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手術間隙打吊針、跪著手術、“尬舞”檢查他們是最暖的醫務工作者

今天

“醫生手術間隙打吊針”

事情發生在西安交大第二附屬醫院第三手術室。 1月12日下午5時許, 兩名醫生剛剛結束了第三台手術, 綠色的手術服還顧不上脫下來, 腳上還穿著手術拖鞋, 他們利用手術間隔的半小時, 共用一個吊針支架輸液, 輸完液後又繼續下一台手術。

其中一名醫生的聲音還有些沙啞, 他告訴記者, 當天早上8點他就進入手術室, 這天他要完成四台手術。

其實早在一周前, 他就嗓子痛, 吃過幾次藥症狀也沒有減輕, 他沒有時間找醫生看病, 因為每天等他做手術的病人太多, 並且大多是危重患兒。

下午5點, 他做完第三台手術後, 護士正在準備第四台手術時, 他的嗓子像針紮一樣疼, 他只好利用兩台手術的間隔時間, 為自己掛了一小瓶抗生素藥液。

與他一起輸液的是麻醉科副主任李偉, 他患鼻竇炎已經好幾天了。 12日, 本該每天上午輸液,

他一直拖到這天下午5點, 第三台手術結束後, 他才打這天的第一瓶吊針。

他說這天四台手術中, 其中三台手術都是出生幾天的危重患兒, 對麻醉技術要求很高, 他想還是自己克服一下病痛, 親自來做麻醉, 這樣自己心才安穩一些。

兩名醫生說, 雖然身體不舒服,

但病人等不了, 必須調整好最佳狀態, 堅持工作。

他們略顯疲憊, 但依然面帶微笑, 就是這淡淡的微笑, 感動了許多人。

@宇哥曾經的王:病人等不了

你們辛苦了

@雨街情人:醫者仁心……

好樣的

@柳小綰:我爸心臟外科主任醫師, 有天上班暈倒了, 躺在病床上下醫囑告訴別人拿什麼救他, 連忙活帶休息一個小時左右吧, 讓人摻著換衣服查房去了。 。 。 重點是回家也沒告訴我, 我聽同事叔叔阿姨說的

@賣女裝的小魚_:聽過一句話:醫術再高明的醫生也救不了自己!作為這個世界上偉大的職業之一, 他們是拯救生命的天使, 為醫生打call!

@壁紙君:敬業是一種美。 我不奢求大家覺得醫生偉大與不凡, 我只求醫生的善良能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其實這樣敬業的醫護人員

還有很多……

跪著手術

11日下午3點51分, 重慶市中醫院住院部婦產科, 一個男子攙扶著妻子焦急地找醫生, “醫生, 我老婆羊水破了, 離預產期還有十多天!”

臍帶脫落, 她用手指撐出胎兒呼吸的空間

助產士文靜一邊讓孕婦立刻躺在了病床上, 快速做基礎檢查。 剛躺下沒兩分鐘, 胎心突然迅速下降。 文靜將手指探入產婦的子宮頸檢查情況, 結果發現:臍帶已經脫垂, 孩子隨時可能因缺血缺氧出現生命危險。

來不及多想, 文靜立馬跨上床, 跪在產婦兩腿之間, 用自己已深入宮頸口的右手食指和中指, 穩穩頂住孩子的頭部, 在孩子的頭和脫垂的臍帶中留出縫隙, 以保證孩子的呼吸和血氧供應。

“不能動!”這是文靜唯一的想法。

此時, 文靜的同事都在爭分奪秒, 他們將病床重新調換高低位, 讓產婦臀部高於頭部。 文靜的耳邊, 是同事們聯繫手術、調用各種搶救設備的聲音。

文靜只有一個想法:“一點也不能動”。 頂在孩子頭上的那兩根手指, 連輕微的晃動都不能有, 只能僵在那裡。 頂著孩子的頭, 文靜看向已開始有些驚慌的產婦, “沒事兒的, 你看, 胎心都是正常的。 ”

“有個危重產婦,馬上就要送到手術室!”

