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人越來越多,都因我這三個原因

從80年代到2010年, 中國的糖尿病患病率從0.67%漲到11.6%, 可謂是爆炸式增長。 區區幾十年, 為什麼中國的糖尿病人數會增長如此之快呢?大多數人提到糖尿病,

都會問:糖尿病是不是因為糖吃多了?其實, 這裡說的糖並不單單指糖果, 而是所有含糖量高, 升糖指數高的食物, 這些食物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還有遺傳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都是導致糖尿病患者猛增的重要原因。 但是, 具體到日常生活中, 這幾個方面是最關鍵的:

吃糠咽菜的體質, 偏要大魚大肉

50多歲以上的老人常說:以前困難時期, 吃糠咽菜身體棒棒的, 現在生活好了, 大魚大肉吃多了, 亂七八糟的病都來了。 說的一點沒錯, 中國人的生活由儉入奢之後, 肥胖和糖尿病接踵而來。 以前吃糠咽菜的時候, 身體最大程度吸收了食物中的營養, 慢慢形成了習慣。 可現在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 身體的吸收消化系統已經形成慣性, 而攝入的大魚大肉營養豐富, 身體吸收良好, 慢慢就開始營養過剩了。

仔細想想我們平時吃的食物, 油炸、油煎、燒烤、紅燒、糖醋……都是重口味, 這些食物都給身體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所以, 專家建議45歲以後儘量少吃這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

要清淡一些。

粗糧不受寵愛, 糧食越來越細

隨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吃的東西也越來越講究。 比如糧食來講, 以前吃粗糧, 現在愛吃精米細面。 但是, 這樣的飲食法則看似進步, 實際對身體健康來講, 有很大弊處。 糧食在加工的過程中,

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大量流失, 導致糧食的升糖速度大大加快。 幾十年前, 中國大多以糙米和粗糧為主要糧食, 沒有經過深加工, 所以那時候糖尿病人數還很少。 改革開放以後, 我們的糧食越來越細, 可我們喜愛的精米細面幾乎不含纖維, 吃到體內後, 會迅速被消化分解代謝, 讓血糖急速升高。

吃的越來越細, 活動卻越來越少, 食物內的葡萄糖在體內不能消耗而留在了體內, 胰島素只能把多餘的葡萄糖儲存起來。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胰島素就會相對分泌不足, 血糖值越來越高, 長期這樣, 糖尿病就爆發了。

所以, 專家提倡大家粗糧搭配, 蒸米飯多加豆類、燕麥、玉米等, 麵食裡多加黃豆粉、紫薯粉、玉米粉等, 多攝入粗纖維, 阻止血糖過快升高。

久坐不動、運動量少、肌肉量少都使不得

說完吃, 我們再說說動吧。 為什麼運動員吃那麼多卻能控制體重呢?因為他們運動量大。 我們的身體可以消耗食物中的熱量, 可是吃太多而不動, 體內就會存儲多餘的糖分和熱量形成脂肪, 讓人變胖, 而肥胖恰恰是導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引發胰島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風險。

也有的人,上班坐一天,下班到家又坐著打遊戲,一天都不運動,這樣患糖尿病的風險要高出很多。運動可以增加肌肉,肌肉中又肌糖原,可以消耗血糖。這就是為什麼飯後運動半小時可以降糖的原理。因此,肌肉的作用也十分關鍵。專家建議,大家要有鍛煉肌肉的概念,給預防和治療糖尿病預留空間。

而肥胖恰恰是導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引發胰島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風險。

也有的人,上班坐一天,下班到家又坐著打遊戲,一天都不運動,這樣患糖尿病的風險要高出很多。運動可以增加肌肉,肌肉中又肌糖原,可以消耗血糖。這就是為什麼飯後運動半小時可以降糖的原理。因此,肌肉的作用也十分關鍵。專家建議,大家要有鍛煉肌肉的概念,給預防和治療糖尿病預留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