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前任3:告訴我們現實的婚姻真相,明明相愛為什麼會分開?

作者:春之萍

最近熱播的《前任3:再見前任》, 5年相愛相殺的戀人耗盡所有能量最後還是走散了, 我反而有種一邊兩寬, 各生歡喜的釋然。

我覺得, 他們的相處模式註定他們若真走進漫長的婚姻也不會太幸福, 分開是為了遇見更合適的人。

因為,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1.幸福婚姻不是三觀完全一致, 而是放下面子, 不爭對錯

在一起已經五年的孟雲和林佳常為小事爭吵, 互不相讓, 最後一點小事吵架, 衝動之下說了分手。 他以為她不會走, 她以為他會挽留。 林佳在家裡來來回回拖了三次箱子, 卻一件衣服都不收拾, 等著問。

孟雲在客廳坐立不安、探頭探腦, 抽了好幾包煙, 依然假裝不在意。 大家都等著對方先認錯, 可是誰也不主動, 結果她真的就走了, 他也真的就沒挽留。

他們若一直這樣帶著棱角進入婚姻, 我想也會是相愛相殺,

因為幸福的婚姻不光只是有愛情, 也不只是否三觀一致, 而是面對矛盾時是放下面子, 積極溝通, 不爭對錯。 婚姻若是一個圓, 需要我們磨平棱角相互融合, 學會在小事上低頭, 才能合成這個圓。

但如果帶著特立獨行的角進入, 不僅刺痛伴侶還刺傷自己。

為世人所羡慕的楊絳和錢鐘書的幸福婚姻就在於雙方都懂得去謙讓。

錢鐘書和楊絳並非門當戶對。 雖然同是出生於書香世家, 但錢鐘書家是舊式人家, 重男輕女。 女兒雖寶貝, 卻不如男兒重要。 女兒閨中待字, 知書識禮就行。 楊絳家則是新式人家, 男女並重, 女兒和男兒一般培養, 婚姻自主, 職業自主。

此外, 錢鐘書和楊絳的性格也相去甚遠。 錢鐘書個性倔強, 率真直爽, 感情熱烈, 甚至有一股癡氣甚至傻氣在, 鬧起來就像個孩子。 但楊絳溫和低調, 冷靜識大體, 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也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愛的一切。

錢鐘書是出了名的生活白癡, 沒有方向感, 分不清東南西北, 穿鞋不分左右, 鞋帶總是系死, 筷子也用不好。

還常常做錯事。

楊絳生孩子住院了, 錢鐘書每天到醫院探望楊絳, 常苦著臉說:“我做錯事了, 打翻了墨水瓶, 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 ” 楊絳安慰說:“不要緊, 我會洗。 ”“墨水呀!”“墨水也能洗。 ”他放心地回去了。

後來又做錯了事:“我不小心把檯燈摔壞了。 ”“不要緊,

我會修。 ”他又放心地回去。 下一次來又滿面愁慮:“我把門軸弄壞了, 門不能關了。 ”楊絳總是回答她:“不要緊, 我來處理。 ”

晚年錢鐘書病倒, 有幾次差點熬不過去。 每回楊絳都陪著他, 告訴他:“不要緊, 不要緊, 你會好起來的。 ”

錢鐘書是個分不清左右手的“生活白癡”, 卻願意為她做一輩子早飯。 錢鐘書說:“我見到她之前, 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 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面對差異時兩人永遠積極溝通, 不爭對錯。

美好的婚姻是由視而不見的妻子和充耳不聞的丈夫組成的。 婚姻中當我們不睜開眼睛, 不張開耳朵的時候, 我們只是在學會主動為彼此退步, 適當的遷就與假裝看不見的保持距離。

2.幸福的婚姻是需要換位元思考, 相互懂得對方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土星。男女思維的差異,面對矛盾時若能換位思考,去懂得對方真正的需求,自然就和諧了。

電影裡孟雲說:“我們在一起五年了,每次都是我低頭認錯,我也很累了,她不能錯一次?”林佳說:“我就不信,他這一次敢不認錯。”孟雲若懂得女人固執無非是需要愛人的關心,女人不關注為什麼吵架,而是關注吵架時男人的態度,他哪怕一個擁抱,一句我愛你,女人立馬就會心軟。

林佳若能懂得男人是就事論事,解決問題,並且處於創業初期承受很大的壓力,回到家裡,需要愛人的溫柔陪伴和理解,若懂得在一起五年了男人不會還像熱戀一樣把精力放在兒女情長上時,也就不會再小公主般非要對方認錯。

