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故事:月夜湖心寺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 每回在杭州都要吟詩題字。 原來西湖十景石碑反面刻的詩文, 飄飄灑灑, 都出自他的手筆。 然而, 有一次在湖心寺題了一塊匾額, 卻叫人莫名其妙。 事情原來是這樣:

這一天, 明月初升, 晚風送爽。 乾隆正在孤山行宮蓬萊閣上賞景飲酒。 忽然想起月夜西湖還不曾玩過, 猶恐六部堂官會提出晚上不安全, 前來阻止, 便決定自己悄悄地去落夜湖。

乾隆打了個哈欠, 說白天玩得疲倦, 要到寢宮去休息, 就換了一身裝束, 瞞過六部堂官, 只喚了隨身官員紀曉嵐, 來到孤山腳下, 喚了只瓜皮艇, 咿呀咿呀地向湖中劃去。

乾隆坐在瓜皮艇上, 只見圓月當空, 晚風吹拂, 滿湖銀波, 閃閃發光, 不禁歎道:“好一個美妙的夜湖呵!”

瓜皮艇繼續在粼粼的銀波上蕩漾。 乾隆忽然望見前面有一個隱隱約約的湖島, 就隨口說:“哈, 三潭印月在夜月之下, 縹縹渺渺, 正像‘蓬萊仙島’。 ”

劃瓜皮艇的老船公聽了, 笑一笑, 說:“客人錯了, 那不是‘三潭印月’, 那是‘湖心寺’呢!”

乾隆心想:好個杭州知府!你天天陪寡人遊山玩水, 西湖裡還有這麼一處好景致, 我卻不知道。 於是悄悄問紀曉嵐:“這地方他們為啥不陪我來呀?” 紀曉嵐回答說:“此處大約太荒涼了!”

乾隆生性好強, 便說:“怕什麼?去一一”便興致勃勃地喚老船公:“船家, 請將船劃到湖心寺!”

咿呀, 咿呀, 瓜皮艇把乾隆載到湖心寺。

上了埠頭, 來到湖心寺樓閣, 乾隆憑欄眺望西湖, 盈盈一水, 淡淡群山, 月光水光交相輝映, 真有說不盡的詩情畫意。 他看得高興, 禁不住又讚歎道:“好一個‘湖心平眺’! ” 一一後來, 杭州知府投乾隆所好, 在請他題景時, 就把“湖心平眺”也列為西湖二十四景之一。

這時, 乾隆漫步湖心寺回廊, 詩興大發, 吟出了“一片清光浮水國, 十分明月到湖心”的詩句。 湖心寺方丈看在眼裡, 知道他並非一般之人, 忙奉承說:“施主老爺才高學廣, 出口非凡, 請題一聯為本寺增光!”

湖心寺方丈這一請求, 正合乾隆心意。 他點了點頭, 說:“好吧!”於是, 方丈急忙捧出文房四寶, 鋪好宣紙磨好濃墨。 乾隆心想:楹聯別人寫了, 詩別人也有了, 讓我來題個謎匾, 讓大家去猜猜吧!略一思索,

將袖子一捋, 刷刷幾筆揮, 寫下“裡二”兩字。

紀曉嵐不解其意, 朝乾隆看看, 以為他寫錯了, 皺著眉頭, 一聲不響。

湖心寺方丈, 一見“雖二”字, 更摸不著頭腦, 嘴裡不說心裡說:怪!別的施主, 非詩即聯, 獨有這位施主卻寫了兩個怪宇!晃著禿頭, 想不通。 獨有那個劃瓜皮艇的老船公, 在一旁哈哈大笑說:“好個‘雖二呵!”

乾隆心裡奇怪, 別人看了都呆木木, 不吭聲, 難道你一個划船的老頭子, 卻能解得我的意思?便客氣地說:“船公公, 請解其意?”

老船公摸摸銀白鬍鬚, 微微一笑, 說:“在下是‘水天一色’! ”

乾隆一時還不憧“在下”的妙用, 以為是老船公在稱自己, 又指著二”兩字, 請他解釋。

老船公見乾隆還不解, 只得講明:“客人, 你在上, 我在下,

上下一對, 這解答難道還欠清楚嗎?”

乾隆一聽, 才恍然大悟。 心裡想:這老船公了不起!我打個啞謎, 他在啞謎上面再打個啞謎, 真是妙不可言!

紀曉嵐只聽懂一半, 插進來說:“假使把‘水天一色’作為下聯, 那上聯應該是‘風月無邊’了, 這與‘雖二’有什麼相干呢?”

乾隆又好氣又好笑, 指著紀曉嵐說:“你呀, 枉讀了多年詩書, 平日頭腦比我靈光, 今夜怎麼糊塗到這個地步!如果‘風’‘月’有邊, 還要這‘雖二’做什麼呀?”

紀曉嵐這才明白過來, 讚歎道:“好一個‘風月無邊’, 好一個‘雖二’啊!”

後來, 湖心寺方丈經多方打聽, 才知道那次題匾的原來是乾隆皇帝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