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都在搶著預約兌換紀念幣,但是紀念幣的這些你都知道嗎?

狗年紀念幣一輪剛過去沒多久, 第二輪預約馬上就要來了, 空空發現大家對紀念幣的熱情都非常高漲, 每次一到紀念幣預約發行,

就連大爺大媽們都爭先恐後。 那麼, 今天空空就來說說紀念幣, 來看看你是否都知道。

每套紀念幣都是有特定主題的, 通常是為了紀念我國重大政治歷史事件、傳統文化等有特殊意義的事物而發行。 特定主題和限量發行是紀念幣的主要特性。

1984年, 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新中國第一套金屬流通紀念幣, 該套紀念幣全套共3枚, 每枚面值1元。 至今, 中國普通紀念幣累計發售100多枚紀念幣, 涵蓋各種題材。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我國普通紀念幣的發展過程, 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4-1994):從無到有、探索前行的初級發展階段

人民幣自1948年上市, 經過多年的發展, 到上世紀80年代已具備了自主生產能力。 浮水印專用紙張自給、接線印刷技術的應用讓我國徹底擺脫了依賴外國印鈔技術的歷史。

第二階段(1995-2007):日臻成熟、成系列高速發展

紀念幣發行進入規範成熟期,

發展速度突飛猛進。 這一時期資訊發佈更加規範, 發行量固定, 發行種類多, 系列幣形成規模。 這一時期也是錢幣收藏熱興起的年代, 90年代中後期出現了第一個普通紀念幣收藏高潮。

第三階段(2008-2014):偶遇波折、整頓規範低速前行

這一時期紀念幣發行時間普遍推遲,

發行量大增, 發行種類減少。 2008年7月8日發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鈔”。 當時由於發行量較小, 發行方式不透明度, 出現了一鈔難求的局面, 社會反響大。 受這一事件影響, 紀念幣發行開始出現時間延遲、發行量大增的現象。 發行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紀念幣發行透明度得到加強。

第四階段(2014年至今):全民收藏

2014年是我國流通紀念幣至關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生肖紀念幣,完成了12年的輪轉。民眾參與的熱度不容小覷,這與發行方式的變革息息相關。央行對流通紀念幣發行方式進行搞個:從航太鈔、幣開始,在網上可憑身份證預訂,發行方式公開透明,使得大眾對紀念幣收藏更加有信心。

第四階段(2014年至今):全民收藏

2014年是我國流通紀念幣至關重要的一年,這一年生肖紀念幣,完成了12年的輪轉。民眾參與的熱度不容小覷,這與發行方式的變革息息相關。央行對流通紀念幣發行方式進行搞個:從航太鈔、幣開始,在網上可憑身份證預訂,發行方式公開透明,使得大眾對紀念幣收藏更加有信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