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個冬天,首兒所的“早高峰”很長……

上午10點, 是首兒所一天中的就診早高峰。 很多家長不願意孩子起早的, 都趕在這個點紮堆兒進了醫院。 緊張、忙碌的“早高峰”被大大延長了。

“護士, 快點!孩子的針鼓了!”首兒所門診一層輸液室, 一位家長扯著嗓門大聲喊, 門診治療中心護士長孫琳立刻放下手中活兒, 一路小跑趕了過去。 孩子額頭處的頭皮針鼓了包, 孫琳麻利地拔針、止血、換針。

“千萬別揉, 輕按5分鐘。 ”“寶寶情緒有點煩躁, 加上血管又細, 這樣一直動來動去, 很容易跑針……”叮囑完, 她又一路小跑給另一個患兒穿刺輸液。

三間輸液室, 每一間都擠進了近20個患兒, 孩子們要麼小臉蒼白地偎在媽媽懷裡, 要麼聲嘶力竭地哭鬧。

這裡總共有3名穿刺護士, 一天下來, 一個人往往要做上百個患兒的輸液穿刺。 “平時, 我們儘量安排在4小時左右時換一下崗。 ”而現在, 穿刺技術熟練的護士, 根本換不下來崗。

時間到了上午11時,

診室外的走廊裡, 到處都是抱著孩子的家長, 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

女兒患病在家 護士長堅持工作

“小臉都燒成這樣了, 快別捂著了, 趕緊把棉襖給孩子脫了吧。 ”“孩子高燒時如果手腳冰涼, 可以用溫水給孩子泡泡腳, 再用手搓一搓……”內科門診護士長李輝在走廊巡查時,

不斷地輕聲提示家長護理感冒發燒患兒的正確方法。 李輝的聲音有些沙啞, “沒辦法, 一天說的話太多了, 我們這兒護士都這樣。 ”

李輝已經連續加班半個多月了。 就在前一天晚上, 她12歲的女兒也被確診為甲流。 不少同事以為護士長第二天肯定得歇了, 可沒想到, 她把孩子一個人撂家裡, 一大早又趕到了醫院。 “現在是特殊時期, 不來真的不放心。 好在家住得不遠, 午休時我能回去給孩子送點飯。 ”說罷, 她又匆匆轉身忙了起來。

門診緊張忙碌 病房險象環生

呼吸內科病房裡, 一個重症肺炎的嬰兒正在咿咿呀呀地哭鬧。 孩子鼻子上壓著一台無創呼吸機, 小胸脯上則連著心電監護儀。 可能覺得不舒服, 她的兩隻小手不斷地揮舞著撥動呼吸機的插管, 呼吸也急促起來……這時, 心電監護突然報警, 孩子血氧指標不斷下降。

“快拿鎮靜劑!”正在查房的主治醫生張國卿當即呼叫護士……很快, 注射了藥物的孩子漸漸平靜下來, 呼吸也慢慢規律。

在病房裡, 像這樣的突發情況,

隨時都可能發生。 張國卿早晨交接班時, 呼吸內科病房一共住著35個患兒, 其中有8個重症, 一個病危, 還有一個患兒氣管插管連著呼吸機。 “小孩子的病情, 瞬息萬變。 ”對張國卿她們來說, 守護這些重症患兒, 半點都不敢鬆懈。

在呼吸科病房, 張醫生正在為小患兒診治。

這一周,除了白天病房的工作,張國卿還要到門診出診,她已經連續加了好幾天班了。“媽媽,我就快期末考試了,你從來都沒輔導過我!”兒子在電話裡抱怨。第二天就是週末了,可張國卿仍舊歇不了,週六她還要出一個白班門診,那裡還有許多患兒在等著她。

這個冬天,流感患兒激增,對首兒所的醫務人員來說,時時都是“早高峰”。

推出了黨員“愛心門診”

剛剛過去的2017年12月,首兒所門急診總人數就高達20.8萬人次,比10月份多了4萬多患兒。最近一周,首兒所的平均日門急診量都在6000人次左右。

為緩解高峰就醫壓力,醫院增加了出診醫師數量,推出了黨員“愛心門診”支援臨床一線,兒科醫護人員們紛紛主動停休,加班加點奮戰,但醫院的門急診量還是不斷迅猛增長,每天本該在23時結束的小夜班門診常常要拖至次日淩晨兩三點鐘。

孩子得了流感,居家該如何照顧?

張醫生正在為小患兒診治。

這一周,除了白天病房的工作,張國卿還要到門診出診,她已經連續加了好幾天班了。“媽媽,我就快期末考試了,你從來都沒輔導過我!”兒子在電話裡抱怨。第二天就是週末了,可張國卿仍舊歇不了,週六她還要出一個白班門診,那裡還有許多患兒在等著她。

這個冬天,流感患兒激增,對首兒所的醫務人員來說,時時都是“早高峰”。

推出了黨員“愛心門診”

剛剛過去的2017年12月,首兒所門急診總人數就高達20.8萬人次,比10月份多了4萬多患兒。最近一周,首兒所的平均日門急診量都在6000人次左右。

為緩解高峰就醫壓力,醫院增加了出診醫師數量,推出了黨員“愛心門診”支援臨床一線,兒科醫護人員們紛紛主動停休,加班加點奮戰,但醫院的門急診量還是不斷迅猛增長,每天本該在23時結束的小夜班門診常常要拖至次日淩晨兩三點鐘。

孩子得了流感,居家該如何照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