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厲害了,成都錦江區榮獲2017年度全國改革案例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惟改革者進, 惟創新者強, 惟改革創新者勝”這句治國理政名言無疑將更加大放異彩。

日前, 記者從北京舉行的“中國改革(2017)年會暨深改五周年高層研討會”上獲悉,

由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安排部署, 由中國改革網、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具體承辦, 備受關注的“2017中國改革年度案例單位”徵集評選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2017中國改革年度案例”單位名單正式對外揭曉。

最終, 成都市錦江區和山東淄博市、遼寧瀋陽市、江西井岡山市等11個市、區(縣)一道, 從全國22個省(市、區)改革部門、有關部委、有關市縣等推薦的126個改革案例中脫穎而出, 被評為2017中國改革十大年度案例單位。 其中, 錦江區的“僅跑一次”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 成為四川全省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單位。 錦江區還代表案例獲獎單位在2017中國改革年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

著名經濟學家、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向獲獎單位頒發證書, 對獲獎單位給予充分肯定, 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勝利重要保障、重大意義作重要講話, 並勉勵大家改革永遠在路上, 要解放思想, 大膽探索。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黨組書記、副主任袁曙宏,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針對主題論壇相關議題進行演講。

“僅跑一次”改革在全國具有代表性

“大潮奔湧逐浪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以勢不可擋之勢闖險灘、涉深水、啃硬骨頭,

1500多項改革創新舉措推動發展改革取得輝煌成果, 全國各地呈現出競相深化改革、不斷創新發展的壯闊景象。 為何錦江區能在2017年的改革大潮中奔湧而出, 名列前茅?

“這11個改革年度案例單位是從最終確定的全國21個入圍名單中推選出來的, 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體現了改革推進的階段特徵。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記者瞭解到, 錦江區之所以能成功入圍此次全國改革年度案例大名單, 得益于近年來該區始終如一堅持敢為人先、勇於擔當的改革創新精神, 在推動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的時代進程中, 該區堅持改革引領、創新驅動, 取得了豐碩成果和多方面改革經驗。 尤其是在2017年, 該區在全省率先主動作為,

開展了被稱之為全面深化改革“先手棋”的放管服改革新舉措——“僅跑一次”改革試點, 打響了進一步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 正如此次“中國改革年度案例”名單揭曉儀式上主辦方所寫出的推介詞那樣:“近年來, 成都市錦江區採取網上預約、網上受理、主動上門等方式, 全面梳理並對外公佈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僅跑一次”的事項清單, 對納入清單的事項, 只要群眾和企業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 就能一次性辦結。 “僅跑一次”改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激發了市場活力, 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推進供給側改革, 促進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 起到了積極作用。 ”

多種模式創新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

據瞭解,

錦江區的“僅跑一次”改革以“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為目標,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讓百姓辦事少跑路、少操心, 讓政府多跑腿、多服務, 從而提升行政和服務效率, 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現在看來, 錦江區的這一作為, 與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相一致, 體現了該區對於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堅定貫徹和執行。

“僅跑一次”改革, 說到底是一項系統民心工程, 在我國進入新時代, 社會矛盾已轉化為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的大背景下, 這項改革顯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據悉, 錦江區在“僅跑一次”改革中, 從體系化、規範化、制度化著力明確提出,到錦江區政府辦事,只要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就能一次性辦結,而且速度快、效率高。從目前為止的實施情況和效果來看,主要有以下主要經驗和亮點特徵。

半年多來,錦江區先後兩次率先在全省發佈了適用於“一一次性搞定”的審批服務清單共計587個事項,其總量占全區審批服務事項的87.7%,覆蓋全區所有行政審批部門,這在國內絕無僅有,改出了為民服務的“加速度”。

