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徽日報:貧困村裡迎新娘

本報記者 胡勁松本報通訊員 王節晴

1月11日上午, 大雪後的大山裡寒風陣陣, 岳西縣青天鄉老鴨村儲誠爐的家裡卻是一派紅火的喜慶景象。 太陽暖暖照著門前高高掛起的一對大紅燈籠。 粉刷一新的新房裡處處是雙喜剪紙。 就在2018年元旦, 儲誠爐的兒子儲昭燦剛剛舉行了一場熱鬧的婚禮。 娶進兒媳婦, 辦成今年村裡的第一樁喜事, 曾經的貧困戶儲誠爐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

嶽西縣是國家級貧困縣, 老鴨村又是縣裡最貧困的村之一。 全村地處深山區, 多年以來交通閉塞, 山多地少, 外地姑娘都不願嫁進來受窮,

一直被人們稱作“光棍村”。

“光棍村”的深度貧困引起了上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近年來, 村裡引導貧困戶使用扶貧小額貸款帶資入股成立嶽西老鴨興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公司又流轉貧困戶田地, 種植芍藥、丹參、菊花等中藥材, 全村形成以茶葉為主導產業, 藥材、蔬菜、光伏發電等為輔的產業發展格局, 實現產業扶貧全覆蓋。 現在, 這裡的貧困戶除了有自身種植收入, 還有土地租金、股金分紅。 今年, 全村每個貧困人口通過產業發展實現增收3000元。 儲誠爐家在政府支持下, 通過退耕還林發展茶葉、桑葉共4畝。 兒子儲昭燦大學畢業後被介紹到一家風力發電企業負責在青天鄉的風力發電設備維護,

每月有三四千元收入。 加上其他務工收入, 全家年收入達10萬元, 儲誠爐在2016年就穩定脫貧。 “開春我打算再發展兩畝茶葉和桑葉, 給我將來的孫子多準備點奶粉錢! ”儲誠爐的臉上笑開了花。

貧困戶範本貴的家原本在5裡外的山頭上, 除了享受產業脫貧政策以外, 還被介紹到寧波的企業務工。 經濟條件好了, 範本貴也娶親成了家。 去年, 村裡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專案, 範本貴全家住進了新房。 “村裡光伏發電和中藥材合作社有分紅, 加上外出務工年收入共有7萬塊, 人均年收入達到1萬多元。 ”範本貴妻子抱著1歲的孩子說, 村裡發展越來越好, 範本貴也盤算著年後回村創業。

“去年12月, 我們村通過了省協力廠商評估驗收, 整體出列。

現在, 全村貧困戶也脫貧了, 村集體經濟從空白到年穩定收入15萬元。 集體有錢做事了, 村莊也開始美了、富了, 群眾精氣神足了。 初步統計, 2015年到2017年, 31個單身漢成功脫單成家。 下一步村裡將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 讓深受貧困閉塞困擾的‘老鴨’真正變成幸福‘金鳳凰’。 ”老鴨村黨支部書記熊壽青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