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樣批評孩子,難怪孩子不接受!

作為父母, 常常會面對犯錯的孩子, 批評孩子的錯誤是父母的工作之一。 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 家長往往會批評孩子, 甚至打罵孩子。

但是很多時候, 家長批評了之後不管用, 孩子照樣會再犯錯, 家長很著急但是卻不知道怎麼辦。

其實批評孩子也是有技巧的, 你的批評孩子不接受, 只是因為用錯了方式!所以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 家長應牢記幾個竅門。

1.給孩子申訴的機會

導致孩子犯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孩子犯錯有可能是故意做錯事, 也有可能是不小心做錯;有可能是態度問題, 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等。

對於孩子故意犯的錯, 家長們就要嚴肅批評,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 教育孩子要改正。

而如果孩子是不小心犯的錯, 那麼家長就不能那麼強烈地責怪孩子了, 家長只需讓孩子知道他的不小心導致了一些不好的結果, 要教育孩子下次要注意不要犯同樣的錯。

所以, 當孩子犯錯後, 要給孩子一個申訴的機會, 讓孩子把犯錯的情況說出來, 這樣家長才能知道孩子是為什麼犯錯, 對孩子的批評才會更有針對性, 也讓孩子能心悅誠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評。

2.教孩子換個立場

當孩子惹了麻煩遭到父母的責駡時, 往往會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 以逃避父母的責駡。

此時最有效的方法, 是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係時, 就回敬他一句, “如果你是那個人, 你會怎麼解釋”, 這就會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別人, 該說些什麼”。

在換位思考的過程中, 大部分孩子能發現自己也有過錯, 進而反省自己, 同時也能認識到自己把所有責任嫁禍他人的錯誤, 這樣下次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孩子也就不會第一時間想著推卸責任了。

3.父母先進行自我批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孩子所犯錯誤, 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責任。

在批評孩子之前, 父母可以先來一番自我批評, 比如:這事也不全怪你, 媽媽也有責任;只怪爸爸平時工作太忙,

對你不夠關心等等。

這種方式會讓家長和孩子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得很近, 孩子會更樂意接受父母的批評, 同時還可以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責任、勇於自我批評的良好品質。

4.多些安慰, 少些責駡

孩子犯錯後, 情緒往往會比較低落,

心情往往也會受到影響, 父母在批評孩子後, 應及時給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以安慰孩子。

比如說些“沒關係, 知道錯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 自己會知道怎麼做”、“爸爸媽媽也有犯錯的時候, 重新再來”之類的話。

也可以從行動上安慰孩子, 比如, 握握他們的手, 拍拍他們的肩, 或給他們一個微笑, 一個擁抱等等。

這樣就會讓孩子感到,雖然他們犯了錯,但家長還是愛他們的,也還是信任他們的,他們會對家長充滿感激,也就願意主動去反省和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犯錯是正常的,批評也是家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長要掌握正確的批評方法,從孩子的角度思考,耐心寬容地引導孩子,讓孩子真正學會反省自己!

這樣就會讓孩子感到,雖然他們犯了錯,但家長還是愛他們的,也還是信任他們的,他們會對家長充滿感激,也就願意主動去反省和改正自己的錯誤。

孩子犯錯是正常的,批評也是家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長要掌握正確的批評方法,從孩子的角度思考,耐心寬容地引導孩子,讓孩子真正學會反省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