該區實施“服務前置”模式。採用移動大資料等現代互聯網技術,創新互聯網+政務服務,梳理出“僅跑一次”辦事指南並製作專題網頁、編印諮詢手冊、開通服務專線,線上線下不間斷無縫隙為辦事企業和群眾提供諮詢服務,為“僅跑一次”改革順利實施創造了先決條件。

為破解政務服務“中梗阻”,錦江區在全區所有335個政務服務視窗推行“不得說不”服務規範,倒逼政府部門加強對視窗業務人員培訓,提升服務能力水準,全力做到政務服務“只設路標,不設路障”,否則將受到責任追究。此舉有效化解了以往容易出現的玻璃門、彈簧門現象。

“僅跑一次”改革,關鍵在於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為此,錦江區創新建立了多種高效服務模式,走在了全省前列。其中,“容缺受理”模式説明那些粗心大意或次要資料未補齊的辦事者實現預先受理;郵政“雙向快遞”模式讓那些行動不便或地方太遠的辦事者能坐在家裡就能夠遞交或補交辦事資料或領取所辦證照;“延時服務”模式採用法定上班日中午和週六視窗照常上班、開通“政務直通車”以及設立專門的企業服務視窗等特殊形式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延時服務、上門服務和代辦服務。

為確保“僅跑一次”改革常態化長效實施見效,錦江區還在紀委設立專線電話作為改革監督舉報電話,通過全區所轄的政務服務等LED屏、公告欄等向企業和群眾廣泛告知;還通過設立監督舉報箱,發送監督舉報聯繫卡等多形式、多管道接受群眾監督舉報。通過開展常態化督查督導,建立起公開透明的“僅跑一次”改革監督督查機制,對群眾舉報和督導、督查中存在問題及時嚴肅追責問責。

從體系化、規範化、制度化著力明確提出,到錦江區政府辦事,只要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就能一次性辦結,而且速度快、效率高。從目前為止的實施情況和效果來看,主要有以下主要經驗和亮點特徵。

半年多來,錦江區先後兩次率先在全省發佈了適用於“一一次性搞定”的審批服務清單共計587個事項,其總量占全區審批服務事項的87.7%,覆蓋全區所有行政審批部門,這在國內絕無僅有,改出了為民服務的“加速度”。

該區實施“服務前置”模式。採用移動大資料等現代互聯網技術,創新互聯網+政務服務,梳理出“僅跑一次”辦事指南並製作專題網頁、編印諮詢手冊、開通服務專線,線上線下不間斷無縫隙為辦事企業和群眾提供諮詢服務,為“僅跑一次”改革順利實施創造了先決條件。

為破解政務服務“中梗阻”,錦江區在全區所有335個政務服務視窗推行“不得說不”服務規範,倒逼政府部門加強對視窗業務人員培訓,提升服務能力水準,全力做到政務服務“只設路標,不設路障”,否則將受到責任追究。此舉有效化解了以往容易出現的玻璃門、彈簧門現象。

“僅跑一次”改革,關鍵在於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為此,錦江區創新建立了多種高效服務模式,走在了全省前列。其中,“容缺受理”模式説明那些粗心大意或次要資料未補齊的辦事者實現預先受理;郵政“雙向快遞”模式讓那些行動不便或地方太遠的辦事者能坐在家裡就能夠遞交或補交辦事資料或領取所辦證照;“延時服務”模式採用法定上班日中午和週六視窗照常上班、開通“政務直通車”以及設立專門的企業服務視窗等特殊形式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延時服務、上門服務和代辦服務。

為確保“僅跑一次”改革常態化長效實施見效,錦江區還在紀委設立專線電話作為改革監督舉報電話,通過全區所轄的政務服務等LED屏、公告欄等向企業和群眾廣泛告知;還通過設立監督舉報箱,發送監督舉報聯繫卡等多形式、多管道接受群眾監督舉報。通過開展常態化督查督導,建立起公開透明的“僅跑一次”改革監督督查機制,對群眾舉報和督導、督查中存在問題及時嚴肅追責問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