就在文靜用雙手托住孩子的頭時,一場爭分奪秒的接力賽開始了……下午4點,是手術室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交接班的時間,但一個人也沒走。

有人將病床重新調換高低位,讓產婦臀部高於頭部;有人聯繫手術、調用各種搶救設備;有人立刻換上工作服、手術服,重新回到了崗位上。

4點05分,跪在病床上的文靜和產婦一起被推進手術室。

以艱難的姿勢,完成手術

本應將產婦移到手術臺上,但此時文靜的位置一動孩子就有危險,產婦也將面臨危險。時間就是生命,主刀的婦產科主任王曉霜和副主任醫師何霞立刻決定就在病床上進行搶救。

病床太寬,站在病床左側的王曉霜難以看清靠右側躺著的產婦的情況。病床右側,站著另一位手術醫生何霞。王曉霜立刻單腿跪上病床,向前探出身子,準備手術。

手術室內,助產士文靜跪在床尾,主刀醫生王曉霜單腿跪在床左側,開始手術。

剖開產婦的腹部、子宮,王曉霜有些後怕,“產婦胎膜早破,已經有胎糞了,說明孩子已經出現過缺氧現象,再晚肯定出事。”

母子平安,他們面對奇跡依然淡定地工作

7分鐘後,一個女嬰被醫生順利取出。文靜松了口氣,收回右手時才感受到一陣酸脹,手在輕微顫抖,她根本控制不住。

而王曉霜仍舊跪在病床的邊緣,直到最終將產婦的手術刀口縫合後,她才下了病床。

“幸好喲,娃兒沒得事!”做完手術,王曉霜和何霞一邊收拾,一邊感歎。

之後她仍舊風風火火地上了一天的門診,“這有什麼,婦產科爭分奪秒的事情,多了去了!”

“尬舞”檢查

見過上班“跳舞”的護士嗎?近日網上一段護士“尬舞”的視頻看笑了朋友圈,也看哭了很多患者。

視頻來自山東淄博市第一醫院肺功能檢測室。肺通氣功能檢查過程中患者需要進行深吸氣、深呼氣,同時使呼吸達到一定的頻率,如果患者不能準確配合進行上述動作,將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浪費患者的檢查費用。

面對一些老年患者,一是聽不見,二是理解不了,為了保證患者深吸氣、深呼氣到位,同時達到相應的呼吸頻率,肺功能檢測室的護士們就創造了動作加聲音的示範“舞蹈”。

坐輪椅手術

下面這張照片,曾感動了很多人。

照片上,穿著住院病人服,外面套著藍色手術服,坐在輪椅上,聚精會神地在為一位患者做手術的人,是寧波市中醫院普外科主任戴春山主任醫師。為了兌現承諾,他在輪椅上連做3台手術。

去年11月28日,戴春山出了車禍,左腳踝關節粉碎性骨折。做了手術後,他給已經預約的手術病人一一打電話請辭。但有幾位患者堅持要他手術。其中一位70多歲的病人,皮膚感染,傷口壞死久久不能癒合,戴春山實在不忍推辭。

手術後第12天,身體稍有好轉,戴春山就立馬上了手術臺,坐在輪椅上做手術。拍照那天,他在2個多小時內一連做了3台手術。當第3台手術結束時,因為長時間下垂,血流不暢,患腿整個都腫了,皮膚變紫,腳背發黑。

戴春山今年53歲,做醫生32年,從來沒有休假去旅遊。他家離醫院13公里,可他每天堅持查房,就連雙休日也不例外。“病人是來找我看病的,如果週末我去休息了,病人兩天看不到我,會怎麼想?”

2017年7月12日,四川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的梁軍醫生跪在手術臺前,腰直直地挺著,神情專注地為一個幼兒做著手術。

照片中的嬰兒剛出生8天,因患有肺炎,鼻塞而無法在暖箱裡睡覺。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新生兒病房護士長王菲看到孩子哭鬧不止,“睡也睡不好,吃奶也吃不好,很心疼”,就想辦法把孩子用毛毯掛在了身上。

2017年12月8日,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兒科門診,3歲的軍軍發高燒,送醫時四肢抽搐,意識模糊。為避免孩子窒息,醫生將手指伸進他嘴裡,忍痛幫他抵住舌頭。好轉複查時,軍軍向醫生鞠躬致謝,醫生鞠躬回禮。

2016年12月,哈爾濱一名102歲老人因骨折住院需要手術,擔心老人害怕,麻醉醫師評估後決定採取坐式方法進行麻醉,並由外科醫生協助抱著老人固定。

醫者,仁心

他們都是最暖的醫護工作者!

向他們致敬!

“有個危重產婦,馬上就要送到手術室!”

