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為是“語言治療”賣22名孩子,62年後才發現不人道的實驗真相!

為了研究, 過去有不少違背研究倫理的人體實驗, 而今天就要來說一椿極不人道的「口吃實驗」, 事件發生於1939年, 美國愛荷華大學的語言學博士溫德爾·詹森 (Wendell Johnson) , 從退伍軍人孤兒院中, 領出22名孩童, 進行一項人體實驗…

示意圖

這項不人道的實驗, 直到62年後, 才被《聖荷西信使報》揭發, 而當年被抓去進行「口吃實驗」還活著的13位孩子, 最後才知道「真相」, 據悉, 20世紀時100人就有1個人罹患口吃, 而從小有口吃的詹森博士, 為了治療口吃問題, 花了畢生來研究口吃的成因與治療方法, 但也因此踏上不人道之路…

詹森研究認為, 罹患口吃的主因是來自環境, 例如當父母認定並告知孩子有語言障礙時, 會造成孩子感到緊張、敏感, 因此導致孩子口吃狀況會越來越嚴重。

詹森為了證實自己的理論, 在愛荷華找到一間偏遠的孤兒院, 收留5、6百個被遺忘的孩童, 準備來進行這套實驗, 於是1938年, 詹森獲得院方准許後, 便開始進行口吃實驗, 但是沒人認為把孩子當白老鼠事件暗藏危機, 而當時孤兒院老師, 還覺得實驗只是一項正常的語言缺陷治療課程罷了。

之後詹森特地挑出22名孤兒, 其中10位患有口吃、12位元語言正常, 接著將他們分成兩組, 分別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各有5位口吃與6位正常的孩童。

實驗開始後, 研究助理圖德 (Mary Tudor) 告訴實驗組的11位孩童, 他們有嚴重口吃必須趕快治療, 「一旦發現自己口吃, 要馬上停下來, 然後再重複說一次。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會說話, 那就不要開口」;另外告訴對照組的孩子,

他們的語言能力良好, 接受治療能再更上一層樓, 一段時間後, 果真孩子們有了奇妙的變化, 實驗組正常、口吃的孩子都開始害怕說話, 而對照組的孩子開始霸淩同儕, 不僅嘲笑對方口吃外, 還促使實驗組的孩子狀況越來越差, 最後還引發自閉與交流困難等症狀。

實驗結果發現, 實驗組6位正常的孩子有5位變成口吃, 而另外5位口吃孩子有3位元語言甚至嚴重退化;另外以「積極療法」的對照組, 5名口吃孩子依舊口吃, 有一位狀況更嚴重。

其中, 當年12歲受到實驗的瑪麗 (Mary Korlaske) , 身受其害, 讓她從伶牙俐齒, 變成說話結結巴巴的口吃, 甚至導致成績一落千丈, 62年後, 74歲的瑪麗得知真相後, 就氣得寄了一封給執行研究的圖德助理, 狠批當年的怪物實驗:「你毀了我的一生, 我也許會成為自然科學家、考古學家或總統。 可是, 我卻成了一個可憐的結巴, 一直以來封閉自我……為什麼挑我們做實驗?我們本來就夠悲慘了, 現在我一無所有, 你奪走我的一生, 你是魔鬼, 是納粹。 」

對此,當年圖德繳交了256頁的畢業論文,表示「我曾經堅信他們會復原,然而,事實是我們已經造成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但事後她也表示,實驗讓她陷入人性掙扎,但每次向教授報告實驗報告,希望能中止實驗時,教授卻不以為意,似乎只關心結果有沒有符合他的推論,而不是憐憫這些被受試的白老鼠,但當時溫德爾發表理論、受邀多場演講時,卻從沒提過這不人道的實驗。

對此,當年圖德繳交了256頁的畢業論文,表示「我曾經堅信他們會復原,然而,事實是我們已經造成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但事後她也表示,實驗讓她陷入人性掙扎,但每次向教授報告實驗報告,希望能中止實驗時,教授卻不以為意,似乎只關心結果有沒有符合他的推論,而不是憐憫這些被受試的白老鼠,但當時溫德爾發表理論、受邀多場演講時,卻從沒提過這不人道的實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