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厲害了!大亞灣今明兩年擬再建31個村社區公園

大亞灣區近兩年建成49個村莊公園, 今年將再建21個, 啟動建設首批10個社區公園。

東時記者近日從大亞灣區獲悉, 為全面深化各項改革, 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 該區結合實際, 創新實施“公園進村

村委會主任嚴田生興奮地告訴記者:“村裡的這個公園不僅是村民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 更是和諧人居的生動現場圖。 ”

“樟浦村村莊公園是全區已建村莊公園中占地最大、投入最多的一個。 ”大亞灣區社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樟浦村公園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 總投資約245萬元。 公園裡新建了燈光塑膠籃球場、公廁,

鋪設了地磚地板, 添置了群眾健身器材, 還修建了景觀小道和文化長廊, 能極大滿足村民休閒娛樂所需。

”改革領導小組審查並制定年度建設計畫, 列入區民生實事,納入財政預算,街道辦按基建程式組織建設並交付村使用。

(澳子村公園建成前)

(澳子村公園建成後)

此模式突破了公園建設用地瓶頸,不涉及土地征拆,在減少政府投入的同時,提升了建設推進速度,也達到了“花小錢辦大事、辦實事”的目的。同時盤活了閒置土地資源,村(社區)公園全部利用“三舊”土地、夾心地、邊角地等難以有效開發的土地建設,在科學利用資源的同時,避免了亂堆亂放、違法占地事件發生。並且,增強了群眾參與意識,在建設“自家”公園自豪感激勵下,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到公園建設、管理和監督中來。

創新工作模式 “一案一策”建公園

據介紹,結合村(社區)實際情況,大亞灣區採取“一案一策”的方式,確定每個公園建設規模和財政投入金額。堅持“先易後難、分批推進”的原則,制定每年實施計畫。2015年在條件完全成熟的村先行開展。2016~2017年按照“成熟一個、啟動一個、建成一個”原則,確保具備條件的村實現“一村一公園”全覆蓋,同時於2017年啟動實施村(社區)公園擴面行動,爭取再用2年時間,全面完成全區村(社區)公園全覆蓋建設任務。

創新管護模式 誰受益誰管護

公園建起來了,如何加強維護管理?據介紹,該區實行“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由公園所在村(社區)進行日常管理維護。不僅建立補助機制,每年由區財政對公園所在村(社區)進行補助,減輕村(社區)經濟負擔。同時還構建獎罰機制,每年組織評比活動,優秀村(社區)予以獎勵,不合格且不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取消當年公園管護補助費。

(東聯新溪村公園建成前)

(東聯新溪村公園建成前)

不知住在大亞灣的你

發現了它們的變化嗎?

往後將會有更多的公園入住大亞灣

想想都睡不著覺了!

列入區民生實事,納入財政預算,街道辦按基建程式組織建設並交付村使用。

(澳子村公園建成前)

(澳子村公園建成後)

此模式突破了公園建設用地瓶頸,不涉及土地征拆,在減少政府投入的同時,提升了建設推進速度,也達到了“花小錢辦大事、辦實事”的目的。同時盤活了閒置土地資源,村(社區)公園全部利用“三舊”土地、夾心地、邊角地等難以有效開發的土地建設,在科學利用資源的同時,避免了亂堆亂放、違法占地事件發生。並且,增強了群眾參與意識,在建設“自家”公園自豪感激勵下,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到公園建設、管理和監督中來。

創新工作模式 “一案一策”建公園

據介紹,結合村(社區)實際情況,大亞灣區採取“一案一策”的方式,確定每個公園建設規模和財政投入金額。堅持“先易後難、分批推進”的原則,制定每年實施計畫。2015年在條件完全成熟的村先行開展。2016~2017年按照“成熟一個、啟動一個、建成一個”原則,確保具備條件的村實現“一村一公園”全覆蓋,同時於2017年啟動實施村(社區)公園擴面行動,爭取再用2年時間,全面完成全區村(社區)公園全覆蓋建設任務。

創新管護模式 誰受益誰管護

公園建起來了,如何加強維護管理?據介紹,該區實行“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由公園所在村(社區)進行日常管理維護。不僅建立補助機制,每年由區財政對公園所在村(社區)進行補助,減輕村(社區)經濟負擔。同時還構建獎罰機制,每年組織評比活動,優秀村(社區)予以獎勵,不合格且不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取消當年公園管護補助費。

(東聯新溪村公園建成前)

(東聯新溪村公園建成前)

不知住在大亞灣的你

發現了它們的變化嗎?

往後將會有更多的公園入住大亞灣

想想都睡不著覺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