廖一梅說過一句話:“人的一生中,遇見愛,遇見性,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見瞭解。”我懂你的不容易,所以發自內心地體諒你的過失,你的消沉,你的任性。我不是不會生氣,而是知道不該生氣。這也許才是良好親密關係的根本。你懂了我的不容易,你就走進了我心裡。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寥寥數字,情透紙背,這就是民國才子沈從文給張兆和最動人的情書。

張兆和出身門名,清新脫俗的氣質讓沈從文一見鍾情,草莽書生開始了他窮追猛打的愛情攻勢並最終抱得美人歸,但是情話再美,過日子還是一地雞毛。這對佳侶,婚後並不十分美滿。

原本就是不同的兩類人,一個出身於湘西鄉下,一個出生於名門,性格、氣質、愛好都迥異。沈從文不善理財,又愛收藏古董、文物,戰爭爆發,生活拮据。張兆和在信中指責丈夫不知節儉。沈從文則懷疑張兆和不愛他,不願意與他一起生活,所以設法避開。

張兆和也許一生都不懂沈從文的自卑。 進入新時代後,沈從文和張兆和的分歧越來越明顯,沈從文是頑固的理想主義者,美是他的宗教,除此外他並無信仰,也絕不願意拋棄自己信仰了小半生的東西;張兆和則是冷靜的現實主義者,屬於那種適應性強、彈性較大的人。當她穿著列寧服,積極向新時代靠攏時,他卻停滯不前,拒絕接受變化。

沈從文去世後,張兆和致力於整理出版他的遺作。在1995年出版的《從文家書》後記裡,她說:“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

她不是不愛他,她只是忘了去懂他。等到終於懂得的時候,他已經離她而去。這種不懂得的婚姻到最終,更多的成分只是在世間作伴,在紅塵中取暖,且行且勉強。

而幸福的婚姻需要兩情相悅,兩心默契,他想的就是她願的,他說的話她都懂,他未曾說出口的話,她也明白。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心領神會。理想的夫妻關係是情人、朋友、知己三者合一的關係,兼有情人魚水之歡的熱烈、朋友的寬容大度和知己的體貼懂得。

3.最牢固的婚姻是勢均力敵,共同成長,彼此滋養,彼此成就

電影裡孟雲創業5年,小有成就,眼界更開闊。此時林佳依然是公司的小職員,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孟雲身上,不斷驗證孟雲對她的愛。她變得自卑,害怕失去,一味付出卻被當成習慣。

正是兩人不能共同成長,矛盾加深,不斷的消耗彼此的能量,所以直到一天疲憊得都不願意再溝通,再挽留,儘管兩個人依然相愛,但是相處並不舒服。

因為婚姻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共同成長,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惜,過強的對手令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姻成為一代佳話,但據說蔣介石最愛的女人叫陳潔如。蔣介石初見她則心動不已,對她進行瘋狂追求,最後終於贏得美人歸。

陳潔如只是相安無事過平凡的日子女人,蔣介石卻是野心勃勃的人,他需要的不是尋常賢妻良母,他需要的是能助他功成名就的女人。蔣陳二人的婚姻持續了7年,蔣介石為了他的大好河山決定與宋美齡聯姻,宋美齡不論家庭背景、智慧乃至長相都與他博大的野心相匹配。

在美國用流利的英語做演講,蔣坐其邊上,蔣用欣賞的幸福的眼神注視她,他們既是夫妻又是盟友更是戰略夥伴,這樣的關係怎能不穩如泰山。

最牢固的婚姻關係不是激情澎湃,不是風花雪月,而是各方面條件的契合,好的夫妻之間,相濡以沫是低段,相互扶持是中段,而最高段的是遇到一個成長合夥人,彼此守護和成全對方的夢想。

如陳道明所說:“夫妻結緣的最大意義不是吃飯穿衣,生兒育女,而是彼此滋養、彼此成就,提升生命的層次。”

作者:春之萍,一個用愛的靈魂喚醒生命的教師、一條喜歡在文字裡輕歌曼舞,在舞蹈裡神游自由的雙魚,流淌在骨子裡的血液中有對哲學、歷史、教育、冥想、美食、藝術的癡迷。

(圖片來自網路。本文由“書香閨蜜行”公號提供)

相互懂得對方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土星。男女思維的差異,面對矛盾時若能換位思考,去懂得對方真正的需求,自然就和諧了。

電影裡孟雲說:“我們在一起五年了,每次都是我低頭認錯,我也很累了,她不能錯一次?”林佳說:“我就不信,他這一次敢不認錯。”孟雲若懂得女人固執無非是需要愛人的關心,女人不關注為什麼吵架,而是關注吵架時男人的態度,他哪怕一個擁抱,一句我愛你,女人立馬就會心軟。

