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暖心!成都一高校學生寫300字文言文家書 問候病癒祖父

古人曾用“家書抵萬金”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日前, 為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讓在外讀書的學子表達對家人的思念,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舉辦"千人家書"活動。 在活動中, 2016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小陸用毛筆豎排書寫下近300字文言文家書, 給遠在蘇州老家86歲的祖父送去了溫暖的問候。

今日上午, 小陸告訴成都晚報記者, 用文字呈現的家書比口頭問候更深入、真切而內斂。 文言文的表達也比白話文更具有意蘊, 祖父是個讀書人, 我想用他喜愛的方式給他一份特別的問候。

“聞大父大人有疾, 竟至微恙, 心實憂之。 昨得父大人傳書, 聞已愈, 始安……”成都晚報記者看到, 該家書用毛筆豎排書寫, 字跡清秀, 全文共三個段落約300字。 “整個家書分為三部分的內容, 第一個部分是我得知祖父病癒, 第二部分是給祖父介紹我在成都的生活和日常學習, 第三個部分則是我對家中那盆陪我長大的海棠花的思念。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2016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小陸說, 得知學校開展家書活動後, 自己便開始構思,

當天就完成了這篇家書, 並於1月12日寄出, “祖父今年86歲, 之前生了一場病, 我一直都挺擔心, 後來爸爸告訴我病好了, 我挺開心, 加上祖父遠在蘇州, 一直挺掛念我在成都的生活, 所以我想趁此機會, 用家書的方式告訴他, 我一切都好。 ”

小陸告訴成都晚報記者, 在當下的資訊時代, 家書已經是非常少有的問候方式, 而自己的這封家書, 除了內容的表達, 在形式上也有著自己的考慮, 因為自己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 同時也瞭解祖父的喜好和閱讀能力, 所以就用毛筆豎排書寫了這份文言文家書。 “文言文比白話文更內斂, 讀來更有意蘊, 簡短的文字也可以包含很多內容, 而家書這一表達形式, 讓我們能更好地審視自己的內心,

用文字來詮釋內心的獨白, 使溝通更深入。 所以, 這一次的活動對我來說, 也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小陸說, 家書應該還在路上, 但自己已告訴了祖父大致的內容, 祖父對它也非常有期待, 在接下來的假期裡, 自己也會多陪陪祖父, 和他講講自己在成都生活的趣聞。

文言文家書全文

聞大父大人有疾, 竟至微恙, 心實憂之。 昨得父大人傳書, 聞已愈, 始安。

蓉近寒甚。 其寒且濕, 乃大類江南。 孫居避地, 亦無所求。 唯力奮於學, 而一湔前恥, 有圖於將來也。 如此亦足告慰大父之望。 孫之生也如葛天之民, 雖縕衣粟食, 然“以中有足樂者, 不知可體之奉不若人也”。 此玄真先生所訓, 亦大父所訓。 孫寒夜每自叩, 猶不敢忘。

前數日, 孫師講海棠之於歌詩之用, 而孫即憶故園海棠。今非春日,其花不發,故口占一闕,以寄相思。供大父評正:朱蠟流光忘塵機,驚拭淚眼莫狐疑。春風東翅相攜否?故園海棠托消息。

祝大父安健。

戊戌一月八日。

孫頓首再拜。

圖由受訪者提供

成都晚報新媒體記者:曹璐

編輯:鄧文博

而孫即憶故園海棠。今非春日,其花不發,故口占一闕,以寄相思。供大父評正:朱蠟流光忘塵機,驚拭淚眼莫狐疑。春風東翅相攜否?故園海棠托消息。

祝大父安健。

戊戌一月八日。

孫頓首再拜。

圖由受訪者提供

成都晚報新媒體記者:曹璐

編輯:鄧文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