務水準突出、年齡結構合理的專家隊伍。 完善考試評價體系, 實現各語種評定標準、程式、方式統一規範。

(二)技術融合, 創新考試方式和評價的手段。 強化新技術引領意識, 運用互聯網和資訊技術整合考試流程, 借助網路傳輸和保密技術逐步推行“無紙化”考試, 實現命題、閱卷的智慧化管理和應用。 加快語音辨識、圖像和視頻行為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大資料分析等技術與考試融合, 為考試的集約化管理、組織實施的便捷、試題的針對性和科學性提供支撐和保障。 打造全國翻譯人才綜合評價和服務平臺, 從人才測評到翻譯職稱評審,從人力資源開發到用人單位對接,從翻譯專案承接到社交圈子構建形成線上閉環。

(三)整合資源,培育考試平臺的新增長點和新動能。

翻譯資格考試作為外宣平臺獨一無二的資源,與全域新聞出版、宣傳報導、對外傳播、翻譯研究、語言語料、教育培訓等資源唇齒相依、密不可分。按照我局“三當三化”發展理念,研究探索相關機制和辦法,有效整合資源,構建全新業務模式,充分發揮特色優勢,更好地服務考試、服務考生,進一步提升考試的行業認可,力爭在新時期為國家遴選更多的優秀翻譯人才。

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要從新的歷史起點和時代條件出發,抓住用好機遇,妥善應對挑戰,推動翻譯考試和人才選拔各項工作朝著更有品質、更有效率、更有創新的方向前進,不遺餘力、開拓進取、只爭朝夕、不負期許。(作者:魯大鵬)

從人才測評到翻譯職稱評審,從人力資源開發到用人單位對接,從翻譯專案承接到社交圈子構建形成線上閉環。

(三)整合資源,培育考試平臺的新增長點和新動能。

翻譯資格考試作為外宣平臺獨一無二的資源,與全域新聞出版、宣傳報導、對外傳播、翻譯研究、語言語料、教育培訓等資源唇齒相依、密不可分。按照我局“三當三化”發展理念,研究探索相關機制和辦法,有效整合資源,構建全新業務模式,充分發揮特色優勢,更好地服務考試、服務考生,進一步提升考試的行業認可,力爭在新時期為國家遴選更多的優秀翻譯人才。

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要從新的歷史起點和時代條件出發,抓住用好機遇,妥善應對挑戰,推動翻譯考試和人才選拔各項工作朝著更有品質、更有效率、更有創新的方向前進,不遺餘力、開拓進取、只爭朝夕、不負期許。(作者:魯大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