就在文靜用雙手托住孩子的頭時,一場爭分奪秒的接力賽開始了……下午4點,是手術室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交接班的時間,但一個人也沒走。

有人將病床重新調換高低位,讓產婦臀部高於頭部;有人聯繫手術、調用各種搶救設備;有人立刻換上工作服、手術服,重新回到了崗位上。

4點05分,跪在病床上的文靜和產婦一起被推進手術室。

以艱難的姿勢,完成手術

本應將產婦移到手術臺上,但此時文靜的位置一動孩子就有危險,產婦也將面臨危險。時間就是生命,主刀的婦產科主任王曉霜和副主任醫師何霞立刻決定就在病床上進行搶救。

病床太寬,站在病床左側的王曉霜難以看清靠右側躺著的產婦的情況。病床右側,站著另一位手術醫生何霞。王曉霜立刻單腿跪上病床,向前探出身子,準備手術。

手術室內,助產士文靜跪在床尾,主刀醫生王曉霜單腿跪在床左側,開始手術。

剖開產婦的腹部、子宮,王曉霜有些後怕,“產婦胎膜早破,已經有胎糞了,說明孩子已經出現過缺氧現象,再晚肯定出事。”

母子平安,他們面對奇跡依然淡定地工作

7分鐘後,一個女嬰被醫生順利取出。文靜松了口氣,收回右手時才感受到一陣酸脹,手在輕微顫抖,她根本控制不住。

而王曉霜仍舊跪在病床的邊緣,直到最終將產婦的手術刀口縫合後,她才下了病床。

“幸好喲,娃兒沒得事!”做完手術,王曉霜和何霞一邊收拾,一邊感歎。

之後她仍舊風風火火地上了一天的門診,“這有什麼,婦產科爭分奪秒的事情,多了去了!”

“尬舞”檢查

見過上班“跳舞”的護士嗎?近日網上一段護士“尬舞”的視頻看笑了朋友圈,也看哭了很多患者。

視頻來自山東淄博市第一醫院肺功能檢測室。肺通氣功能檢查過程中患者需要進行深吸氣、深呼氣,同時使呼吸達到一定的頻率,如果患者不能準確配合進行上述動作,將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浪費患者的檢查費用。

面對一些老年患者,一是聽不見,二是理解不了,為了保證患者深吸氣、深呼氣到位,同時達到相應的呼吸頻率,肺功能檢測室的護士們就創造了動作加聲音的示範“舞蹈”。

坐輪椅手術

下面這張照片,曾感動了很多人。

照片上,穿著住院病人服,外面套著藍色手術服,坐在輪椅上,聚精會神地在為一位患者做手術的人,是寧波市中醫院普外科主任戴春山主任醫師。為了兌現承諾,他在輪椅上連做3台手術。

去年11月28日,戴春山出了車禍,左腳踝關節粉碎性骨折。做了手術後,他給已經預約的手術病人一一打電話請辭。但有幾位患者堅持要他手術。其中一位70多歲的病人,皮膚感染,傷口壞死久久不能癒合,戴春山實在不忍推辭。

手術後第12天,身體稍有好轉,戴春山就立馬上了手術臺,坐在輪椅上做手術。拍照那天,他在2個多小時內一連做了3台手術。當第3台手術結束時,因為長時間下垂,血流不暢,患腿整個都腫了,皮膚變紫,腳背發黑。

戴春山今年53歲,做醫生32年,從來沒有休假去旅遊。他家離醫院13公里,可他每天堅持查房,就連雙休日也不例外。“病人是來找我看病的,如果週末我去休息了,病人兩天看不到我,會怎麼想?”

2017年7月12日,四川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的梁軍醫生跪在手術臺前,腰直直地挺著,神情專注地為一個幼兒做著手術。

照片中的嬰兒剛出生8天,因患有肺炎,鼻塞而無法在暖箱裡睡覺。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新生兒病房護士長王菲看到孩子哭鬧不止,“睡也睡不好,吃奶也吃不好,很心疼”,就想辦法把孩子用毛毯掛在了身上。

2017年12月8日,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兒科門診,3歲的軍軍發高燒,送醫時四肢抽搐,意識模糊。為避免孩子窒息,醫生將手指伸進他嘴裡,忍痛幫他抵住舌頭。好轉複查時,軍軍向醫生鞠躬致謝,醫生鞠躬回禮。

2016年12月,哈爾濱一名102歲老人因骨折住院需要手術,擔心老人害怕,麻醉醫師評估後決定採取坐式方法進行麻醉,並由外科醫生協助抱著老人固定。

醫者,仁心

他們都是最暖的醫護工作者!

向他們致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