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大世界》“一個人的動畫”開宗立派

導演劉健

NO.556 《大世界》72分

觀影地點:百老匯影城國瑞城店

觀影人數:15人

《大世界》在上映之前, 就已經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大放異彩, 不僅入圍了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還成為內地首部榮獲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的電影, 收穫了一眾好口碑。

電影講述了工地司機小張為了挽救和女友的愛情, 搶劫了老闆的100萬鉅款, 幾組人物關係產生交集, 引發連鎖反應。 導演劉健認為,

“這是一個關於命運難以抉擇的故事, 裡面有黑色幽默、荒誕的元素。 ”電影用荒誕寫實的風格, 環環相扣的黑色幽默故事, 呈現出城市邊緣人真實的生存狀態。 徐崢和黃渤看完片子之後, 稱讚其是動畫版《瘋狂的石頭》。

作為這部動畫電影的導演, 劉健幾乎包攬了這部片子的所有工作, 編劇、畫分鏡圖、手繪動畫、美術、上色、描線、數位合成、剪輯、海報設計等。 最終, 他憑藉一個人, 耗時3年完成了這部800多個鏡頭的動畫長片。 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導演劉健, 聊了下他如何一個人完成手繪、角色設定以及對於音樂的使用。

動畫製作

3年繪製44000張畫

眾所周知, 一部動畫長片的創作週期特別長, 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是集體創作的結晶。

然而, 《大世界》的創作過程, 幾乎是導演劉健憑藉一己之力完成的。 對於這種創作方式, 導演劉健也顯得有些無可奈何, “並不是說必須要一個人做, 因為我的個人風格很強, 不太適合工業化流程。 ”其實, 劉健也考慮過找一些團隊來合作, 但適應的時間大概也需要半年左右, 如果這樣的話, 還不如自己做快些。

《大世界》採用了逐幀手繪的創作方式, 每秒12幀。 雖然比真人電影每秒24幀的幀數少了一半, 但這已經是動畫電影中被廣泛應用的了, 包括日本的動畫電影。 “全世界只有迪士尼這樣的大公司可以做到每秒24幀, ”劉健對記者說, “根據動畫語言和動作設定, 甚至《大世界》中的有些鏡頭還不到12幀。 ”

然而, 即使是每秒12幀, 一個人完成《大世界》的全部手繪也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電影的總共時長77分鐘, 除去一些空鏡頭, 導演劉健也要獨立繪製44000張動畫。 面對如此巨大的工作量, 劉健靜下心來耗費了3年時間, “每天就像上班一樣, 朝九晚五的工作。 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個長期作業, 所以必須勻速進行, 不像是短片的創作, 可以像短跑一樣沖過終點。 ”

角色形象

沒有原型, 完全靠想像

在《大世界》之前, 劉健導演就已經創作過一部動畫長片《刺痛我》, 同樣是一個人手繪了3年時間, 同樣是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城鄉接合部的小城鎮。 對於劉健來說, “這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地方, 哪怕是大都市的寫字樓, 走進後面的巷子, 可能就是另一種景象。 這裡生活特別生動、接地氣,

我是比較喜歡的。 ”

《大世界》中的大部分手繪場景都是以劉健生活多年的南京為原型創作的。 “寫好劇本之後, 我們會列出一個場景單, 接著就去看景、采景, 拍照片, 回來整理一下, 再根據照片資料手繪出來。 ”

相較於電影中的場景環境取材于現實世界, 裡面的人物形象則完全來自導演頭腦中的想像, 在現實中並沒有原型。 “人物的設定早在劇本階段就已經在腦子裡漸漸形成了, 它是有畫面感的。 比如, 人物的性格、職業, 最終你把他設定成什麼樣, 穿什麼衣服, 表情應該是什麼樣, 有沒有小動作之類的。 ”在劉健看來, 這是動畫電影的一個好處, 可以百分百還原你所設定的人物, “我希望他是什麼樣的, 就可以把它畫出來。 ”

■ 主創談

新京報:劇本大概修改了多少稿?

劉健:沒有統計過,應該是改了幾十稿,到最後調整得最多就是對白了,一直到配音演員進場之前,都在反復看臺詞,做推敲。我希望臺詞能更精簡一些,不要囉唆。

新京報:臺詞取材于現實生活的一些細節?

劉健:有一些,比如電影中關於上帝和佛的討論,這是我在現實生活中親眼看到的,又特別有意思。當時有兩個中年男子在非常認真地探討這個問題,我聽到時也很震撼,但又覺得很現實,所以就用在電影裡面了。

新京報:演員配音的時候,好像你都沒讓他們看片。

劉健:因為片中人物應該以什麼樣的說話方式,我是瞭解的。有這個前提後,我就找到對應的身邊的一些朋友,他們不是專業配音演員,只需要本色還原生活中的聲音就可以了。

新京報:你在片中也有參與配音是吧?

劉健:對,配了兩個,一個是畫家,就一句臺詞,另一個是胖子李二。

新京報:為什麼電影中有一段江水的實拍鏡頭?

劉健:就像很多實拍電影裡面會放一點動畫一樣,這是沒有問題的。

采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實習生 夏秋子

新京報:劇本大概修改了多少稿?

劉健:沒有統計過,應該是改了幾十稿,到最後調整得最多就是對白了,一直到配音演員進場之前,都在反復看臺詞,做推敲。我希望臺詞能更精簡一些,不要囉唆。

新京報:臺詞取材于現實生活的一些細節?

劉健:有一些,比如電影中關於上帝和佛的討論,這是我在現實生活中親眼看到的,又特別有意思。當時有兩個中年男子在非常認真地探討這個問題,我聽到時也很震撼,但又覺得很現實,所以就用在電影裡面了。

新京報:演員配音的時候,好像你都沒讓他們看片。

劉健:因為片中人物應該以什麼樣的說話方式,我是瞭解的。有這個前提後,我就找到對應的身邊的一些朋友,他們不是專業配音演員,只需要本色還原生活中的聲音就可以了。

新京報:你在片中也有參與配音是吧?

劉健:對,配了兩個,一個是畫家,就一句臺詞,另一個是胖子李二。

新京報:為什麼電影中有一段江水的實拍鏡頭?

劉健:就像很多實拍電影裡面會放一點動畫一樣,這是沒有問題的。

采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實習生 夏秋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