林佳若能懂得男人是就事論事,解決問題,並且處於創業初期承受很大的壓力,回到家裡,需要愛人的溫柔陪伴和理解,若懂得在一起五年了男人不會還像熱戀一樣把精力放在兒女情長上時,也就不會再小公主般非要對方認錯。

廖一梅說過一句話:“人的一生中,遇見愛,遇見性,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見瞭解。”我懂你的不容易,所以發自內心地體諒你的過失,你的消沉,你的任性。我不是不會生氣,而是知道不該生氣。這也許才是良好親密關係的根本。你懂了我的不容易,你就走進了我心裡。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寥寥數字,情透紙背,這就是民國才子沈從文給張兆和最動人的情書。

張兆和出身門名,清新脫俗的氣質讓沈從文一見鍾情,草莽書生開始了他窮追猛打的愛情攻勢並最終抱得美人歸,但是情話再美,過日子還是一地雞毛。這對佳侶,婚後並不十分美滿。

原本就是不同的兩類人,一個出身於湘西鄉下,一個出生於名門,性格、氣質、愛好都迥異。沈從文不善理財,又愛收藏古董、文物,戰爭爆發,生活拮据。張兆和在信中指責丈夫不知節儉。沈從文則懷疑張兆和不愛他,不願意與他一起生活,所以設法避開。

張兆和也許一生都不懂沈從文的自卑。 進入新時代後,沈從文和張兆和的分歧越來越明顯,沈從文是頑固的理想主義者,美是他的宗教,除此外他並無信仰,也絕不願意拋棄自己信仰了小半生的東西;張兆和則是冷靜的現實主義者,屬於那種適應性強、彈性較大的人。當她穿著列寧服,積極向新時代靠攏時,他卻停滯不前,拒絕接受變化。

沈從文去世後,張兆和致力於整理出版他的遺作。在1995年出版的《從文家書》後記裡,她說:“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

她不是不愛他,她只是忘了去懂他。等到終於懂得的時候,他已經離她而去。這種不懂得的婚姻到最終,更多的成分只是在世間作伴,在紅塵中取暖,且行且勉強。

而幸福的婚姻需要兩情相悅,兩心默契,他想的就是她願的,他說的話她都懂,他未曾說出口的話,她也明白。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心領神會。理想的夫妻關係是情人、朋友、知己三者合一的關係,兼有情人魚水之歡的熱烈、朋友的寬容大度和知己的體貼懂得。

3.最牢固的婚姻是勢均力敵,共同成長,彼此滋養,彼此成就

電影裡孟雲創業5年,小有成就,眼界更開闊。此時林佳依然是公司的小職員,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孟雲身上,不斷驗證孟雲對她的愛。她變得自卑,害怕失去,一味付出卻被當成習慣。

正是兩人不能共同成長,矛盾加深,不斷的消耗彼此的能量,所以直到一天疲憊得都不願意再溝通,再挽留,儘管兩個人依然相愛,但是相處並不舒服。

因為婚姻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共同成長,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惜,過強的對手令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姻成為一代佳話,但據說蔣介石最愛的女人叫陳潔如。蔣介石初見她則心動不已,對她進行瘋狂追求,最後終於贏得美人歸。

陳潔如只是相安無事過平凡的日子女人,蔣介石卻是野心勃勃的人,他需要的不是尋常賢妻良母,他需要的是能助他功成名就的女人。蔣陳二人的婚姻持續了7年,蔣介石為了他的大好河山決定與宋美齡聯姻,宋美齡不論家庭背景、智慧乃至長相都與他博大的野心相匹配。

在美國用流利的英語做演講,蔣坐其邊上,蔣用欣賞的幸福的眼神注視她,他們既是夫妻又是盟友更是戰略夥伴,這樣的關係怎能不穩如泰山。

最牢固的婚姻關係不是激情澎湃,不是風花雪月,而是各方面條件的契合,好的夫妻之間,相濡以沫是低段,相互扶持是中段,而最高段的是遇到一個成長合夥人,彼此守護和成全對方的夢想。

如陳道明所說:“夫妻結緣的最大意義不是吃飯穿衣,生兒育女,而是彼此滋養、彼此成就,提升生命的層次。”

作者:春之萍,一個用愛的靈魂喚醒生命的教師、一條喜歡在文字裡輕歌曼舞,在舞蹈裡神游自由的雙魚,流淌在骨子裡的血液中有對哲學、歷史、教育、冥想、美食、藝術的癡迷。

(圖片來自網路。本文由“書香閨蜜行”公號提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