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北京市石景山區政協創新監督政府重大專案

北京市石景山區政協第十屆二次會議15日上午開幕。 圖為會議現場。 石景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千龍網發

千龍網北京1月15日訊15日上午,

北京市石景山區政協第十屆二次會議開幕, 記者從會上獲悉, 該區持續推進政協民主監督改革, 創新專題專案監督, 啟動監督與百姓緊密聯繫的政府項目, 包括投資、設計、實施等, 聽取基層百姓的聲音, 助推解決實際問題, 發揮“軟監督”的“硬作用”。

石景山區2015年開啟政協民主監督改革, 從制定試行辦法、完善相應程式到促進成果轉化, 監督區財政局、蘋果園街道等18個黨政部門的主要業務, 向區委提出42條建議, 大部分被採納。

2017年, 石景山區政協圍繞區委區政府“治亂疏解促提升”、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等中心工作, 監督對象從職能部門的單項業務到專題專案, 依託不同界別專委會的專業優勢, 首次全程追蹤監督具體專案的投資、設計、實施等,

切實提高監督實效。

監督主體從以往的機關幹部擴大到社區居民、企業員工, 監督方式從簡單的社評談話、聽取彙報到問卷調查、視察調研, 甚至到基層單位明察暗訪, 這種既直達黨政部門又深入社會“神經末梢”的監督, 成果滿滿。

去年, 石景山區開展“西綠東引”專案, 將西部綠色生態引向東部城區, 優化區域生態環境, 作為政府重點工程項目, 投資數億。 區政協城建環保委民主評議小組邀請北方工業大學師生設計調查問卷, 並選擇蘋果園、石景山遊樂園等居民流量比較大的地方發放問卷, 隨機調查200余名居民, 針對“西綠東引”專案中重點涉及群眾居住社區和周邊街道綠化工程等情況進行調查詢問,

在專案實施的過程中, 不斷徵求居民群眾的意見建議。 “沾沾基層的泥土, 能聽到更多真實的聲音”, 民主評議小組組長李元濤說, “西綠東引”工程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通過面對面溝通, 居民提出上百條精細化管理建議。 ”提高園林修剪技藝、增加步道連續性、降低路面濕滑性、增加路燈和垃圾桶數量等建議, 均被寫進評議報告。

針對“西綠東引”中的綠化工程, 民主評議小組首次嘗試從項目規劃、立項到施工等全程跟蹤監督, “一些綠化項目年初立項, 施工卻在夏季, 而植物通常三四月種植成活率最高, 因此我們提出改進流程的建議。 ”李元濤說。

既關注程式又關注績效, 委員們最關心的是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監督中發現問題,

能在單位內部解決的, 評議小組直接向領導班子反映, 爭取內部解決, 本單位解決不了的綜合性、全域性問題則寫進評議報告, 區級統籌。 ”石景山區政協秘書長劉福利說, 通過客觀的觀察、全面的瞭解、建設性的提議, 使區政協民主監督受到監督物件的認可, 並在實際專案操作過程中, 發揮了時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